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行为认知疗法

发布时间:2019-07-0968240次浏览

行为认知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对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通过确定咨询目标,认清不合理观念,学习检验表层错误观念,纠正核心错误观念并进行巩固练习等,让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得以消除。

现在的人们工作、生活压力太大,精神长时间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中,很有可能会出现焦躁不安、郁郁寡欢等焦虑抑郁心理障碍,此时选择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纠正患者的心理问题,那么,什么是行为认知疗法呢?
  一、什么是行为认知疗法
  这种治疗方法是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改善患者的不良认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大量临床数据显示,这种方法对治疗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精神性厌食症等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
  二、自我认知疗法的治疗步骤
  1.确定咨询目标
  首先需要让患者了解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并且让患者明白自己的心理问题是因为对于事情认知的偏颇造成的,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认知的过程和观念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理清患者行为不适或者情绪困扰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对于患者不合理的观念进行初步的分析。
  2.认清不合理观念
  在确定咨询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方法,让患者明确自己不合理的理念,并且明确不合理的理念与自己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困扰之间的关系,认清观念的不合理,从而让患者放弃自己不合理的观念,建立合理的观念。
  3.学习检验表层错误观念
  通过建议、演示、模仿等方法,让患者把现实中发生的事件和自己原有的想法剥离开来,通过体验不同的情境,让患者自己体验自己的情绪和观念适不适合。
  4.纠正核心错误观念
  此时需要使用逻辑水平比较高,更加抽象的技术对患者进行错误观念的纠正,让患者认识到自己思维的不现实性,从而实现用客观的标准看待自己的问题。
  5.巩固练习
  即使患者的错误观念已经得到了扭转,但是还需要给患者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让患者阅读和这种疗法有关的材料,给患者布置某些相应的任务,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反省,发现问题后及时改正,通过复习巩固可以开发人的内在潜能,防止不良心理情绪再次出现。

相关推荐

精神不正常的表现是什么
精神不正常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感觉障碍:患者可能会对外界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如感到阳光特别刺眼,声音特别的刺耳,轻微的触摸皮肤感到疼痛难忍等等。也可能出现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的减低,患者对强烈的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知,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2、知觉的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幻听,经常感觉到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也可能出现幻视,病人会看到天空中很多奇形怪状的图案,或者在墙上看到图像,比如死人、鬼怪等等;还会出现幻味,在没有任何气味的环境下,患者总能闻到奇怪的气味,比如说臭味、血腥味、腐败味等。也有人出现幻触,病人会感觉身上有虫爬感、通电感、火灼感等等。3、记忆方面的障碍:常遇到一些老年人,他们对于过去的、若干年前发生的事情,例如他们结婚或参加工作时的情况,往往都还记得,但对新近发生的事,却记不起来。记忆减退的极端表现就是遗忘症。4、思维与智力方面的障碍:病人会出现被害的妄想,无中生有的坚信周围人会对自己打击、陷害、谋害、破坏等。也有患者出现关联的妄想,感觉别人的一举一动都与他有关系。有的病人还会出现物理影响妄想,感觉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受到外界力量的操控,不受自己的控制。5、情感方面的障碍:比如病人会出现情绪异常高涨、狂躁的情况,也可能出现情绪异常的低落,心境抑郁,对身边的事漠不关心的情况,自卑、自责等等。有些患者会情绪不稳,易激怒,喜怒哀愁,极易变化。
语音时长 02:42

2021-12-30

80551次收听

03:29
精神不正常的表现
精神不正常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感觉障碍:患者可能会对外界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如感到阳光特别刺眼,声音特别的刺耳,轻微的触摸皮肤感到疼痛难忍等等。也可能出现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的减低,患者对强烈的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知,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2、知觉的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幻听,经常感觉到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也可能出现幻视,病人会看到天空中很多奇形怪状的图案,或者在墙上看到图像,比如死人、鬼怪等等;还会出现幻味,在没有任何气味的环境下,患者总能闻到奇怪的气味,比如说臭味、血腥味、腐败味等。也有人出现幻触,病人会感觉身上有虫爬感、通电感、火灼感等等。3、记忆方面的障碍:我们常遇到一些老年人,他们对于过去的、若干年前发生的事情,例如他们结婚或参加工作时的情况,往往都还记得,但对新近发生的事,却记不起来。记忆减退的极端表现就是遗忘症。4、思维与智力方面的障碍:病人会出现被害的妄想,无中生有的坚信周围人会对自己打击、陷害、谋害、破坏等。也有患者出现关联的妄想,感觉别人的一举一动都与他有关系。有的病人还会出现物理影响妄想,感觉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受到外界力量的操控,不受自己的控制。5、情感方面的障碍:比如病人会出现情绪异常高涨、狂躁的情况,也可能出现情绪异常的低落,心境抑郁,对身边的事漠不关心的情况,自卑、自责等等。有些患者会情绪不稳,易激怒,喜怒哀愁,极易变化。
03:29
精神状态不好怎么调整
确定精神状态不好,可以做以下调整:第一、要意识到这种是一个病态,必须得加以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必需的治疗。可以多听音乐,多接触正面的东西,生活中负面的东西不接触或者是少接触。可以去听听音乐会、看看文艺演出,接触一些阳光的、正面的东西,能够调节心情。第二、加强运动。白天多活动,可以跑步,跑步会刺激内啡肽的生成,会增加愉悦感。第三、多晒晒太阳。晒太阳有利于精神、情绪的稳定。第四、多与人沟通、交流,多和平朋友们一起出去游玩,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调整方式。
偏执型精神病表现
偏执型精神病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组病因未明,以发展成一种或一整套相互关联的系统妄想(妄想症状持续三个月及以上)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妄想形式各异但比较固定,内容不算荒谬,是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妄想的发展符合逻辑,可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结构比较系统严密,患者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与妄想一致,在不涉及妄想内容的情况下,其他方面基本正常典型病例缺乏其他精神病理改变,如清晰、持久的听幻觉和精神分裂症的其他特征性症状。无脑器质性疾病、物质滥用等的证据。病程演进较慢,妄想往往持久,但一般不出现人格衰退,常有一定的工作生活能力。
语音时长 01:23

2021-05-20

88179次收听

如何治老年人精神病
老年人的精神疾病首先要看病因。如果是一种继发性的精神疾病,常见于老年人出现了脑器质性疾病。比如脑梗死或者脑出血。这些疾病可以通过头影像学,如头颅核磁或头颅CT进行鉴别。如果发现相应的病因可以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通常在原发疾病好转后患者的精神症状也会得到改善。如果进行躯体检查没有发现明显的病灶说明是功能性的疾病,常见的包括老年抑郁症和老年妄想性障碍。前者主要表现情绪低落为主可以使用一些抗抑郁药治疗,比如舍曲林或者西酞普兰等。后者常伴有歪曲而坚定的信念。比如说有人偷了自己的东西,或者是怀疑自己的爱人背叛自己这样的情况,需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常见的相对安全的,比如说奥氮平或者喹硫平。
语音时长 01:28

2021-05-20

106841次收听

睡眠瘫痪症是精神病吗
睡眠瘫痪症不是精神病,是一种睡眠障碍,多数指发生在入睡过程或者早晨起来快醒过程中的一种体验。正常的睡眠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非快速眼动期,在这一期不做梦,人的肌张力是很正常的,而另一部分叫快速眼动期,这一期人是在做梦的,眼球在左右快速来回转动,但是全身的肌张力是没有的,所以人不能动。如果在这一期醒过来,人就发现自己遗留着刚才的梦境,但是除了眼球能动,四肢都不能动。频繁发作的睡眠症一般和人的情绪压力、情绪变化和心理压力存在密切关联,如果自己能找到压力来源、情绪来源,就要进行调整。如果找不到,建议及时到睡眠科或者精神科就诊,评估有没有其它问题,然后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28

2021-05-20

64838次收听

精神病能自愈吗
精神病其发病机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社会心理因素,生化代谢异常和神经发育问题。疾病的康复是一个综合的干预过程,必须坚持用药和定期随访,轻度的精神病患者也可以通过自我努力自愈,大多数人需要干预治疗。
阿普唑仑片怎么样
其实在目前医学上有很多药物都能够有效改善异常的现象,譬如阿普唑仑片就能够发挥降压的效果,缓解情绪的压力,舒缓个人的心情,更能提升血药浓度,而且还能够控制癫痫,有效促进个人的睡眠,对于个人健康而言能够有效减少隐患。
喜怒无常是精神病吗
喜怒无常极有可能是精神病所致的症状,但也不一定就是患上了该病。建议患者要积极到医院就诊,而一旦确诊就需要及时以疏肝解郁、养心安神为原则进行治疗,并选择服用抗躁狂药和抗癫痫药,必要时可进行心理方面的治疗。
精神病常见症状
精神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就是情感障碍,患者可出现对亲人疏远冷淡和漠不关心的症状,同时行为会发生异常,可作出一些怪僻和诡秘及不被常人理解的动作。另外,患者还会有性格障碍以及逻辑障碍一类不良症状。
米氮平减量和停药原则
在进行米氮平的减量和停药的过程当中,患者需要科学地进行停药,并且需要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否则抑郁症将会反复发作,反复出现不适的情况。另外在停药的过程当中,最好让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才能够更好地防止疾病的恶化。
精神分裂的病因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其实不清楚,因为所有的精神心理障碍病因都不是特别清楚,不像躯体疾病有明确的病因。比如感冒是由病毒导致,肺炎是由细菌导致,但是精神心理问题非常复杂。精神分裂症目前认为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叠加导致,也就是精神分裂症病人通常有遗传倾向,即患者的父母或者一级亲属可能会有精神分裂症的这种遗传素质,所以就会有易感性;在易感性基础上,如果出现养育环境以及经历的非同寻常,这时在脆弱的基础上再遭受二次打击,患者就可能会发病。所以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常是因为遗传再加上环境因素所导致。现在精神分析观点强调早年被养育的经历,比如父母给孩子提供的养育环境,如果父母虐待孩子、父母忽视孩子,可能这个孩子在成年以后就会患上精神分裂症。所以精神分裂症需要更全面的因素加起来综合考虑,而不是只强调一种因素。
语音时长 01:06

2019-06-27

54791次收听

02:13
精神分裂症分型
精神分裂症包括单纯型、紧张型、青春型、偏执型、残留型和未分化型。DSM-5、ICD-11取消精神分裂症的分型;因为分型是按不同症状进行分型,但分型对诊断和治疗都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所以最新的标准就只诊断精神分裂症,因为精神分裂症是一个很大的疾病,疾病单元包括很多种,分型在临床上不是很有价值。但是临床还是有应用,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大多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为主。诊断标准为国际ICD-10、美国DSM-4和中国的CCMD-3的标准。
03:00
精神分裂症是什么样的
精神分裂症的病人主要表现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行为紊乱,阴性症状。一、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感知觉方面会出现障碍,比如会出现幻觉。二、思维障碍表现为病人会出现妄想症状,精神分裂症病人出现妄想就会把幻想和现实混淆,比如想象别人会陷害。三、即患者出现思维联想过程的障碍,比如会词不达意、说话会没有逻辑性。四、部分患者会在大众场合下表现出不当行为,比如会把衣服脱掉到处乱跑。五、即正常人应该有的情感,精神分裂症患者会没有,表现为退缩、言语减少等。
02:13
精神分裂症是怎样形成的
精神分裂症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叠加导致。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目前并不清楚,不像躯体疾病有明确的病因。精神分裂症病人通常有遗传倾向,患者的直系亲属或者一级亲属患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就会有易感性。在易感性基础上,出现养育环境以及经历的非同寻常,这时在脆弱的基础上再遭受二次打击,患者就会发病。目前精神分析观点强调早年被养育的经历,父母虐待孩子、忽视孩子,孩子在成年以后就会患上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