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环术是怎么回事
取环术是指通过医疗手段将宫内节育器从子宫内取出的过程,可能由计划妊娠、节育器到期、异常出血、下腹疼痛、节育器移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门诊手术、药物辅助、超声引导、宫腔镜取出、开腹手术等方式治疗。
1、计划妊娠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常见的避孕方式,当女性有生育需求时需要进行取环术。取环前需确认无生殖道炎症,通常选择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术后可能出现轻微阴道出血,1-2周内避免盆浴和性生活。建议术后观察1-2个月经周期再尝试受孕,期间可服用叶酸片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2、节育器到期
不同类型的节育器有特定使用年限,铜制节育器通常5-10年需更换,含药节育器3-5年需更换。超期留置可能增加宫腔粘连、嵌顿风险。取环前需进行超声检查确定节育器位置,绝经后女性因宫颈萎缩可能需要使用雌激素软膏预处理。术后可服用妇科千金片帮助子宫内膜修复。
3、异常出血
节育器可能刺激子宫内膜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持续出血可能引发贫血,需检查血常规。取环前需排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术后可服用宫血宁胶囊调节月经。出血期间取环需预防感染,必要时静脉注射酚磺乙胺注射液止血。
4、下腹疼痛
节育器可能引起慢性盆腔疼痛,尤其当发生节育器下移、穿孔或盆腔炎症时。取环前需进行盆腔检查和超声定位,合并盆腔炎需先抗感染治疗。术后疼痛持续可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合并输卵管积水可能需要腹腔镜手术。绝经后疼痛需警惕节育器嵌顿。
5、节育器移位
节育器可能穿透子宫壁进入腹腔或下移至宫颈管,导致避孕失败或脏器损伤。超声检查可见节育器脱离宫腔正常位置,部分需要X线定位。完全嵌顿肌层需宫腔镜取出,腹腔内移位需腹腔镜手术。术后需避孕3个月待子宫内膜修复,可使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调节周期。
取环术后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2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饮食上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肉蛋奶和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促进创面愈合。术后1个月需复查超声确认宫腔恢复情况,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或出血量超过月经量应及时就医。计划再置环者需间隔1-2个月经周期,期间可采用避孕套临时避孕。
相关推荐
0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