什么是出血热疫苗
出血热疫苗是用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生物制剂,主要针对汉坦病毒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我国目前使用的出血热疫苗为双价灭活疫苗,可同时预防Ⅰ型和Ⅱ型汉坦病毒感染。接种对象主要为疫区居民、野外作业人员及特定职业暴露人群。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鼠类排泄物传播。该疫苗采用病毒接种细胞培养后灭活纯化制成,基础免疫需接种3剂次,分别在第0天、第7天和第28天进行。疫苗接种后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对同型病毒感染的预防效果较好,保护期通常持续3-5年。接种部位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等反应,少数可能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一般1-2天可自行缓解。

疫苗接种需避开发热期、急性疾病发作期及严重慢性病活动期。妊娠期妇女、免疫缺陷患者及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应暂缓接种。疫区居民应在流行季节前完成全程免疫,野外工作者需定期加强接种。除疫苗接种外,防鼠灭鼠、食品卫生管理和个人防护同样是预防出血热的重要措施。若接触鼠类污染物后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暴露史。
相关推荐
                
                
                01:59
                
            
            
                01:56
                
            
            
                01:41
                
            
            
                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