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婴儿吐奶怎么办

59667次浏览

新生儿吐奶的情况,妈妈要注意区分是生理性吐奶还是病理性吐奶。生理性吐奶数以正常情况,妈妈在喂奶时注意每次喂奶量不要过大,喂奶后先把宝宝竖起来,轻打背部;如果宝宝出生24小时就不停吐奶,量较多,多为病理性吐奶,应及时找医生诊治。

新生儿吐奶是常见的现象,大多数都是生理性溢奶,也可能是感冒便秘、喂养姿势不对、喂奶过快等引起。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吐奶,对于没有经验的父母来说,都是非常慌张的,那么到底新生婴儿吐奶怎么办呢?
  1、生理性吐奶
  (1)如果奶水比较冲,妈妈要用手指轻轻夹住乳晕后部,保证奶水缓缓流出。用奶瓶喂奶时,要注意橡皮奶头扎眼不要过大,防止宝宝吸奶过急、过冲。
  (2)喂奶次数不宜过多,每次喂奶量不宜过大。
  (3)喂奶前不要让宝宝过于哭闹。
  (4)喂奶时要使奶瓶中的奶水充满奶头,这样可以防止宝宝胃内吸入过多的空气而导致吐奶。
  (5)喂奶后不要过早的翻动宝宝,最好把宝宝竖起来,轻轻拍打背部,使其打出几个饱嗝后,再放回床上,这样宝宝就不容易发生吐奶现象了。
  (6)容易吐奶的宝宝,在喂奶后,最好将他的床头抬高一点,头侧位睡,防止吐奶时发生窒息或引起吸入性肺炎。
  以上为新生儿生理性吐奶,不需要特殊治疗,爸妈只需要合理喂养和加强护理,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和胃肠功能逐渐完善,就会慢慢好转。
  2、病理性吐奶
  如果宝宝在出生后24小时就开始吐奶,量较多,甚至呈喷射状吐奶,或者除吐奶外还伴有其他异常的症状体征,这表明宝宝是因为生病而引起的吐奶,属于病理性吐奶,爸妈应该及早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以上就是针对于新生婴儿吐奶的应对方式,新生婴儿有吐奶的现象,其实主要可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的还有一种是病理性的,对于生理性的不用担心,但是病理性的就需要及时治疗了。

相关推荐

婴儿晚上睡觉不踏实易醒易哭闹
婴儿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容易醒不踏实,有一些是生理性的问题,当然也有一些是病理性的问题。小孩子本身对外界的环境的这种温度、湿度、声音相对要求比较高,如果外界环境的温度比较高或者过低或者声音比较嘈杂,都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睡眠状态,可能会造成孩子睡眠不踏实,容易醒,哭闹等现象,当然还有些孩子是因为饥饿或者吃得过饱,都可能造成孩子夜间睡眠不稳的情况,像有些孩子如果在睡觉之前可能会吃得比较少孩子可能在饥饿的状态下就容易出现易醒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注意给孩子喂饱,这样可能保证孩子不容易因为饿醒出现哭闹,当然也有些孩子如果吃得过饱也会造成一些身体上的不适,这种一般是生理性的因素,注意生活调节,一般这种很快就能缓解。还有一些孩子的这种夜间哭闹睡不安稳可能是因为一些疾病造成的,像比较常见的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特别容易叫孩子夜间睡眠的时候易惊、哭闹,孩子同时可能伴有夜汗比较多,可能出现肋软骨的发育的问题或者方颅等等,这个时候应该及时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改善孩子的这种状态,当然还有些其疾病也可以引起睡眠不安,像小婴儿比较常见的肠绞痛、肠痉挛特别容易在夜间发生,孩子会出现腹部的胀痛,可能会出现哭闹,这种一般相对来说抱哄不容易缓解,可能适当的要让孩子排气之后,这种哭闹才能缓解。所以小婴儿的这种哭闹的产生的原因不同,要进行不同的处理。
语音时长 02:07

2021-12-30

94705次收听

两个月婴儿吐奶正不正常
两个月婴儿吐奶,大多数的情况是正常的,但如果大量吐奶还伴随其他症状那是不正常的。孩子在出生之后,胃呈水平位,上面的贲门和下面的幽门几乎在一条线上,所以他吃进去的奶很容易出现溢奶的现象,但每次吐的量不会太大,也就是几口,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这个时候不需要特别的去处理,只需要每次喂完奶之后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在后背拍一拍,促进气体的排出,孩子这种吐奶溢奶的现象就会缓解。但如果说两个月婴儿每次吃奶之后会出现大量的吐奶,一吐吐一大滩,量很大,孩子还出现哭、闹、吵、睡眠的障碍,不能很好的进入深睡眠,这个时候要去找一下原因,是孩子肠道过敏、受了凉,还是孩子出现对这个奶粉不吸收、不消化,找到原因之后,要解决这个大量吐奶的现象。所以要知道两个月的孩子,胃与大孩子,尤其是成年人的胃不太一样,少量的是正常的,大量的伴随有其他症状,都是不正常的。
语音时长 01:22

2021-12-30

71476次收听

03:02
4个月宝宝睡眠时间
正常情况下睡眠时间在15个小时到20个小时,如果在这个区间就说明宝宝睡眠基本上还是正常的,对于宝宝的睡眠其实个体的差异是特别的大,有的宝宝生来精力比较的旺盛,睡眠可能就会短一些,还有一些宝宝,也就是说睡眠相对来说也比较长,拥有婴儿般的睡眠,所以睡眠时间就会长一些。在判断孩子的睡眠时间是否合适,这时候要注意观察,除了睡眠以外,还要注意观察的就是宝宝的精神情况。
一岁宝宝是否可以喝豆浆
一岁的宝宝最好不喝豆浆。因为豆浆是植物蛋白为主的饮品,这种植物蛋白主要是大豆蛋白为主,大豆的蛋白不像肉类等蛋白质更加优质,植物蛋白肯定不如动物蛋白质更为优质。所以,如果能摄入动物蛋白,最好就不摄入植物的蛋白。第二,我们都知道豆浆这种豆制品还容易产气,气体产生增多,可能会导致小孩的消化、吸收功能会受到影响,所以一般一岁的孩子不主张喝豆浆。当然,要说偶尔喝一次尝一尝,这也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但是不主张孩子以豆浆作为一个主要的食物,这种食物作为一岁多孩子的主要食物肯定是不合适的,应该还是以摄入动物蛋白,比如牛奶、一些肉类为主要蛋白质摄入的水平,而不是以豆浆植物蛋白为主。
语音时长 01:01

2021-06-25

67816次收听

宝宝吃奶粉会过敏吗
宝宝吃奶粉是否会过敏,需要结合宝宝身体体质来决定。如果宝宝身体体质对牛奶或者蛋白质过敏,则吃奶粉之后会出现过敏的现象,身体会表现出哭闹、拉肚子以及脾气比较暴躁的症状。如果宝宝身体体质比较好,身体内没有易感的基因,则吃奶粉过敏的现象会比较小。如果大人不能判断宝宝是否对奶粉过敏,可以先少量的让宝宝喝些奶粉,喝完奶粉之后大人要观察宝宝身体的状况,如果出现哭闹、皮疹或者拉肚子的现象,则不能给宝宝喝奶粉,并且也要到当地医院咨询医生,在医生建议下选择比较合适的奶粉品种进行服用。
语音时长 01:08

2021-06-09

71619次收听

03:08
六个月婴儿应该添加哪些辅食
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孩子来说,6个月以上要逐渐开始给孩子添加辅食,添加的时间一般是4~6个月。首先添加辅食的时候,要从含铁的米粉开始,因为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小婴儿,由于生长发育比较迅速,很多孩子在这时候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的情况,因此在添加辅食的时候,首选的是比较容易消化的,而且富含铁剂的高铁米粉。在吃含铁米粉的同时,也可以给宝宝的辅食添加果泥类的食物,像香蕉泥、苹果泥、牛油果泥等等。但是在吃辅食的时候,尤其是这种水果类的,在开始吃要注意观察孩子有没有对辅食过敏。
02:39
婴儿睡觉总是哼哼唧唧睡不安稳怎么办
婴儿睡觉的时候总是哼哼唧唧,睡不安稳,分为生理性的因素和病理性的因素,不同原因处理的方法是不同的。生理性的因素:小宝宝在睡前吃得过饱或过于饥饿都可能导致睡不安稳,应调整孩子的奶量,另外要注意环境的温度、湿度、亮度、声音的情况,外界环境因素也易影响睡眠,应进行生活调整。病理性因素: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让孩子晒太阳,另外消化道功能紊乱导致腹痛、肠绞痛、肠痉挛等也易影响睡眠。
2个月婴儿不喝水怎么办
两个月婴儿不喝水,家长要注意掌握好饮水时间,可以在清晨或者是两次喂奶之间适当给宝宝饮用水,便于婴儿逐渐适应。也可选择用小勺喂水,可以在水中适当加入葡萄糖,在用小勺喂水时要注意,不可强行喂饮。
母乳喂养过长对妈妈的影响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过长对妈妈的影响有难以脱离、疲劳、心理压力等。具体分析如下:
婴儿吃奶少怎么回事
孩子的消化系统非常脆弱,因此,如果婴儿在喂奶时出现任何问题,请首先考虑这是由于孩子的消化系统有问题。还有,婴儿吃奶少,可能是因为孩子进入了厌奶期,或者有溃疡,有些孩子缺锌也会影响食欲。
宝宝喝纯牛奶的危害
很多母亲往往会选择采用纯牛奶来代替母乳,但实际上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喝纯牛奶的危害是比较大的。不光容易导致婴幼儿的身体大量缺乏铁元素,同时还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身体出现消化不良又或者是肾脏负担加重等状况。严重者则可能会出现肾脏受损的现象。
初生婴儿吐奶怎么回事
刚出生的宝宝吃奶之后,口腔内可能会溢出奶水或者奶块,这就是初生婴儿吐奶。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多,比如说喂养的姿势不对,吃奶吃的太急,宝宝的肚子受凉以及宝宝感冒发烧等。
儿童营养不良诊断标准是什么
从儿保专业来说,一般都是用年龄别体重或者是年龄别身高或者是身高别体重,而营养科的医生鉴定孩子是否营养不良,主要是以体重为标准。对于儿童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在儿保专业来说,一般都是用年龄别体重或者是年龄别身高或者是身高别体重,如果低于同性别同年龄段孩子两个标准差以下或者在第三百分位以下,即可诊断已经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如果年龄别体重低于两个标准差以下,属于体重低下或者低体重;如果是身高别体重低于同龄段孩子两个标准差以下,属于发育迟缓;如果年龄别身高低于同龄段孩子两个标准差以下,属于消瘦,所以这些都叫营养不良。但是儿保专业的营养不良和临床的营养不良的标准还略有差异,一般来说,营养科的医生鉴定孩子是否营养不良,主要是以体重为标准,如体重已经低于同龄段孩子正常参考值体重数值的15%--25%,属于轻度营养不良;如果体重低于同龄孩子参考值的25%--40%,属于中度营养不良;如果大于40%,叫重度营养不良。
语音时长 02:02

2019-02-19

59247次收听

02:04
母乳喂养还需要喂水吗
母乳当中水分的含量足够孩子生理上对水的需求,所以对于一个纯母乳喂养的孩子不需要额外再喂水,四个月可以适当喂水,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因为孩子小,肾脏没发育完善。也需要因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果宝宝经常出汗、尿黄需要适当补充水分。比如到了夏天妈妈出汗特别多,孩子也会出汗很多,会造成孩子体内液体流失的量比较多,在这个时候要提醒妈妈及时的补充液体,多喝一些水。如果这个时候,用小勺来给孩子喂一些清洁水,孩子如果能够接受,也可以适当喂一些。
03:14
儿童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儿童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一般是用年龄别体重或者是年龄别身高或者是身高别体重,年龄别体重低于两个标准差以下,叫体重低下或者低体重;身高别体重低于同龄段孩子两个标准差以下,叫发育迟缓;年龄别身高低于同龄段孩子两个标准差以下,叫消瘦,这些都叫营养不良。但是儿保专业的营养不良和临床的营养不良的标准略有差异,一般临床医生鉴定孩子出现营养不良,主要是以体重,体重低于同龄段孩子正常参考值体重数值的15%--25%叫轻度营养不良;低于同龄孩子的参考值的25%--40%叫中度营养不良;大于40%叫重度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