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抑制胃酸的药

发布时间:2019-07-0266468次浏览

抑制胃酸的药物有以下三种,第一个是法莫替丁,它能帮助疏通肠胃,缓解胃酸等现象;第二个是硫糖铝,适当服用也会减少胃酸的出现;第三个是奥美拉唑,这个药物的效果也是不错的。平时也要注意饮食清淡,睡前不要吃太多的甜品,更不要吃酸性的食品

胃酸对于食物的消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胃酸分泌过多,就会给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这个时候是需要采用药物进行中和的,人们最比较关心的则是,药物在抑制胃酸方面的作用,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下抑制胃酸的药。

1、法莫替丁

法莫替丁可以帮助抑制基础胃酸,平时如果不是经常出现胃酸,或者是一周出现2到3次为三都可以,适当的用法莫替丁来治疗。

法莫替丁可以帮助更好的疏通肠胃,也可以帮助更好的消失,而且可以起到护理长睫毛的作用,所以平时如果不是经常出现胃酸,可以选择法莫替丁来进行治疗。

2、硫糖铝

夜间胃酸和各种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氢氧化铝镁、硫糖铝均为胃粘膜保护剂,所以在平时,也可以适当的使用,这样都可以帮助更好的减少胃酸出现。

出现胃酸的期间,很有可能影响患者的饮食,也会导致营养不吸收,更会引发拉肚子恶心、呕吐现象,所以适当的服用一些药物,可以帮助更好的改善这种状况。

3、奥美拉唑

抑制胃酸最强劲的药物,就是奥美拉唑,所以平时在出现胃酸的阶段,都应该选择这种药物,进行调理,平时更应该护理好自己的肠胃,保持饮食的清淡,晚上睡觉之前,不要吃太多的食品,更不要吃酸性食品,喝水之后,更应该注意及时排尿,这样都可以防止出现胃酸。

奥美拉唑可以帮助及时消除胃酸,也可以帮助疏通肠胃,法莫替丁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更可以帮助护理营养,平时出现胃酸,多数是由于饮食不合理导致,所以平时更应该注意合理自己的饮食,做好饮食搭配,这样可以防止胃酸的出现。

相关推荐

喝完酒半夜吐酸水怎么治疗
喝完酒以后半夜吐酸水,建议戒酒。酒精对黏膜有刺激性作用,尤其是对于本身胃就有一些问题的人群。比如慢性胃炎的患者,喝酒以后会加重胃炎,同时也会使黏膜对酸的刺激敏感性增高,尤其在夜间平卧时,胃酸的分泌多,就可以通过松弛的贲门口反流到食管,出现夜间反酸的情况。所以如果喝酒以后有吐酸水、胃疼、腹胀等症状,建议能戒酒,一定要戒酒。如果实在不能戒酒,要减少喝酒。其次注意不空腹喝酒。
语音时长 01:20

2021-12-30

84545次收听

02:03
胃反酸能喝苏打水吗
胃反酸可以喝苏打水。苏打水其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属于碱性饮料,可以中和胃酸,使酸对黏膜的刺激减轻,可以减轻腹疼的症状。但是要注意,由于酸和碱的中和作用,会出现酸碱中和反应,二氧化碳生成会增多。此时如果二氧化碳生成过多,不能够及时被吸收,就会出现腹胀。所以对于有胃酸同时又有腹胀的病人,不建议喝苏打水缓解胃酸。如果在有药物的情况下,最好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抑酸药或者中和胃酸的药。如果身边恰好没有这些药物,可以嚼苏打饼干。
02:15
胃酸过多会胀气吗
胃酸过多会胀气,但不是所有胃酸过多都会胀气。胃酸过多可以引起一系列的酸相关性疾病,比如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还有慢性胃炎,会出现烧心、反酸或者饥饿样疼痛,与酸分泌增高有关。消化性溃疡也与酸分泌增多有关。有一些病人往往会伴有消化不良的表现,也就是会出现胃胀。所以胃胀不是酸分泌增多引起,但是酸分泌增多导致胃、肠、食管的疾病,疾病往往会伴随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就是胃胀。胃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可以用抑酸药或者中和胃酸的药改善腹胀。目前抑酸药有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阻断药两大类。具体需要用哪一种,需要专业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02:02
喝完酒半夜吐酸水怎么办
喝完酒以后半夜吐酸水,建议戒酒。酒精对黏膜有刺激性作用,尤其是对于本身胃就有一些问题的人群。比如慢性胃炎的患者,喝酒以后会加重胃炎,同时也会使黏膜对酸的刺激敏感性增高,尤其在夜间平卧时,胃酸的分泌多,就可以通过松弛的贲门口反流到食管,出现夜间反酸的情况。所以如果喝酒以后有吐酸水、胃疼、腹胀等症状,建议能戒酒,一定要戒酒。如果实在不能戒酒,要减少喝酒。其次注意不空腹喝酒。
03:06
喝苏打水能缓解胃酸吗
苏打水的成分是碳酸氢钠,它的pH值大概是7.5-9.0之间,是一个弱碱性的溶液。苏打水是碱性,就能够去中和胃酸,胃液里头的PH值可能是2-3,用弱碱性的液体加进去以后,就能够起到一个酸碱中和的作用。当然,弱碱去中和浓酸,这样产生的热不会太高。生活中间有的病人,是高胃酸分泌状态,可谓出现胃脘部灼烧感,还可以出现胃疼,也有胃食管反流。这些症状发病的时候,都可以喝苏打水去缓解症状。其实喝纯净水、白开水也能够稀释胃酸,用中性的喝进去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胃酸过多会拉肚子吗
胃酸过多有可能会伴有腹泻的症状。胃酸过多是胃肠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它不是一种疾病,一般不会导致拉肚子的现象,而很多胃肠道疾病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消化道肠见的临床表现,所以胃酸过多的患者有可能会伴随有拉肚子的症状,例如摄入不干净的食物,有可能会出现急性胃肠炎,导致患者出现胃酸,恶心,胃胀,腹泻,腹痛等一系列临床表现。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如果腹泻较为严重的患者,还需要注意及时补液,做好胃肠道功能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水电解质情况,以免电解质紊乱,造成酸碱平衡紊乱的现象。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11

86805次收听

胃酸过多会打嗝吗
少部分胃酸分泌过多的患者会有嗳气、打嗝的症状。胃酸分泌过多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消化科疾病,其发生主要是由于生活不规律以及感染等因素所导致的表现为反酸水、胃部或胸骨后有灼烧感。对于长期胃酸分泌过多的,还可能会导致反流性食管炎以及消化道溃疡等器质性病变。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吃过冷过热以及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进食后不要立即平躺,以减少胃酸反流。症状严重的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比如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的药物铋剂。
语音时长 01:03

2021-04-22

74974次收听

喝酒后胃难受吐酸水的原因是什么
喝酒后胃难受吐酸水可能是饮酒过量所致,如果酒精刺激肠胃,造成胃酸分泌过多和胃收缩,就可能引发呕吐和吐胃酸的情况。另外,本身就有胃肠疾病的患者,饮酒后症状表现也会更加严重。
经常胃烧心为什么
胃烧心大部分患者是由于胃酸分泌的增加导致,也有一部分患者是消化不良导致一种感觉的异常,总有烧灼感。胃烧心是上腹的部位出现了烧灼感发热的情况,一般如果患者是初期出现,而且是年轻患者,可以给患者试验性治疗,也是给抑酸的药物,如把门替丁或说是奥美拉唑等等,如果用了这些药物后,患者的症状很快缓解了,说明是胃酸增多引起来的,可以继续观察。如果患者是年龄偏大患者,如超过了四十五岁,或说是患者家族中有胃癌的家族史。要让患者做胃镜的检查,明确一个烧心的具体原因,尤其是排除胃和食道、喷门等等,这些地方有没有肿瘤性疾病的可能,如果排除,用药才能安全。
语音时长 01:35

2020-02-24

64206次收听

胃酸烧心吃什么食物好
胃酸其实是正常的机体每天都要分泌的,那是由于进食所引起的对食物消化吸收的一种正常的生理机制。但是如果是胃酸分泌的过多,或者是由于机体对胃酸对胃黏膜、肠黏膜的保护的功能削弱的时候,就会产生胃酸过多,然后会造成胃的、食管,以及十二指肠的黏膜发生的溃烂、炎症,甚至有穿孔这样的现象。这时需要在消化内科进行消化内镜的检查,而进一步对于这种情况应用一些临床上必须应用的药物。除了用药物以外,所吃的食物应该要注意这些辛辣的、刺激性的以及特别油腻的食物都不能吃,还要禁烟、禁酒,烟酒都要不能再沾,同时忌酸辣、忌辛辣、忌凉的、冷的、不容易消化的或者是粘的,这些食物都要避免,然后再联合药物,明确胃酸分泌过多有没有使胃的黏膜发生的损害得以治愈。
语音时长 02:01

2020-02-14

60259次收听

胃反酸水是怎么回事
胃反酸水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平时暴饮暴食,给胃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还有吸烟喝酒,刺激性的饮品,会刺激到胃部,如果患有胃部的疾病,也会出现反酸的情况。如果患者不重视,那么情况严重,可能会出现溃疡,建议注意饮食,保护胃部,必要的时候可以服药医治,让医生给出治疗方案。
胃酸过多吃什么药
生活中有好多常见的疾病,肠胃疾病就是其中一种。而胃酸过多,又是胃肠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如果胃酸过多,就会对身体造成其他疾病,如十二指肠黏膜、胃溃疡等,所以出现胃酸过多,可以吃些药物来控制,如奥美拉唑、多潘立酮、吸收性抗酸药、吸收性抗酸药等。
01:17
抑制胃酸的药
抑制胃酸的药在临床上最常用的是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第一,H2受体拮抗剂,比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等,H2受体拮抗剂能选择性地阻断壁细胞膜上的H2受体,使胃酸分泌减少。不仅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而且能部分地阻断组胺、五肽胃泌素、拟胆碱药和刺激迷走神经等所致的胃酸分泌;第二,质子泵抑制剂,比如常用的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等等。现在临床上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应用的更多一些,这些拉唑类的药物都可以通过抑制B细胞的氢钾ATP酶来起到抑制泌酸的作用,能够帮助抵御胃酸。
胃酸多怎么办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它是消化功能的重要组成成分,胃酸是个人的主观感觉,实际上是因为胃部的疾病造成的胃黏膜糜烂、溃疡,因胃黏膜刺激而导致上腹部出现反酸、恶心等症状。胃酸过多的时候要注意饮食的调理,避免吃一些产酸的食物,严重者需要借助药物医治和缓解。
碳酸氢钠片的功效
碳酸氢钠片主要的功效就是中和胃酸,它还可以预防反酸烧心症状,缓解胃部灼热感。在服用这种药物的时候注意不可以连续使用七天,七天后没有缓解,必须要及时治疗。小孩子用药应该咨询医生,过敏体质者慎用这种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