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怎么办

54480次浏览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可通过切开引流、抗生素治疗、止痛处理、营养支持和口腔护理等方式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通常由牙源性感染、外伤、手术并发症、邻近组织感染扩散和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切开引流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形成脓肿时需手术切开引流。医生会在局麻下选择波动感明显处做切口,排出脓液后放置引流条。术后需每日冲洗脓腔并更换敷料,常见引流部位包括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和舌下间隙。伴随症状可能有局部红肿热痛和张口受限。

2、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经验性用药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或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需完成全程抗感染治疗,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感染严重者可静脉给药,常见致病菌包括链球菌、厌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3、止痛处理

急性期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疼痛,合并神经压迫症状时可短期使用卡马西平片。禁止自行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疼痛持续加重需警惕颅内并发症。疼痛可能与局部组织张力增高和炎症介质释放有关。

4、营养支持

进食困难者需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匀浆膳、肠内营养粉剂。每日保证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过热或刺激性食物。严重吞咽障碍需鼻饲喂养,营养不良会延缓创面愈合并增加二重感染风险。

5、口腔护理

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或生理盐水每日漱口3-4次,进食后及时清洁口腔。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佩戴义齿者感染期间应暂停使用。长期卧床患者需预防吸入性肺炎,可使用口腔护理棉棒擦拭牙齿和黏膜。

恢复期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和颌面部外伤。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炎症指标,两周内禁止拔牙或其他口腔有创操作。出现发热、头痛或视力变化需立即就医,警惕海绵窦血栓等严重并发症。日常注意控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每年进行口腔健康检查。

相关推荐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如何治疗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要从全身和局部两个方面考虑,但对轻度感染,仅局部治疗即能治愈。对于严重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则需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一般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会形成脓肿并伴有发热,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尽早的进行广泛、彻底的脓肿切开引流。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在治疗过程当中,特别需要注意呼吸道的通畅,由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经常会压迫到上呼吸道,影响呼吸,甚至引起窒息。因此,在整个治疗中要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是切开,同时还要注意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语音时长 01:08

2021-04-15

107631次收听

口腔颌面部感染是怎么回事
所谓的口腔颌面部感染,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口腔疾病,而诱发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途径包括牙源性感染以及腺源性感染,还有损伤性感染以及血源性感染。除此以外,还有医源性感染。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指在口腔、颌面以及颈部成分的筋膜间隙中发生的细菌性炎症,这种疾病一旦感染,间隙内的结缔组织就会遭到破坏,充满炎症物,存在间隙。这些间隙中发生弥散性化脓炎症。针对这种疾病患者要及时治疗,可以通过全身治疗,药物治疗、局部治疗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