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浅表萎缩性胃炎怎么办

59061次浏览

浅表萎缩性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中医调理、定期复查、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治疗。浅表萎缩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免疫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食物。可适量食用小米粥、山药、南瓜等养胃食物,减少咖啡、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摄入。进食需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每日可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

2、药物治疗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分泌,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保护胃黏膜,阿莫西林胶囊联合克拉霉素片根除幽门螺杆菌。若伴随腹胀可配合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贫血患者需补充维生素B12片。

3、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该病多属脾胃虚弱或肝胃不和,可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温中补虚,柴胡疏肝散调理气机。针灸选取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改善胃肠功能,艾灸神阙穴可温阳健脾。需由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

4、定期复查

建议每6-12个月进行胃镜复查监测黏膜变化,尤其关注是否出现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复查时应完善幽门螺杆菌检测,若结果为阳性需再次治疗。日常出现黑便、消瘦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

5、改善生活习惯

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烟草会加重胃黏膜损伤。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适度运动如八段锦、散步等有助于胃肠蠕动,但避免餐后立即运动。调节情绪压力,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缓解焦虑。

浅表萎缩性胃炎患者需长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等帮助黏膜修复。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营养素,但避免空腹食用酸性水果。注意餐具消毒,实行分餐制预防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冬季注意胃部保暖,避免受凉诱发症状。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呕血、剧烈腹痛等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

相关推荐

萎缩性胃炎的禁忌
萎缩性胃炎患者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高盐饮食、酒精、生冷食物及非甾体抗炎药。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腺体减少或消失的慢性炎症,可能伴随胃酸分泌不足、消化不良等症状,需通过饮食调整和规范治疗延缓病情进展。1、辛辣刺激食物辣椒、花椒...
萎缩性胃炎c3会不会癌变
萎缩性胃炎c3是有可能出现癌变。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病一种,主要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出现增厚为特点。内镜分级通常可以把分为闭合性萎缩和开放性萎缩,闭合性萎缩一般只是用c代表,c又可以分为c1,c2和c3,c1主要指病变局限在胃窦部;c2主要指病变突破到胃角;c3主要是指萎缩的面积,超过了胃窦和胃角且接近贲门处。如果萎缩性胃炎不能得到一个有效的治疗,出现了进一步进展的时候,特别是出现一些肠上皮化生和异性增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癌变。
语音时长 01:35

2021-12-30

73364次收听

02:23
萎缩性胃炎会引起呼吸不畅吗
萎缩性胃炎不会引起呼吸不畅,是两个系统的问题。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发生在胃黏膜上皮的慢性炎症。在显微镜下看到胃黏膜上皮小凹腺体的数量减少,就可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可见胃黏膜变薄、发白,粘膜下血管网透见。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往往会出现腹胀、不想吃饭、体重下降等消化不良相关的症状。再严重的萎缩性胃炎也不会引起呼吸系统症状,不会引起呼吸困难、憋气表现。如果本身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又出现呼吸困难、憋气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呼吸科就诊。
萎缩性胃炎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萎缩性胃炎常见的诱发因素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滥用药物、不良的饮食习惯及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等。
萎缩性胃炎的危害有哪些
萎缩性胃炎的危害是导致营养不良,引起贫血的现象,还有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
老年人萎缩性胃炎吃什么好
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多伴有慢性胃病的病史。其病因最主要是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系,其次刺激性的饮食、吸烟、饮酒,长期进食腌制食物都会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老年萎缩性胃炎饮食应注意:可粗粮细作,通过烹饪方法改善食物硬度,尽量采取蒸、煮、炖,减少煎、炒、炸。尽量避免强烈刺激类食物,忌生、冷、硬、酸、辣食物,饭菜以软烂为宜,易消化吸收,少摄入含纤维较多的食物,如笋干、芹菜、金针菇等;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酸可发生改变,腺体萎缩后胃酸分泌减少,可摄入浓肉汤、鸡汤、鱼汤等刺激胃酸分泌。高胃酸患者可选择碱性食物,如面、面粉、馒头、包子等。此外,日常多摄入牛奶、奶制品、蔬菜,可对胃黏膜起到保护作用。
语音时长 01:27

2020-03-17

60882次收听

萎缩性胃炎能治愈吗
萎缩性胃炎与年纪相关,一般老年人比较容易得病,是胃发生萎缩,但并不是胃腔变小,而是胃黏膜变薄、腺体减少。有时候做胃镜可以看到胃的黏膜粗糙不平,露出下面的血管层,代表此时胃已经发生萎缩。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更需要病理,萎缩性胃炎基本不太能治愈,因为是衰老引起的。如果胃黏膜已经发生萎缩变薄、细胞减少,这个时候再想通过药物或者是注意饮食等恢复成正常程度是不太可能的。萎缩性胃炎与很多生活方式都有关系,避免高盐饮食、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药物的影响,萎缩性胃炎的进展可以变得很缓慢。在某些程度上可能有稍微的减轻,但是完全的治好是不可能的。尤其这里提到的是抗幽门杆菌的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萎缩性发生的一个致病的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目前也有特效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联疗法,一种铋剂,一种PPI制剂,再加上两种抗生素,口服14天,然后停药4周,复查幽门螺杆菌。
语音时长 01:41

2020-02-18

65924次收听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药如何调理
中医中药采取辨证论治,整体治疗,对萎缩性胃炎有比较明显的疗效。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通常分为脾胃气虚、胃阴不足、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脾胃虚寒等不同证型,分别可以采用补气健脾、养胃生津、舒肝和胃、行气活血、温补中药等方法,采取针对性治疗,慢性胃炎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两大类,慢性萎缩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现象,有人称之为癌前病变,任其发展可能会出现异形细胞甚至重度异形,最后导致胃癌。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十分重要,西医治疗如果有Hp感染,以杀菌治疗为主,没有Hp感染对症治疗为主,没有特效方法。同时注意平时的饮食起居习惯,疗效比较满意。
语音时长 01:25

2020-02-17

65304次收听

萎缩性胃炎用什么中药好
萎缩性肺炎在中医学范畴,以脾胃湿热、夹瘀夹痰为常见类型,治疗主要采用清热、化湿或利湿化痰、祛瘀的中药方案,如鸡内金、白术、莪术、半夏等。白术的功效为健脾、运水化湿,与鸡内金配伍,可祛湿散结;莪术具有祛瘀、破血等功效,治疗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能治好吗
一旦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就需要积极的治疗,治疗该疾病一定要尽可能的去除致病因素,致病因解决了,自然就康复了。大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还会出现食欲减退、餐后保障和消瘦等情况,患者要积极治疗,只要治疗得当,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是可以康复的。
01:53
萎缩性胃炎是什么意思
萎缩性胃炎在临床门诊中非常常见,多发于40岁以上成年人。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腺体数量减少,导致胃黏膜上皮厚度变得越来越薄,伴发出现固有腺体减少或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等病理改变,属于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萎缩性胃炎症状主要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
02:02
萎缩性胃炎吃什么药
萎缩性胃炎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转变成胃癌,所以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是刻不容缓的。一般临床上常使用弱酸、抗幽门螺杆菌、增加黏膜营养等治疗手段。但是到目前为止,在医学上没有一种明确的药物是可以把萎缩性胃炎逆转成为一个正常的胃黏膜的。但是可以通过胃镜检查和胃黏膜的活组织病理检查来判断胃黏膜的具体发展程度和性质。所以如果有萎缩性胃炎,建议到正规的大医院进行精细的胃镜检查,这样就可以避免萎缩性胃炎转变成不可治愈的胃癌。
十二指肠溃疡怎么患上的
十二指肠球溃疡的病因主要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十二肠球溃疡跟胃酸分泌过多、药物因素等原因造成。具体如下: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有可能就没有十二指肠球溃疡,这说明幽门螺旋杆菌是十二指肠球溃疡的一个主要原因;二、十二肠球溃疡跟胃酸分泌过多:也有人无酸无溃疡,治疗十二指肠球溃疡,也主要是以抑酸为主;三、药物因素:服用非甾体消炎药,比如一些止疼片、芬必得等,还有比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等药物,可以引起消化性溃疡。所以十二指肠球溃疡的一些病因,主要是药物,还有一些幽门螺旋杆菌,一旦得这些疾病,要积极查找病因,可以预防它的发生。常说的消化性溃疡其实包括两类,十二指肠球溃疡和胃溃疡,十二指肠球溃疡的发病率其实比胃溃疡更多,也是说大多数消化性溃疡都是十二指肠球溃疡。
语音时长 01:36

2019-07-26

60841次收听

01:38
萎缩性胃炎到胃癌多久
萎缩性胃炎癌变的几率很小,不需要害怕。萎缩性胃炎一般10年的癌变率大概是1%。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癌前疾病。癌前疾病包括:一,萎缩性胃炎;二,胃溃疡;三,肠胃炎;四,胃息肉。萎缩性胃炎是其中的一种。如果得了萎缩性胃炎,要定期复查,若发现早期胃癌,现在治疗的手段有很多,可以镜下治疗,就不容易发展晚期的胃癌。
01:23
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就是既有萎缩性胃炎,又有糜烂的胃炎。胃镜下往往可以看到胃黏膜有黏膜变薄或者是血管下透见,这是一种萎缩性胃炎。同时又看到黏膜有糜烂,糜烂有平坦的糜烂,隆起性糜烂。平坦的糜烂是散在的有糜烂有出血;隆起性糜烂就是“肚脐样”的改变,即中间有凹陷、有糜烂的改变,往往这种叫萎缩性胃炎伴有糜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