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溶血是怎么回事
ABO溶血是指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反应,可能由母婴血型抗原抗体反应、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循环、母体产生IgG抗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光照疗法、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输血治疗等方式干预。
1、母婴血型抗原抗体反应
当母亲为O型血而胎儿为A型或B型血时,母体天然存在的抗A或抗B IgM抗体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这些抗体会与胎儿红细胞表面的A或B抗原结合,导致红细胞破坏。该情况通常表现为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贫血。治疗需监测胆红素水平,必要时采用蓝光照射治疗,严重时需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
2、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循环
妊娠晚期或分娩过程中,少量胎儿红细胞可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母体免疫系统会将胎儿红细胞识别为异物并产生IgG抗体,这些抗体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攻击红细胞。常见症状包括胎儿水肿、肝脾肿大。可遵医嘱使用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阻断抗体作用,必要时实施宫内输血。
3、母体产生IgG抗体
部分O型血母亲体内存在高效价的IgG型抗A或抗B抗体,这些抗体分子量小且能主动通过胎盘屏障。与胎儿红细胞结合后引发补体激活,导致血管内溶血。临床表现包括血红蛋白尿、网织红细胞增高。治疗可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刺激造血,配合苯巴比妥片诱导肝酶活性。
4、既往妊娠致敏史
曾有ABO血型不合妊娠史的母体,体内可能已存在记忆性B淋巴细胞。再次妊娠时抗体产生速度更快、效价更高,导致更严重的溶血反应。此类新生儿可能出现核黄疸症状。需早期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抑制免疫反应,联合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结合游离胆红素。
5、胎盘屏障功能异常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感染等因素可能损伤胎盘屏障结构,增加胎儿红细胞向母体渗透的概率。异常渗透会加剧母体免疫应答,形成恶性循环。患儿可表现为苍白、喂养困难。治疗需针对原发病控制,配合注射用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必要时进行换血疗法。
孕期应定期检测母体抗体效价,新生儿出生后需密切监测胆红素变化。提倡母乳喂养但出现黄疸加重时需暂停,保持婴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室内光线充足有助于观察黄疸程度,按医嘱进行日光浴时注意保护眼睛和生殖器。记录每日排尿次数及颜色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复查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