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支气管哮喘怎么治

52225次浏览

小儿支气管哮喘严重可引起呼吸衰竭,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目前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主要是采用糖皮质激素,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通过吸入、口服以及静脉给药等方式进行治疗。

一到秋冬季节,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就变得十分普遍,患上支气管哮喘的孩子平时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而且稍微受到刺激,哮喘就很容易发作,家长们在精心照料的同时,也希望孩子的哮喘可以尽早痊愈。那小儿支气管哮喘怎么治?
  一、小儿支气管哮喘怎么治
  1、吸入给药
  吸入给药可以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快速发挥抗炎作用,目前对于哮喘的控制,首选的药物为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但它需要长期、规范的吸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口服给药
  当哮喘急性发作或病情严重时,可通过高剂量的激素进行治疗,可短期口服泼尼松,按照体重给药,按2mg/kg的剂量服用即可,但总量不应超过40mg,可分2-3次服用。对于糖皮质激素依赖型哮喘,可在隔日清晨顿服,但长期服用泼尼松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有更大影响,因此应避免长期使用。
  3、静脉给药
  对于重度哮喘发作的儿童来说应静脉给药,常用的药物包括甲泼尼龙、琥珀酸氢化可的松,以上药物也是短期使用,在使用2-5天之后停药。
  二、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症状
  1、轻度哮喘的症状
  轻度哮喘的患儿,起初仅表现为刺激性干咳以及少许的喘鸣音,或者可出现类似物吸入异物引起的呛咳,同时还有轻度的气喘,通过口服药物症状可导致缓解,有时不需要治疗也可自行缓解。
  2、中度哮喘症状
  中度哮喘的患儿开始时为干咳,之后咳嗽加重,可出现粘痰,气喘渐渐加重,伴有哮鸣音。患儿情绪焦躁,不能平卧,婴幼儿喜欢让家长抱着,呼吸急促,面色苍白。一些孩子出现面红耳赤、大量出汗等症状。
  3、重度哮喘症状
  重度哮喘除了以上症状外,还可出现喘憋加重的表现,如果缺氧明显,可出现紫绀。患儿精神疲惫,呼吸不规则,且变慢变浅,咳嗽减少,两肋部几乎听不到呼吸音,这些是呼吸衰竭的表现,要特别重视。

相关推荐

小儿支气管哮喘可以推拿吗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可以推拿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主,小儿推拿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的手段,通过推拿相关穴位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也能起到预防哮喘疾病发作的作用。如果是急性发作的支气管哮喘,就不建议进行推拿治疗,建议尽快去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性治疗,病情可得到有效缓解。过敏时诱发支气管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日常要避免儿童接触过敏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饮食上以清淡为主,避免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
语音时长 01:05

2021-04-15

92097次收听

宝宝支气管哮喘怎么治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感染和过敏是诱发哮喘发作的两大因素。首先要弄清楚哮喘的发病原因,才能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如果是过敏因素引起的支气管哮喘,要应用抗过敏的药物,如氯雷他定,吸入糖皮质激素和β受体激动剂。如果是感染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吸入糖皮质激素和β受体激动剂。饮食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虾、蟹、蛋等异性蛋白和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饮食,多晒太阳,出门戴口罩等有助于支气管哮喘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29

2020-02-10

52570次收听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注意事项
小儿支气管哮喘应注意生活上避开过敏因素,避免感染等事项。一、在花粉播散的季节,雾霾的天气,出门戴口罩,远离二手烟环境。有的小儿对宠物猫、狗的皮毛过敏,就不要养宠物,平时注意卫生,减少尘螨接触,房间通风,湿化空气。二、平时合理饮食,多吃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少吃虾、蟹、奶、蛋等异性蛋白,多晒太阳,增强患儿的抵抗力,适量的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有可能诱发哮喘,远离感冒的病人,避免交叉感染。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有哮喘病史的患儿。
语音时长 01:45

2020-02-10

52632次收听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症状
小儿支气管哮喘症状与患儿病情轻重程度有关,轻者表现为流清涕,连续打喷嚏,咳嗽,喘息,胸闷。重者有呼吸困难。更严重的呈现端坐样呼吸,恐惧不安,大汗淋漓,面色青灰。此刻患儿有缺氧的表现,有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胸闷,乏力等。同时还与引起哮喘的诱发因素有关,病毒性感冒是哮喘发作的重要诱因,同时还伴有病毒感染的表现,如发热,咳嗽,恶心,乏力,肌肉酸痛等。因此,预防病毒性感冒可减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语音时长 01:15

2020-02-10

60177次收听

01:53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胸闷、气急。发作特点比较突然,会反复的发作,会在过敏原的刺激下诱发。哮喘可以自发缓解,也可以药物缓解,不同于炎症引起的喘息。儿童哮喘在哮喘发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由于家长不重视,第1次发作没经验,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影响治疗,导致哮喘反复发作。运动可以引发哮喘,闻到特殊气味也会引起哮喘的发作,如烟味。大多数儿童哮喘的发作和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相关,最常见的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
02:14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临床体征,是否有家族过敏疾病史,肺功能检查,必要时做过敏原检测。1、临床症状,表现为发作性的咳嗽、喘、胸闷、气急。2、临床体征,肺部可听到喘鸣音、哮鸣音、呼吸相延长,发作突然,可自然缓解。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呼吸道的症状、体征以及肺功能的检查,并排除引起相关症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感染性疾病越来越少,过敏性疾病越来越多,特别是哮喘,所以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是比较重要的。
02:09
小儿支气管哮喘用药后的副作用
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后会有,鹅口疮霉菌的感染,手抖颤,心慌,诱发感染、骨质疏松等副作用。目前小儿哮喘的长期控制主要选用吸入β2受体激动剂以及糖皮质激素,都是通过呼吸道吸入,局部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减少急性发作次数。第一、急性发作期用药,主要药物是吸入糖皮质激素,配合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副作用会有鹅口疮霉菌的感染、声音嘶哑等。第二、缓解期用药,长期吸入β2受体激动剂会出现手抖颤,甚至心慌副作用。第三、全身用药,副作用很多,主要容易诱发感染、骨质疏松、离子紊乱、电解质紊乱等。因此做好护理会减少副作用的产生,比如吸入后及时漱口吐掉,遵照医嘱定期复查。
小儿支气管哮喘可以治愈吗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胸闷、气短,应及早发现、诊断和治疗。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达到临床缓解和控制,孩子也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同时,预防儿童支气管哮喘也非常重要。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和气促,多以接触变应原,物理、化学等刺激因素及呼吸道疾病有关;喘息发作时,肺部可闻及明显哮鸣音,这种哮鸣音以呼气相为主,并且出现呼吸相的延长;以上哮喘症状和体征通过抗哮喘治疗有效;排除其它可引起喘息、咳嗽、胸闷、气促等疾病。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如下:反复胸闷、气促、喘息、咳嗽等;轻度哮喘,可自行缓解;重度哮喘,通常需用药物后才可缓解,部分哮喘患者,使用药物也无法缓解,称为哮喘的危重状态,需立即到医院急救,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胸闷、气喘、大汗淋漓,严重者出现昏迷等。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原因
小儿支气管哮喘引起的原因有花、宠物,一些家里喜欢养花、养宠物的家庭,小儿患病的几率就要比家里没有养的高,还有气温骤然的变化,父母没有及时给小儿增减衣服,或是父母喜欢给小儿吃药的,虾、蟹是一种很容易过敏的食物,这些食物很容易引起小儿支气管哮喘。这些都是引起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原因,需要父母引起高度的注意。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支气管哮喘主要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大部分支气管哮喘的孩子都可以追溯到家族史,有过敏体质,比如对花粉、动物的皮毛过敏,对饮食有过敏,比如鸡蛋、牛奶过敏,自己本身也有过敏病史,比如有湿疹、过敏性鼻炎。它的发病主要是气道高反应,就是对外界的刺激造成支气管的痉挛、黏膜水肿、分泌增加,造成气道堵塞引起支气管哮喘发作。
语音时长 01:18

2019-01-24

59879次收听

01:37
儿童哮喘的原因
儿童支气管哮喘起病可因不同年龄,不同诱因有所不同,婴幼儿哮喘多数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后诱发,起病较缓,而儿童哮喘多由吸入变应原诱发,起病较急。小儿支气管哮喘成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大部分支气管哮喘多与基因遗传有关,或孩子本身是过敏体质,比如对花粉和动物皮毛过敏,亦或对饮食过敏,如鸡蛋、牛奶、芒果等,另外孩子本身曾有过敏病史,如患过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发病主要与气道高反应相关,即外界刺激造成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分泌增加造成气道堵塞,引起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01:37
小儿哮喘能根治吗
小儿支气管哮喘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虽然目前不能做到完全根治,但可通过治疗减少发作期,延长缓解期,从而达到病情的长期缓解。目前采取中西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西药治疗方便而且起效快,中药用药疗效持久,同时通过增加免疫功能,减少发作,提高生活质量,可以达到长期缓解。同时家长有必要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达到哮喘的长期缓解。只要能够合理的规范地长期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够使哮喘症状得到理想的控制,减少复发乃至不发作,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学习。
2008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解读
指南将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应用于儿童期各个年龄组,不再强调婴幼儿哮喘的诊断。由于喘息在学龄前儿童是很常见的临床表现,非哮喘的学龄前儿童也会发生反复喘息。指南将5岁以下儿童喘息分成3种临床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