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疹的症状是什么
药疹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发热、黏膜损害或全身不适。药疹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主要有固定型药疹、荨麻疹型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等类型。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致敏药物并调整治疗方案。
1. 皮肤红斑
皮肤红斑是药疹最常见的早期表现,多呈对称性分布,常见于躯干和四肢。红斑可能伴随轻度灼热感,颜色从淡红到鲜红不等,按压后褪色。这类症状多由青霉素类、磺胺类药物引起。治疗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严重时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2. 丘疹与水疱
药疹进展期可能出现红色丘疹或紧张性水疱,水疱壁厚且内含清亮液体,破溃后形成糜烂面。抗癫痫药、别嘌醇等药物易引发此类反应。患者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配合糠酸莫米松乳膏减轻炎症,必要时口服泼尼松片控制过敏反应。
3. 剧烈瘙痒
约80%药疹患者伴随明显瘙痒,夜间加重,可能影响睡眠质量。解热镇痛药、血清制剂等是常见诱因。除停用致敏药物外,可冷敷瘙痒部位,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医生可能开具盐酸西替利嗪滴剂、依巴斯汀片等抗组胺药物,严重瘙痒可短期使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4. 黏膜损害
重型药疹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会出现口腔、眼结膜等黏膜糜烂,表现为进食疼痛、畏光流泪。抗痛风药、抗生素等可能诱发。需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人工泪液保护眼睛,避免继发感染。治疗需住院使用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配合醋酸泼尼松龙片控制病情发展。
5. 全身症状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可导致高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反应,皮肤大面积脱屑。多见于巴比妥类、抗结核药物过敏。这类重症需在ICU监护,通过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抑制免疫反应,同时补充白蛋白维持体液平衡,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治疗。
出现药疹后应立即记录近期用药史,避免热水烫洗或使用刺激性护肤品。饮食宜清淡,多饮水促进药物代谢,补充维生素C增强皮肤修复能力。恢复期注意防晒,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若既往有药物过敏史,就医时应主动告知医生,避免再次接触同类或结构相似药物。所有治疗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