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倒睫毛症状

儿童倒睫毛通常表现为睫毛向眼球方向生长,可能引起眼红、畏光、频繁眨眼或揉眼等症状。倒睫毛可能与睑内翻、先天性眼睑发育异常、眼部炎症、外伤瘢痕或遗传因素有关,需通过眼科检查明确病因。
儿童睑内翻多因眼轮匝肌过度发育或睑板发育不全导致,睫毛持续摩擦角膜可能引发角膜上皮损伤。表现为持续性流泪、结膜充血,严重时可出现角膜云翳。轻度可通过按摩眼睑缓解,中重度需行睑内翻矫正术,如缝线法或睑板楔形切除术。
部分新生儿因眼睑赘皮或内眦赘皮压迫睫毛根部,导致睫毛倒生。常见于鼻梁未完全发育的婴幼儿,伴随睑缘肥厚。若出现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可短期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保护角膜,多数随面部发育自行改善,顽固病例需行赘皮成形术。
慢性结膜炎或睑缘炎可能引起睑缘肿胀变形,导致继发性倒睫。患儿常有黄色分泌物附着,可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控制感染,配合氟米龙滴眼液减轻炎症反应。日常需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睑缘,避免揉眼加重刺激。
眼睑烫伤、撕裂伤愈合后形成的瘢痕可能牵拉睫毛方向。此类倒睫常呈局部簇状分布,伴随睑缘不规则。需评估瘢痕成熟度后选择电解毛囊术或瘢痕松解术,术后可短期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修复。
部分综合征如先天性睑缘粘连综合征伴有倒睫表现,多合并其他眼部畸形。此类患儿需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治疗需联合角膜保护和眼睑重建手术,日常可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如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维持眼表湿润。
家长发现儿童持续揉眼、畏光时应及时就诊眼科,避免长期倒睫导致角膜溃疡。日常护理需保持手部清洁,修剪过长的睫毛时使用圆头安全剪刀,避免使用胶布粘贴等非专业方法。定期复查眼表情况,营养不良患儿注意补充维生素A,室内环境保持适宜湿度减少眼部干燥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