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宝宝长牙的症状

56881次浏览

一般情况下,当宝宝六七个月的时候,就要开始长牙了。在长牙的时候,宝宝会出现各种症状作为长牙的征兆。这时候宝宝会有流口水的,喜欢咬东西的症状。如果观察宝宝的牙龈,会发现牙龈出现了血肿。另外,在宝宝长牙的时候,还会有情绪不稳定的症状发生。

宝宝长牙是一个自然阶段,是宝宝慢慢长大的一个表现。这时候家长们只有了解清楚宝宝长牙的症状,才可以更好的照顾好宝宝。那么,宝宝长牙都有哪些症状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流口水

当宝宝长牙的时候,会有流口水的症状。在宝宝刚生下来的时候唾液腺不发达,是不会有流口水症状的。当宝宝长到6个月左右的时候,就会开始长牙。这时候宝宝的唾液腺也会变得发达,就会出现流口水的症状。因为宝宝的口腔深度不够,控制口水在口腔里面的流量功能也差,所以就会有老是流口水的症状发生。这时候家长要及时的给宝宝擦去口水,保证宝宝皮肤的干燥性。

咬东西

当宝宝长牙的时候,还会有喜欢咬东西的症状发生。在开始长牙的时候,宝宝的牙床会发痒,这时候他们就会找一些东西啃咬。如果还处于母乳喂养的时候,就会咬妈妈的乳头。吃奶瓶的宝宝就会咬奶嘴。平时还喜欢吮吸自己的手指头,或者拿着周围的玩具就开始啃咬。这样可以缓解牙床发痒给宝宝带来的不适感。

牙龈血肿

当宝宝长牙的时候,还会有牙龈血肿的症状。这时候在宝宝要长牙的位置的牙龈,会有发肿的情况。牙龈的表面会出现蓝紫色,这种肿胀的范围也是各不相同的。这种肿胀是由于宝宝的牙齿需要穿破牙囊,在牙龈下面聚积血液导致的,也有人叫这种血肿为萌芽血肿。

情绪不稳定

当宝宝长牙的时候,还会有情绪不稳定的症状。这时候宝宝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喜欢哭闹,这是因为要开始长牙导致宝宝不舒服引起的。当牙尖越来越接近牙床顶端的时候,还会给宝宝带来疼痛感,这时候宝宝就会更加的哭闹不停。这时候家长们不要太着急,一定要耐心的安抚宝宝。

相关推荐

儿童换牙是多少岁
儿童一般换牙是在6岁到12岁左右开始,孩子的第一颗乳牙脱落是在6岁左右,一般是乳正中切齿开始脱落,乳正中切齿脱落之后,出现恒牙的正中切齿,同时也出现第一恒磨牙,一般也叫六龄齿,一般是在6岁的时候出现的,这种恒牙和乳牙的交替是人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因为孩子一生中是有两副牙齿,第一副牙齿就是乳牙,一般是在1岁以后出现,孩子在4到6岁左右开始逐渐脱落,一般在6岁以后就是第一颗恒牙,恒磨牙也叫六龄齿,这是标志着孩子的恒牙的出现,可能就是代表孩子后期一生中使用的牙齿,除了第一颗恒牙在6岁出现以后,乳牙的根部开始逐渐的吸收和融合,恒牙开始萌出,逐渐在12岁左右出现第二颗恒磨牙,这个基本上28颗牙齿就发育的完成了,这个相对来说,多数的孩子在12岁左右能够完成这种恒牙的发育,再也有些孩子在18岁左右会出现第三颗恒磨牙,也就是智齿,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智齿的发育,有些人会有这种智齿发育,也有些孩子可能就不发育了,所以多数的孩子平均的恒牙的更替时间是在6到12岁左右。小孩子的恒牙发育一定要特别注意发育秩序,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乳牙没有脱落,恒牙就出现,这样会出现一个这种排列不整齐,影响孩子的美观,孩子还有一些恒牙的出现这种重排的现象,就是同时两颗恒牙在同一部位出现,这种一定要到医院进行一个干预,避免这种恒牙出现这种发育不整齐,影响孩子的终身的美观情况。
语音时长 02:07

2021-12-30

71131次收听

小孩多少岁换门牙
孩子门牙的更迭时间,一般情况是六到七岁。六到七岁的门牙的更迭,首先是下颌的前牙,也就是下面的牙先进行更迭,然后是上面的大门牙,然后是上面的侧切牙,基本的时间是五岁半到六岁半左右应该是发生。当然因为现在孩子发育有早有晚,所以这个门牙更迭的时间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时间,稍微早一些和适当的晚一些,都应该算是正常的情况。如果孩子六岁半、七岁,仍然上面的门牙很结实,没有任何松动和要更换的这种迹象,这种时候,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去医院做一些专业的检查,尤其是要拍个牙齿的X线片子,我们要看一下恒牙是不是已经发育成功,恒牙的位置是不是在正常的位置上,为什么没有正常萌出。如果恒牙在正常的位置上,处于一个正常的发育状态,只是乳牙没有脱落,其实还不用着急,这个时候可以建议大家给孩子吃一些粗粮,就像啃玉米,吃一些硬的东西,让乳牙尽快的脱落,诱导恒牙尽快的萌出。如果拍片子发现恒牙缺失,或者是恒牙萌出的位置不恰当,有这种错乱的情况,这时候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一方面看看乳牙需不需要拔除,另一方面,看看能不能用人工的方法,诱导或者牵引恒牙长到正常的位置上。如果不能在正常位置上萌出,往往可能需要在所有的牙齿都更换结束以后,对整个牙列的位置再进行正畸和调整的治疗。所以几岁换门牙,一般情况下是五岁半到六岁半期间,大门牙进行更换,这是一个正常的年龄。当然因为孩子的发育有早有晚,这个年龄在一岁以内,都是一个正常的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正常范围,门牙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建议家长带孩子去找专业的牙医做X线片的检查,了解下方恒牙有没有缺失,有没有移位,倾斜生长的问题,或者说看看有没有其他的病变,及早的采取一些诱导和治疗的措施。
语音时长 02:46

2021-10-15

77106次收听

宝宝先长门牙旁边的牙正不正常
按照正常牙齿萌出的顺序,一般是中切牙先长出来,尤其是下中切牙先长,下侧切牙后次之,然后上中切牙和上侧切牙。如果在宝宝长牙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门牙旁边的牙先长出来了,实际上在牙齿萌出顺序上是不对的,是异常的,但是并不一定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可以静观其变。等着门牙完全长出来以后,看看有没有排列、发育的异常。如果只是萌出顺序的问题,排列是整齐的,牙齿的咬合是正常的,其实不必要做过多的干预和其他的措施。但是,如果因为侧切牙先长,门牙旁边的牙先长出来,造成了大门牙的移位,比如往外倾斜或者是扭转,要早发现,可以通过简单的矫正方法,让大门牙回到正常位置上。既有助于美观、正常的咬合功能,也有助于将来颌骨和恒牙的发育。对于乳牙替换、恒牙萌出的过程,同样也是应该门牙先长出来,旁边的侧切牙再长出来。如果顺序有错误也会造成牙齿拥挤、错位的发生率相对比较高,也是要及时的发现,可以早期通过简单正畸治疗的方法来解决。如果是出现了门牙旁边的牙要长了,大门牙还没有松动,甚至于在拍片子以后,可以把门牙拔除以后,诱导门牙更好、更快的长出来。良好的换牙的顺序和萌牙的顺序,对于牙列的形成、排列整齐,包括咬合的正常是很重要的。当然也根据孩子的年龄发育状况,不同孩子的饮食习惯也有小的差异,能够维持正常更好,不能维持正常的,只要通过做专业的检查,能够及时的发现,采取诱导和纠正的措施就可以了,也不必要过分的紧张和担心。
语音时长 02:30

2021-10-15

91955次收听

03:16
牙齿总共有几颗
人类的牙列分为乳牙列和恒牙列,在儿童时期称为乳牙列,乳牙列一般有20颗,上牙10颗,下牙10颗,每个象限有5颗牙,也就是两个前牙,一个尖牙,两个磨牙,这是乳牙列的分布。成年人是恒牙列,恒牙列一般是28颗牙或者是32颗牙。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有32颗牙,包括智齿。现在随着人类的进化,有一部分人的智齿有先天性的发育缺失,不再长,所以这部分人正常状况就是28颗牙,上颌14,下颌14颗牙,每个象限一共是有7颗牙,两个磨牙,两个前磨牙,一个尖牙,两个切牙,这是正常人的牙列的分布。
02:31
2岁长16颗牙齿正常吗
小朋友的乳牙列一共是上面十颗,下面十颗,一般在三岁左右完成乳牙列的建颌,所谓的建颌就是所有的乳牙都萌出到正常位置上,完成一个正常咬合。当然,两岁的时候长了十六颗,这个也是可以接受的。牙齿的萌出确实是有一定的顺序,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要严格的按照这个顺序萌出,总会有一些个体差异。如果家长很担心,建议带小朋友做一个定期检查,也可以考虑拍一个X片,只要乳牙的数量是正常的,都能萌出到正常的位置上。如果恒牙的牙胚也都是正常的,则不需要太过担心。
02:46
儿童换牙是几岁到几岁
儿童平均的换牙时间在6到12岁左右。人类牙齿的发育过程:人类一生中有两副牙齿,第一副牙齿是乳牙,一般在1岁以后出现,4到6岁左右开始逐渐脱落,第二副牙齿是恒牙,一般在6岁以后出现,6到12岁左右能完成恒牙的发育,有的人可能在18岁左右会出现智齿。牙齿发育的注意事项:恒牙发育一定要注意发育秩序,如果出现排列不整齐或重排现象,一定要及时干预,避免影响终身美观。
03:00
换牙时乳牙没有掉新牙已经长出来了怎么办
小朋友们换牙的年龄大概是6~12岁,所以6~12岁,也就是我们说的替牙期,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乳牙不掉,但是恒牙已经冒出来了的情况,这种情况叫乳牙滞留。如果说不干预的话,那么恒牙长得是一个很不好的位置,就会造成错颌畸形,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带小朋友到医院把这个乳牙尽快拔除。规劝一些家长,不要给小朋友吃过多松软的东西,吃一些粗纤维的粗粮,不要切成块儿吃。所以,在替牙期的时候,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们的乳恒牙替换的问题。
婴儿长牙顺序不正确的危害
婴儿从4到6个月时开始出牙,一般是按顺序长的,不按顺序长牙,若牙齿形状和发育正常,则没问题。若不正常会导致牙齿变形,下牙齿排列不齐,还会形成不正常咀嚼,而牙齿异样可能导致婴儿情绪不安、易怒。如果孩子出现了不按顺序长牙的情况,就要进行监测。出牙顺序一般先出下边的两个切牙(门切牙),这时孩子可能会把东西放嘴里咬。接着再出上边的两个切牙,如果切牙都长好了,孩子就会尝试咬东西、啃东西,所以此时要注意食品安全。随后两个侧牙长出,此时若孩子啃食下食品的一小部分,又不会嚼碎,会导致孩子窒息,所以这个阶段一定要仔细观察孩子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54

2020-03-11

58355次收听

01:54
乳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
乳牙萌出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下颌中切牙最早萌出,其次是上颌中切牙。一般在出生后六个月左右,牙齿开始萌出,到两岁半和三岁左右就全部可以萌出。乳牙萌出的时候,一般是左右牙齿对称萌出,下牙先于上牙萌出。上下颌乳牙的萌出顺序一般是:一、中切牙;二、侧切牙;三、第一乳磨牙;四、乳尖牙;五、第二乳磨牙。乳牙萌出时间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孩子牙齿萌出早,有的孩子牙齿萌出晚,时间相差在半年内,基本上都属于正常范围。
儿童牙齿外伤的恢复期注意事项
儿童牙外伤后很难注意到。因为那时他因为牙痛就不吃了。如果他的牙齿不疼,孩子就会忘记。因此,如果孩子的牙齿受伤了,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治疗的。治疗后,应尽量避免受伤的牙齿,即不要用受伤的牙齿吃东西,硬的食物不能吃。
幼儿牙龈长脓包怎么办
宝宝的很多方面都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做父母的要关注孩子的方方面面,这些情况都特别的重要。宝宝要是牙龈上长了脓包,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切记要护理牙齿,经常给孩子补钙,给他们选择些毛软的牙刷,另外平时也要密切关注孩子牙龈的健康程度以及变化。
小孩晚上睡觉磨牙是怎么回事
小孩晚上睡觉磨牙是一种由于咀嚼肌的持续收缩或三叉神经受影响而引起的一种咬合障碍。这种咬合障碍破坏了咀嚼器官的协调关系,于是机体就以增加牙齿的磨动来去除咬合障碍,结果就会不由自主地出现磨牙。也有一些宝妈会在夜间睡觉时会发现孩子有磨牙的情况。其实这是一种小孩在换牙期出现的一种阶段性病态。
小孩十个月还没长牙怎么回事
宝宝在十个月之前开始长牙,就是正常的,如果超过了十个月,可能是很多原因造成的,比如后天的环境,宝宝早产出牙会晚一些,还有的是遗传原因,还有宝宝缺钙、患有佝偻病,甲状腺素缺乏等,建议先检查一下是否是疾病因素,如果不是,那么就可以再观察观察,出牙晚对牙齿也不会造成影响的。
小孩牙疼怎么治
小孩子出现牙齿疼痛的情况会哭闹和情绪烦躁,建议用冷敷的方法来帮助疼痛的缓解,比如吃一些冰的东西或者用冰的毛巾。还可以考虑通过使用温盐水来漱口,可以缓解严重的牙齿疼痛。当然也可以考虑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从而让疼痛感减少影响。
智齿牙髓炎怎么治疗
对于龋齿临床上建议更多的是拔除,如果正位的智齿需要保留,对于牙髓炎的症状应该以牙髓治疗为主,治疗结束后可以保留。智齿在临床工作中很常见,患者出现智齿后,因为智齿位置不好所以会倾斜,和前面的牙形成间隙,形成间隙后就会发生龋齿,进而慢慢引起牙髓炎。
语音时长 01:10

2018-12-13

55556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