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的症状
支原体感染的症状主要有咳嗽、发热、咽痛、头痛、乏力等。支原体感染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可通过飞沫传播。

1、咳嗽
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多为阵发性干咳,夜间加重,可能持续数周。咳嗽初期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黏液痰,后期可能转为黄色黏痰。这种咳嗽对常规止咳药反应较差,需针对病原体治疗。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可能伴随胸骨后疼痛,咳嗽剧烈时可能出现呕吐。
2、发热
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发热多为中低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9℃之间,发热可持续1-2周。发热多为弛张热型,可能伴有畏寒但少有寒战。儿童发热可能更为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发热期间可能伴随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症状。
3、咽痛
支原体感染常引起咽部充血、咽痛症状,检查可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痛多为持续性,吞咽时加重,可能伴有咽干、咽痒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声音嘶哑。咽部症状通常在感染初期出现,可能早于咳嗽症状。

4、头痛
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头痛多为全头痛或前额部胀痛,程度多为轻中度。头痛可能伴随发热出现,与全身中毒症状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嗜睡等伴随症状。头痛通常在热退后缓解,但可能因持续咳嗽而加重。
5、乏力
支原体感染常引起明显的全身乏力、倦怠感,活动耐力下降。乏力症状可能在疾病初期即出现,且恢复较慢,部分患者可能在热退后仍感乏力数周。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活动减少。乏力程度通常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支原体感染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饮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儿童患者需家长密切监测体温和咳嗽情况。恢复期应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劳累导致症状反复。
相关推荐
02:38
02:12
02:24
02:32
02:05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支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的症
- 2 支原体感染与支原体感染的区别
- 3 支原体感染怎么得的
- 4 怎么认识支原体感染?
- 5 支原体感染严重吗
- 6 支原体感染是怎样引起的
- 7 什么是支原体感染
- 8 支原体感染是怎样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