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孩抽动怎么办

60692次浏览

小孩抽动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当症状出现了之后,家长首先要找一个合适的东西让孩子用牙齿咬住,再就是要注意给孩子保暖,并且尽早的将孩子送到医院去治疗。

小孩抽动其实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一般就是在发烧或者是受到惊吓的时候出现。如果只是偶尔或者是短时间的抽搐,一般没什么问题,但要是抽出的时间过长,就有可能发生危险,必须要及时的想办法来解决。那么小孩抽动怎么办?
  一、小孩抽动怎么办
  1.让孩子用牙齿咬住东西
  孩子如果说出现了抽动现象,一定要给他们的嘴里放点东西,让他们用牙齿咬住,不过要选择不能有坏,而且又不会损伤牙齿的东西,比如说木棒或者是牙胶。因为孩子在抽搐的时候会伸出舌头,要是一下子咬紧牙关的话,肯定会损伤到舌头,甚至咬掉舌头。让他们用牙齿咬住东西,这样就可以避免咬到舌头了。
  2.注意给孩子保暖
  小孩子出现抽动现象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给孩子保暖,特别是因为发烧导致的抽动,一定不能让他们受凉,否则的话会加重冲动的情况。
  3.及时送医治疗
  小孩子出现抽动的情况其实是非常紧急的,家长千万不要耽搁,应该及时的把他们送到医院去治疗,以免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发生。
  二、小孩抽动怎么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病
  小孩子出现抽动的现象和多种疾病有关系,想要预防的话就得积极的治疗原发病。比如说小孩发高烧的时候就容易抽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及时的进行退热治疗。另外如果患了狂犬病也会导致抽动的症状,所以被狗咬了之后应该及时的到医院去打狂犬疫苗以及免疫球蛋白
  2.做热身运动
  小孩子如果要做剧烈运动的话,那么一定要先做一做热身运动,预防排肠肌抽筋,这对于预防抽动的情况很有帮助。如果想要预防晚上睡觉的时候抽筋,那么就得保证白天不要过度的疲劳,还要保证晚上腿部不要受凉。

相关推荐

01:42
儿童抽动症能治好吗
儿童抽动症可以治好,抽动症是脑功能的紊乱,是由于肾上腺功能神经递质,还有5-羟色胺类的神经递质调节、分泌发生障碍,导致神经大脑皮层的控制运动出现异常放电、异常的调节,导致肌群进行抽动的过程,完全可通过药物,通过外部减少刺激进行治疗。神经递质调节异常的出现可能跟遗传因素、基因突变等等有一定的关系,目前还不是特别的清楚。但是,通过规律性的用药、规律性的监测、规律性的随访,完全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能够控制抽动的发生,甚至逐渐可以停用药物。
儿童抽动症治好么
儿童抽动障碍也叫抽动症,是能治好的。治好后,可能由于感冒、发烧、精神受刺激、心情不好等引起病情反复。反复后再治疗是能够控制的。对于儿童抽动障碍,科学家发现部分患者其实不治疗,也能够自愈。大概5%~10%患者,抽动、不自主的发声的症状会迁延到成年,甚至终生携带,鼓励孩子在儿童期如果有抽动症状,一旦确诊了后接受治疗。大部分治疗效果都很好,只有少数患者可能治疗效果会比较差,属于那种难治性抽动。一般患儿年龄偏大一点的,病情反复发作的,或社会关系、家庭关系比较复杂,或孩子还有共患病,比如同时伴有学习障碍,或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叫多动症,现在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这些共患症,可能治疗就相对要困难,甚至有时候不能完全治愈。
语音时长 02:10

2020-03-09

59816次收听

儿童抽动症是由什么引起的
儿童抽动障碍可能是感染、遗传、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因素引起的,病因不是特别明了。有一些可能跟病毒感染或是过敏、细菌感染等有关,像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也有可能;有的也有家族的遗传因素;有时候往往有精神方面的因素,如孩子最近学习紧张、压力大,或挨打了、挨骂了这些方面可能也会有一些影响,如果家庭关系不和谐,也有可能导致儿童抽动障碍。儿童抽动障碍是可治可控的,可以带孩子去医院做进一步的甄别,对应治疗,然后放宽对孩子的一些所谓的教育,适当的做些调整。
语音时长 01:31

2020-03-09

55120次收听

02:33
什么是小儿抽动症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是指儿童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发病部位多表现在头面部,出现眼睛眨动、嘟嘴、耸鼻子等,也会出现摇肩或多部位同时抽动。一般5到8岁的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的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发病人群,有些患儿3岁左右就开始出现症状。诊断时要排除其他疾病,如咽炎、过敏、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引起抽动症状。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在临床上属于神经和精神方面发育异常,也属于身心疾病的范围。
02:02
儿童抽动症能否治好
儿童抽动症治疗后预后一般良好。用中药治疗孩子大部分效果都很好,但是有些患儿在治好以后,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比如精神受到刺激或情绪出现波动、最近考试、家里要求严格、挨打或父母吵架等,从而引起病情反复。但是反复以后再治疗还是能够控制的。孩子在儿童期出现抽动症状,确诊后应及时治疗,大部分治疗效果良好。如果年龄偏大,比如12岁甚至18岁以后发病,病情反复发作,或者社会、家庭关系比较复杂,或同时伴有其他共患症,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治疗相对困难,有时不能完全治愈。
05:01
孩子出现抽动症时怎么办
孩子出现抽动症应及时就诊,尽早治疗。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方面,如果有条件,最好去儿童心理门诊做耶鲁评分,会将抽动症分为轻、中、重度,根据孩子的情况来治疗。药物治疗可以选择中药或西药。如果症状较轻,可以选择中药;如果症状顽固、病情反复,可以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由于儿童抽动障碍受患儿自身以及周围的社会和家庭环境影响,因此治疗时家长及学校也应提高重视,配合医生治疗。诊断之前,应在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抽动症状的疾病,包括癫痫、过敏性疾病、风湿感染或链球菌感染后引起舞蹈病。
小儿抽动症会自愈吗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患有了抽动症,非常的焦虑,一直在疑虑这个问题。多年以来,许多医生认为,抽动障碍是一种可自愈性的疾病,不必采用特殊的治疗,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许多病人症状迁延、治疗困难,甚至会导致为终身的疾患。你像由22个国家参加的,3500名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人,综合治疗研究中,在接受治疗的情况下,约19.4%的病人,16岁以后仍然症状明显,没有自愈性的报道。据分析,自愈性的概念,主要是以偏概全所知,许多人将暂时性的抽动障碍,病程不超过一年,与慢性抽动障碍和抽动秽语综合征,混为一谈,所以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严格来讲,抽动症愈合的程度,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发病年龄越早,经过早期的治疗,治愈的可能性越大。一般在青春期,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但由于部分家长,对儿童的抽动症意识不足,或者把它当做小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的现象,未能及时的注意,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抽动症,并非一个自愈性的疾病,一旦发现,要早发现,早治疗,要早去专科医院就诊,以免因为错过了最佳的时机,而延误治疗。抽动症的愈合程度,与年龄是有密切关系的,发病年龄越早,经过早期治疗治愈可能性越大。
语音时长 01:58

2019-12-20

69189次收听

小儿抽动症的危害有哪些
小儿抽动症的危害包括,可引发学习困难,经常不自主抽动和发声,容易使孩子注意力分散,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日久就会影响记忆力,造成学习落后、成绩下降。抽动的孩子,会影响个性的发展,抽动患儿会被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到时候孩子家长也会觉得焦虑,斥责他,孩子可能会被歧视,这种会间接的,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引起他的自卑、焦虑,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会影响孩子的社会退缩和社交的障碍。随年龄的增长,如果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特别是抽动得不到控制,会严重影响他与同伴、同学的一个交往,产生自卑感、社会退缩、行为不成熟、社交障碍、口吃、还有品行、纪律等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另外抽动的患儿,记忆力和注意力发生缺陷,有研究表明,儿童抽动症,可伴发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或部分抽动症患儿,存在特殊注意缺陷,或者视觉的,注意广度的一个损害。抽动症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但是在生活中,却可能遭受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抽动症的患儿,更应该加强关爱,及时治疗。
语音时长 02:00

2019-12-20

58710次收听

小儿抽动症的病因有哪些
抽动症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理、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诸多方面有关。临床和研究表明,该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集聚性,很多家庭,有很多的孩子,都会发生同样的抽动症。另外抽动症家族中,强迫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另外,通过对遗传方式的研究证明,抽动症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伴外显的下降,但另一些研究认为,不能排除多种因素的多遗传方式,但目前遗传方式,尚难以确定。继发于链球菌感染的自身免疫过程,已经被认为,是导致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潜在因素,但此过程,遗传易感性共同起作用。链球菌感染后,综合征也与强迫症的成因有关。而强迫症患者,至少有40%,合并抽动秽语综合症。临床发现有些抽动症的患者,进食海鲜、食用色素和添加剂,可使抽动症状加重。因此一些学者提出的神经免疫缺陷学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有研究发现,母孕期和出生时地不利因素,社会心理应激与抽动症发病,呈正相关。还有研究发现,母亲的行为与儿童神经、精神发育,关系密切,强调进一步研究,遗传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的重要性。
语音时长 02:06

2019-12-20

55203次收听

02:33
小儿抽动症如何预防
小儿抽动症,是属于慢性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无法进行针对性预防。但目前有研究表明,冲动症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母孕期及围产期异常、感染、社会心理应激因素有关。故应积极地防治,各种围产期的异常,做好孕期保健,防止早产、过期产、出生时的窒息等,有研究报道,部分患儿发病,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所以要预防感染。另外还须防治,精神过度刺激、惊吓,慎用中枢兴奋性的药物。同时需家长密切观察,如果孩子不自觉地,出现抽动症状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患儿的病情,对患儿的预后,也极为重要,患儿如果有抽动症,应尽快去专科医院就诊,早发现早治疗。
儿童抽动症的原因有哪些
小孩子出现多动症的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可能会引起一系列比较严重的后果,我们应该要根据原因来预防,有可能是精神因素导致的,有可能是体质因素导致的,还有可能是某些疾病引起的,也与日常的习惯和模仿有一些关系。
儿童抽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出现抽动症时,首先要对患儿进行心理行为疗法,分析患儿心理因素,寻找诱因并积极消除这些诱因;还要注意进行行为矫正;如果上述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选择氟哌啶醇、硫必利、阿立哌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小儿抽动症临床表现
小儿抽动症多发于15岁以下的小儿当中,成人患此病的非常少。患病后小儿会有眨眼、挤眉、龇牙、做怪相、耸肩、转颈、点头、躯体扭动等表现,病程会持续数月或是1年之久,轻者不会影响到患儿,但是病情过重的就会导致患儿受到影响。
儿童抽动症挂什么科
儿童抽动症对于其健康有极大伤害,也会对生活有所影响,于是在得病以后需要及时检查,去医院时挂儿科,通过药物治疗、RNC修复技术、抽动症托管治疗、行为矫正来合理治疗。
儿童抽动症的表现和治疗
抽动症好发于5-8岁儿童,以不自主的、无目的性、重复、快速地挤眉弄眼、努嘴、吸鼻、伸舌,甚至扭脖子、鼓肚子、耸肩、甩胳膊、蹦跳,或伴有嗓子发声、骂人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上述症状在一个患儿身上只会出现一两项,症状时轻时重。根据抽动部位分为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根据复杂程度分为简单抽动和复杂抽动。在应激、兴奋、疲劳或疾病等时候均可加重抽动症状,该病病程很难预测,多数孩子在成年早期症状会自发减少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