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上吐下泻怎么办
宝宝上吐下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遵医嘱用药、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上吐下泻通常由饮食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暂停固体食物4-6小时,减轻胃肠负担。呕吐缓解后给予米汤、稀释苹果汁等流质,避免高糖或高脂食物。母乳喂养可继续,但需减少单次哺乳量,增加哺乳频率。辅食添加应选择易消化的米粉、南瓜泥等,分次少量喂食。
2、补充水分
每10-15分钟喂5-10毫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选用口服补液盐Ⅲ博叶、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等。观察排尿频率和眼泪分泌情况,若4小时无排尿或眼窝凹陷需立即就医。避免直接饮用白开水或果汁,可能加重电解质紊乱。
3、热敷腹部
用40℃左右温水袋隔毛巾敷于腹部,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顺时针轻柔按摩脐周,促进肠蠕动恢复。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加重症状。若出现腹胀拒按或哭闹加剧应立即停止。
4、遵医嘱用药
细菌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颗粒世福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力百汀。病毒感染可选用蒙脱石散思密达、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发热超过38.5℃时按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滴剂美林。禁止自行使用止吐药或止泻药。
5、及时就医
出现血便、持续高热、嗜睡、前囟凹陷等脱水表现时,需急诊处理。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和大便常规可明确病因。静脉补液适用于中重度脱水患儿,必要时进行血电解质监测。住院指征包括无法口服补液、意识改变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
保持宝宝用品清洁消毒,呕吐后及时清理口腔。恢复期饮食遵循从稀到稠、从少到多原则,避免生冷食物。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和尿量变化,记录呕吐腹泻次数。接触患儿后家长需彻底洗手,避免交叉感染。若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体重下降超过5%,需复诊评估。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上吐下泻什么引起的
- 2 突然上吐下泻什么引起的
- 3 突然上吐下泻怎么引起的
- 4 上吐下泻头晕什么引起的
- 5 头疼上吐下泻什么引起的
- 6 上吐下泻发烧怎么处理
- 7 上吐下泻的原因
- 8 小孩上吐下泻怎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