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危害

64404次浏览

血常规应该是很多人日常去医院都会做的一种血液检查,而有些人在拿到化验单之后,会发现自己体内的嗜酸性粒细胞偏低,有很多人都不明白这是什么?而有些人则会担心嗜酸性粒细胞偏低,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不好的影响,那么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危害有哪些呢?

一、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危害

因为嗜酸性粒细胞实际上属于白细胞的一种,所以大家的体内严重缺乏这种细胞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疾病的产生,比如说伤寒或者是急性心肌梗塞等等。当然一般情况下来说,如果大家体内的嗜酸性粒细胞没有出现大量的减少,只是稍微偏低一些的话,那么不会对大家的身体造成太大的危害。

二、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

1.长期使用激素

如果说大家长期使用激素治疗某些疾病的话,就会导致体内的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而且如果大家本身患有急性传染病的话,体内的嗜酸性粒细胞也会下降。

2.烧伤或者是大手术

在大家的身体被严重烧伤或者是进行过大手术之后,那么大家体内的嗜酸性粒细胞也会出现减少的情况,从而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偏低,而一旦等到大家的身体稍微康复一些,又或者是手术反应消失以后,那么大家体内的嗜酸性粒细胞就会恢复正常。

3.血液中皮质激素浓度增高

如果说大家血液当中的皮质激素浓度增高的话,也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出现降低的情况。实际上大家血液当中的皮质激素浓度的波动会影响到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当浓度降低的时候,细胞数就会随之增加。

相关推荐

血小板偏低如何食补
血小板低进行食补,这是中医的概念,没有明确的食物可以提升血小板的数量。研究发现花生衣,也叫花生皮的提取物,有一定的、轻度的升高血小板的作用。所以一部分血小板减少的病人,长期服用花生皮泡水。但是这种方式提升血小板的程度太温和了,临床上一般观察不到肯定的效果。出现了血小板减少,应该尽快到血液科就诊,明确血小板减少的具体原因,根据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药物,处理提升血小板。比如最常见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通过有效的糖皮质激素治疗,80%以上的病人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比如常见的病毒感染、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也常能引起血小板的降低。在血小板轻度降低的时候,一般也不需要补充什么特殊的食物,甚至不需要药物治疗。根据病人的情况,根据血小板减少的程度,特别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1:06

2021-12-30

75429次收听

同型半胱氨酸50μmol/L怎么治疗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正常范围是5-15μmol/L,如果同型半胱氨酸50μmol/L,可以诊断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偏高对身体的非常有害处的,可以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和各种心血管、脑血管病变有密切关系,而且也和老年痴呆的发生有一定联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可以积极补充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3、维生素B12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成分是分解高同型半胱氨酸相关酶的一些辅助因子,能够提高同型半胱氨酸分解酶的活性,这样就可以促进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分解代谢,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此外注意日常饮食结构的调整,均衡饮食,保证营养的全面,尽量少吃各种肉类、高脂肪和胆固醇类的食物,平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不要喝酒吸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作息,对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是有一定帮助的。积极控制一些高危因素,例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是密切相关的,而且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饮食过程中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缺乏,容易导致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分解减少,积聚过多;此外各种肾脏疾病的终末期,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排泄,也会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语音时长 01:37

2021-12-30

87562次收听

白细胞和淋巴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白细胞分为五大类,其中一类就是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在白细胞中的百分比是40%-70%,所以当一些原因导致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明显升高时,白细胞总的计数必然上升。通俗的理解就是,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是包含和被包含关系,淋巴细胞升高,其他粒细胞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白细胞总数就会升高。只有当淋巴细胞升幅不明显,同时伴随中性粒细胞以及单核细胞计数绝对值下降时,白细胞总数才不会明显升高。所以临床上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同时升高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同时明显升高时,可以见于以下情况:第一,急性感染期,例如病毒感染情况下,淋巴细胞明显升高,此时白细胞总数也会明显升高。第二,身体伴有严重的组织损伤,或者出现大量的血细胞被破坏情况,例如急性溶血反应、严重的外伤或者大手术后。第三,急性大出血状态,容易导致身体内白细胞数以及淋巴细胞同时增高。淋巴细胞升高的不太明显。第四,急性中毒的情况,如腹泻患者出现电解质代谢紊乱后引起代谢性中毒,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肾衰患者尿毒症等。第五,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等,体内白细胞也会增高。第六,器官移植后,如肾移植、肝移植后,身体出现移植排斥反应,体内淋巴细胞计数会明显增多,此时白细胞总数会明显上升。
语音时长 02:37

2021-12-30

72326次收听

02:46
孕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是为什么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占比例最高的一种,中性粒白细胞是百分比是50%-70%,孕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可能的原因有:第一,妊娠期生理性反应。女性怀孕后全身血容量增加,全血细胞增高,其中白细胞升高是以中性粒细胞成分升高为主的。所以妊娠中后期进行血常规检查时,会发现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这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性反应,这种升高幅度比较小,和炎症时的中性粒细胞升高是不一样的,孕妇也不会引起发热、疼痛等炎症反应。在产后1周左右,复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会逐渐降至正常。第二,如果妊娠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幅度比较大,此时可能是出现细菌或病毒感染,孕妇一般会伴有发热、流鼻涕、咽喉疼痛等正常,此时可以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第三,一些全身性疾病,可能会引起中性粒细胞的明显升高,特别是妊娠中晚期,如果发生了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子痫发作造成肾损害,此时也可以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第四,妊娠期的一些特殊情况,如应激创伤之后,也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情况,特别是饮食不当造成的急性腹泻、食物中毒、co中毒、失血过多造成休克状态等。
02:29
抗心磷脂抗体是什么意思
抗心磷脂抗体是以血小板、内皮细胞细胞膜上带负电的心磷脂作为靶抗原产生的一种自身抗体,主要见于一些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硬皮病等疾病。该抗心磷脂抗体与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自然流产或宫内死胎等情况也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中,抗心磷脂抗体是免疫学检查诊断的重要指标,抗心磷脂抗体的免疫学分型包括有IgG型、IgA型和IgM型三种,其中任何一种成分升高,都应该引起重视,尽快去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寻找病因,积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在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水痘病毒、风疹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情况下也可能有抗心磷脂抗体升高。此外一些老年人可能出现生理性的抗心磷脂抗体轻度升高,对身体没有明显的危害性。在生殖科也见到一些育龄期女性体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因此造成免疫性不孕,或者怀孕早期容易出现自然流产。抗心磷脂抗体偏高的情况下,首先考虑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是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高凝状态,导致脑血栓、心肌梗死、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发生概率增加,当出现抗心磷脂抗体增高时,务必引起重视,通过一系列系统检查来明确病因,积极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01:46
血清铁正常值是多少
血清铁正常值:成年男性是11~30μmol/L,女性是9~27μmol/L。不同年龄阶段,血清铁也有比较大的波动。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具有一定的差距。血清铁的降低更常见于铁缺乏,比如缺铁性贫血的病人,这时候补充含铁的药物或食物,多数血清铁能迅速恢复正常范围。血清铁升高是临床所说的铁过载,一些感染性疾病,长期慢性的肝肾功能衰竭疾病,使用含铁的药物,反复的输注红细胞,都能引起血清铁升高。发现血清铁升高后,要找到引起血清铁升高的原因。部分病人铁过载比较重引起贫血、脏器功能损害,必要时要进行去铁治疗。
01:51
女性白细胞偏高会得什么病
白细胞升高是很多疾病共同的临床结果,而不是导致疾病的原因。所以女性白细胞偏高只是疾病的结果,而不是会导致什么疾病。白细胞偏高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特别是各种的细菌感染,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偏高;一部分严重的创伤、应激等状态,可引起白细胞释放的增加,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使用一些药物,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糖皮质激素等,也能引起白细胞升高;一些血液系统疾病,例如常见的各型急慢性的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也可以导致白细胞的升高;妊娠期妇女,可以引起继发的生理性的白细胞轻度升高。
02:58
查凝血功能要空腹吗
一般情况下,查凝血功能是不需要空腹的。进食以后,对化验结果是没有明显影响的。主要是采用特殊的抗凝剂,来做凝血指标的检测。查凝血功能是把抽出来的血,放到试管中观察到血液从液体状态凝固成固体状态以后,一般所需的时间是4-12分钟。进食以后,对凝血时间测量没有明显的影响,检测的这几个指标来讲,PT的时间一般的正常是12S-14S,APTT一般的上限是在36S附近。最常用的是用这两个指标来反映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凝血途径。轻度的变化,只是反映着凝血指标有轻度的异常,不用特别紧张。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是什么原因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也就是HDL减低,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感染、糖尿病、肾病综合征,以及应用雄激素、β受体阻滞剂和孕酮等药物。高密度脂蛋白检测的适应症,包括:一、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非致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成分检测;二、使用降脂药物治疗反应的监测,在使用降脂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避免LDL降低,它的正常值为1.03-2.07mmol/L,小于1.0mmol/L则为减少,HDL水平增高有利于外周细胞清除胆固醇就是CHO,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故HDL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HDL增高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HDL与甘油三酯也就是TG呈负相关,也与冠心病的发病呈负相关。HDL增高还可见于慢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HDL水平低的个体,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大,HDL水平高的个体,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小,故HDL可用于评价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
语音时长 02:10

2021-07-09

99248次收听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是如何引起的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偏高,提示血小板数量减少或血小板无力症,可见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如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等,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疾病,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分布宽度是反映血液中血小板存在的体积大小不等的现象,定量反应血小板体积大小的抑制性参数,该参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成正相关。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能够反映人体骨髓中巨核细胞增生和代谢情况,及血液中的血小板生成情况。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容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4项参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若血小板计数PLT减少,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升高,则与免疫作用导致的血小板消耗,或破坏增加有关,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增高。所以,如果在血常规中发现血小板计数以及血小板的分布宽度降低,也要结合血液中的其他检查指标,进行综合评判,甚至可以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把外周血的血液情况和骨髓中的血液形态学结合起来进行判断。
语音时长 02:23

2021-07-09

102059次收听

儿童白细胞正常值
儿童白细胞正常值主要用于儿童血液系统疾病和炎症感染等疾病的筛查。
crrt与血液透析的区别
一般来说,crrt和血液透析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的,这两者都是对血液进行净化。从时间上来看,crrt的净化时间更长,并且净化得更加透彻。crrt主要是结合几种血液净化的方式来地患者进行治疗,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白细胞偏高的原因
当我们在接受检查时,很多人都会发现白细胞出现明显的偏高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很多的原因,可能是细菌感染而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因为病毒感染而引发,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血液性疾病也有可能会引发白细胞偏高的出现,所以本身就应引起重视。
血常规能查出癌症吗
血常规是我们其医院检查时,最基本的一个检查项目,是通过检查血细胞数量来帮助确定疾病,即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很多人在生活中都做过常规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无法确诊癌症疾病,建议根据原发病的症状检查肿瘤。
白蛋白低吃什么
如果患者出现白蛋白低的时候,就要注意调理了,倘若只是轻微的白蛋白降低,可以通过饮食调节,能够快速升高白蛋白,在平时饮食方面可以进食些富含白蛋白类的食物,诸如:鱼、虾、瘦肉等都富含白蛋白,之外的植物类大豆等白蛋白,也极其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