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2008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解读

发布时间:2018-05-2263395次浏览

一、关于哮喘的诊断与分级

指南将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应用于儿童期各个年龄组,不再强调婴幼儿哮喘的诊断。由于喘息在学龄前儿童是很常见的临床表现,非哮喘的学龄前儿童也会发生反复喘息。指南将5岁以下儿童喘息分成3种临床表型:

(1)早期一过性喘息:多见于早产和父母吸烟者,喘息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肺的发育延迟所致,年龄的增长使肺的发育逐渐成熟,大多数患儿在3岁之内喘息逐渐消失。

(2)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指3岁前起病):患儿主要表现为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的反复喘息,本人无特应症表现,也无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症状一般持续至学龄期,部分病人在12岁时仍然有症状。小于2岁的儿童,喘息发作的原因通常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有关,2岁以上的儿童,往往与鼻病毒等其它病毒感染有关。

(3)迟发性喘息/哮喘:这些儿童有典型的特应症背景,往往伴有湿疹,哮喘症状常迁延持续至成人期,气道有典型的哮喘病理特征。

80%以上的哮喘起始于3岁前,具有肺功能损害的持续性哮喘患者,其肺功能损害往往开始于学龄前期,因此从喘息的学龄前儿童中把可能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患儿识别出来进行有效早期干预是必要的。由于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和指标作为学龄前喘息儿童哮喘确诊的依据,指南提出如喘息儿童具有以下临床症状特点时高度提示哮喘的诊断:

(1)多于每月1次的频繁发作性喘息;

(2)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

(3)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

(4)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

为使临床医生能有效地预测3岁内喘息儿童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危险性,指南新增加了哮喘预测指数:在过去1年喘息≥4次,具有一项主要危险因素或两项次要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父母有哮喘病史;

(2)经医生诊断为特应性皮炎;

(3)有吸入变应原致敏的依据。

次要危险因素包括:

(1)有食物变应原致敏的依据;

(2)外周血嗜酸性细胞³4%;

(3)与感冒无关的喘息。如哮喘预测指数阳性,建议按哮喘规范治疗。对于反复喘息而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学龄前儿童建议使用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2~6周后进行再评估。指南强调,学龄前喘息儿童大部分预后良好,其哮喘样症状随年龄增长可能自然缓解,对这些患儿必须定期(3~6个月)重新评估以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抗哮喘治疗。

指南将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改为:

(1)咳嗽持续>4周,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重,以干咳为主;

(2)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

(3)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效;

(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或)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6)个人或一、二级亲属特应性疾病史,或变应原检测阳性。其中,指南将原“咳嗽持续时间大于1月”改为“大于4周”,将原“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改为“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效”,并将1~4项均列为诊断基本条件。

指南新增加了儿童哮喘诊断和病情监测评估的相关检查,介绍了肺功能检测、过敏状态检测及气道无创炎症指标检测在哮喘诊断、控制状态评估及制定哮喘治疗方案中的作用。指南强调了变应原致敏在哮喘发病中的重要性,提出吸入变应原致敏是儿童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儿童早期食物致敏可增加吸入变应原致敏的危险性,并可预测持续性哮喘的发生。因此,对于所有反复喘息怀疑哮喘的儿童,尤其是无法配合进行肺功能检测的学龄前儿童,均推荐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测定,以了解患者的过敏状态,协助哮喘诊断。

哮喘的分期变化不大,仍根据临床表现将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只是将临床缓解期的定义由“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改为“维持3月以上”,以符合目前临床治疗。

哮喘的分级变化较大。新增加了哮喘控制水平的分级。哮喘控制水平的分级根据有无(或≤2次/周)日间症状;有无日常活动和运动受限;有无夜间症状或因哮喘发作夜间憋醒;有无需(或≤2次/周)接受缓解药物治疗;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无哮喘急性加重等将哮喘分为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这种分级方法实用、简单,更容易被临床医师掌握,有助于取得更好的哮喘控制。指南中继续使用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主要用于治疗前或初始治疗时严重程度的判断,在临床研究中更有其应用价值。并继续沿用哮喘急性发作严重度分级。

二、关于哮喘的治疗药物

指南将哮喘治疗药物分为长期控制用药和缓解用药。吸入激素仍是长期控制用药中的首选药物。循证医学显示每日吸入100~200mɡ布地奈德或其他等效ICS可使大多数患儿的哮喘得到控制。少数患儿可能需每日400mɡ或更高剂量布地奈德或其他等效ICS才能完全控制哮喘。但大多数5岁以下患儿每日400mɡ布地奈德或其他等效ICS已接近最大治疗效能。另外,吸入激素大于400mɡ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参照2007GINA方案,指南将5岁以下儿童吸入激素的剂量做了较大的调整。取消了不同吸入激素之间的剂量换算,低剂量吸入激素量由原来的100-400μg改为100-200μg,中剂量吸入激素由400μg-800μg改为200-400ug,高剂量吸入激素由大于800μg改为大于400μg,强调了在低龄儿童要注意吸入激素的安全性。

指南提高了白三烯调节剂在哮喘治疗中的地位,可单独应用于轻度持续哮喘的治疗,尤其适用于无法应用或不愿使用ICS、或伴过敏性鼻炎的患儿。白三烯调节剂可部分预防运动诱发性支气管痉挛及病毒诱发性的喘息发作。但指南同时指出单独应用该药的疗效不如吸入糖皮质激素。

ICS与LABA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炎和平喘作用,可获得相当于(或优于)加倍ICS剂量时的疗效,并可增加患儿的依从性、减少较大剂量ICS的不良反应,尤其适用于中重度哮喘患儿的长期治疗。鉴于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考虑,不应单独使用LABA。

在抗过敏药物中,去掉了2003年版常规中的“酮替芬不推荐在儿童中使用”。有关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指南肯定了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可以预防对其他变应原的致敏。提出对于已证明对变应原致敏的哮喘患者,在无法避免接触变应原和药物治疗症状控制不良时,可以考虑针对变应原的特异性免疫治疗。一般不主张多种变应原同时脱敏治疗。5岁以下儿童SLIT的有效性尚未确定。强调应在良好环境控制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考虑对确定变应原致敏的哮喘儿童进行SIT。特别注意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急性全身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和哮喘严重发作。

指南新提出了抗IgE抗体对IgE介导的过敏性哮喘具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价格昂贵,仅适用于血清IgE明显升高、吸入糖皮质激素无法控制的12岁以上重度持续性过敏性哮喘患儿。

三、关于哮喘的治疗方案

指南强调了治疗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症状的控制。以哮喘控制水平为目标的哮喘长期治疗方案可使患者得到更充分的治疗,使大多数哮喘患者达到临床控制。在防治原则中强调了药物治疗要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重视哮喘防治教育、变应原回避、患儿心理问题的处理、生命质量的提高、药物经济学等诸方面在哮喘长期管理中的作用。

长期治疗方案变化较大。指南改变了过去按哮喘病情严重度治疗的方案,强调按哮喘控制情况进行治疗,这样兼顾了哮喘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病人对治疗的反应。指南根据年龄分为5岁及以上的和5岁以下的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长期治疗方案分为5级,从第2级到第5级的治疗方案中都有不同的哮喘控制药物可供选择。对以往未经规范治疗的初诊哮喘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级,选择第2级、第3级或第4级治疗方案。在各级治疗中,每1~3个月审核1次治疗方案,根据病情控制情况适当调整治疗方案。如哮喘控制, 并维持至少3个月,治疗方案可考虑降级,直至确定维持哮喘控制的最小剂量。如部分控制,可考虑升级治疗以达到控制。如未控制,可升级或越级治疗直至达到控制。根据病情按需使用缓解药物。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仍是目前最有效的缓解药物,是所有年龄儿童急性哮喘的首选治疗药物。指南新增加了5岁及以上儿童如果使用含有福莫特罗和布地奈德单一吸入剂进行治疗时,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可作为控制和缓解药物应用。

对于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是ICS,对于大多数病人推荐使用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第2级)作为初始控制治疗。如果低剂量ICS不能控制症状,增加ICS剂量是最佳选择。无法应用或不愿使用ICS、或伴过敏性鼻炎的患儿可选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调任何年龄都不应将LABA作为单药治疗,只能在使用适量ICS时作为联合治疗使用。

关于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根据急性发作的严重程度及对初始治疗措施的反应,在原治疗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对任何危重哮喘患儿应置于良好的医疗环境中,对未作气管插管者,禁用镇静剂。

指南强调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重症哮喘发作的一线药物,早期使用可以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大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儿童哮喘发作的治疗有一定帮助,选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液1mg/次,每6-8小时1次。但病情严重时不能以吸入治疗替代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四、关于哮喘防治教育与管理

指南强调了通过有效的哮喘防治教育与管理,建立医患之间的伙伴关系,是达到哮喘良好控制目标最基本的环节。通过哮喘防治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哮喘的发病机制,对治疗达成共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实现哮喘的自我监测。指南新增加了心理因素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在哮喘防治教育中,除了对患者进行教育外,指南还强调了对医护人员,尤其是专科医生的教育,提高哮喘新知识的普及工作。

在哮喘的管理中,提出以医院专科门诊为基础,建立哮喘之家、哮喘俱乐部、哮喘联谊会等组织,与患者及家属建立伙伴关系,让哮喘患儿及其亲属对哮喘防治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和良好的依从性,坚持治疗。建立哮喘患者档案、制定长期防治计划,定期(1~3月)随访。

参照GINA文件,指南提出了哮喘长期管理的循环模式图,即评估、治疗和监测。评估、治疗和监测哮喘治疗的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大多数患者或家属通过医患共同制定的药物干预策略,能够达到这一目标。患者的初始治疗以患者哮喘的严重度为依据,治疗方案的调整以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为依据,包括准确评估哮喘控制、持续治疗以达到哮喘控制,以及定期监测哮喘控制这样一个持续循环过程。

哮喘控制评估的客观手段是肺功能及PEF的测定。有条件可以每3个月做一次肺功能检测,6岁以上的患者有条件可以每天坚持测PEF,并记录在哮喘日记中。一些经过临床验证的哮喘控制评估工具如C-ACT和ACQ可用于评估哮喘控制水平,作为肺功能的补充,既适用于医生、也适用于患者自我评估哮喘控制,患者可以在就诊前或就诊期间完成哮喘控制水平的自我评估。

相关推荐

小儿支气管哮喘可以推拿吗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可以推拿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主,小儿推拿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的手段,通过推拿相关穴位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也能起到预防哮喘疾病发作的作用。如果是急性发作的支气管哮喘,就不建议进行推拿治疗,建议尽快去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性治疗,病情可得到有效缓解。过敏时诱发支气管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日常要避免儿童接触过敏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饮食上以清淡为主,避免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
语音时长 01:05

2021-04-15

92097次收听

小儿支气管哮喘有哪些危害
小儿支气管哮喘现在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而且逐年上升,这主要是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达的程度,哮喘的发病率在明显的上升,给儿童带来的危害。慢性的气道炎症,是反反复复的发作,而且发作严重时候,甚至出现致死性哮喘,就是猝死。哮喘的危害主要是影响患儿平时日常生活,包括学业、生活的质量都受到影响,另外包括家长身心健康、经济上负担,这都是一定的危害。严重的哮喘对患者来说,是致命的打击,甚至可以导致远期的气道的阻塞,堵塞性的肺功能障碍,甚至发生慢阻肺这些表现,还有生活可能难以去自理。
语音时长 01:15

2020-03-19

61928次收听

小儿支气管哮喘用药后的副作用是什么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有很多,主要是吸入糖皮质激素,有很多副作用。吸收过量的β2受体激动剂,也会引起副作用。一、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用药分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治疗。除吸入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还可用茶碱类药物、抗胆碱能药物、抗过敏药物,吸入糖皮质激素如果用得很久,局部作用,要特别注意鹅口疮霉菌的感染、声音嘶哑,所以患儿吸入后要漱口,把水吐掉。二、药物副作用:吸收β2受体激动剂,会出现手抖颤,甚至心慌副作用。全身用药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容易诱发感染、骨质疏松、离子紊乱、电解质紊乱。茶碱类的药物不作为抗哮喘药物,因为副作用大,而且治疗量和中毒量特别接近。
语音时长 01:17

2020-03-19

59576次收听

小儿支气管如何用药
小儿支气管炎属于下呼吸道的炎症。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和一般治疗。病因治疗: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如果症状不重,可以口服消炎药治疗。如果症状较重,需要应用抗生素输液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容易发展成支气管肺炎。一般治疗:多饮水,休息好,房间通风换气,湿化空气,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多吃鸡肉、鸭肉、鱼肉等优质蛋白,增强患儿的体质;梨、苹果、火龙果、青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都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语音时长 01:28

2020-02-10

53703次收听

小孩支气管哮喘造成发烧吃什么药
如果体温在三十八点五度以内,先不用药物治疗,物理降温就可以;如果体温在三十八点五度以上,可以根据病情选择一些退热类药物,然后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来针对性的用药,病情严重的应采取消炎药物治疗采用糖皮质类药物控制感染,采用抗生素,也可以综合的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小孩支气管哮喘造成发烧,要看它的原因,一般是细菌或者是病毒感染,如果体温在三十八点五度以内,尽量多喝水,以清淡饮食为主,注意保暖,同时用温毛巾敷额头或擦腋窝、洗温水澡等物理降温。如果超过三十八点五度,需要积极治疗,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感冒,儿童支气管哮喘应该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而加重哮喘病情。小儿支气管哮喘虽然目前无法彻底根治,但是可通过规范的治疗,达到临床缓解和控制,患儿也可和正常儿童一样生活、工作、学习。
语音时长 01:50

2020-01-09

59817次收听

02:07
小儿支气管哮喘有什么危害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危害,慢性气道炎症会反反复复发作,严重时会出现致死性哮喘,学业、生活质量会受到影响,成年后的会给工作、生活带来不便,影响家长身心健康,增加经济负担,后期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小儿哮喘的发生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伴有哮鸣,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猝死。引起小儿哮喘的主要原因是过敏性咳喘、咳嗽变异性哮喘等,反复出现的咳嗽会导致呼吸道功能下降,出现哮喘的情况。
02:09
小儿支气管哮喘用药后的副作用
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后会有,鹅口疮霉菌的感染,手抖颤,心慌,诱发感染、骨质疏松等副作用。目前小儿哮喘的长期控制主要选用吸入β2受体激动剂以及糖皮质激素,都是通过呼吸道吸入,局部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减少急性发作次数。第一、急性发作期用药,主要药物是吸入糖皮质激素,配合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副作用会有鹅口疮霉菌的感染、声音嘶哑等。第二、缓解期用药,长期吸入β2受体激动剂会出现手抖颤,甚至心慌副作用。第三、全身用药,副作用很多,主要容易诱发感染、骨质疏松、离子紊乱、电解质紊乱等。因此做好护理会减少副作用的产生,比如吸入后及时漱口吐掉,遵照医嘱定期复查。
02:06
小孩呼吸有喘鸣声是怎么回事
喘鸣音的原因不同,处理也各有不同。有生理性的喘鸣,气管炎引起,异物堵塞等。但只要患儿出现喘息的症状,同时会伴有咳嗽、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精神不振等表现。并且患儿出现喘鸣音影响呼吸、睡眠及饮食,都有必要去医院做进一步的判断,包括判断病因。一、小龄患儿,呼吸功能发育不完善,会出现生理性的喘鸣。二、患儿出现拉风匣的喘鸣声,注意患儿是否患了毛细支气管炎,也称为喘憋性肺炎。三、有支气管哮喘。四、异物堵塞,包括痰栓堵塞、气道狭窄出现堵塞、平滑肌痉挛变窄出现阻塞。因此如果孩子出现不正常呼吸音,要特别提高警惕。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
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可使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以β2受体激动剂为主,另外给予止咳化痰药物、抗组胺药物;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建议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患儿咳嗽、喘息发作频率,肺功能情况,进而判断哮喘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预后如何
小儿支气管哮喘愈后较好,但是治疗周期漫长,若遵医嘱分级治疗,分次用药控制,慢慢降级,大多数儿童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用药后副作用很少,主要靠吸入、雾化类用药方式,而非全身用药,若剂量过大,易引起震颤、心律失常、心悸、烦躁或睡眠质量差等症状。
儿童支气管哮喘怎么用药
儿童支气管哮喘可能是因为过敏因素造成的,需要采取脱敏治疗的方式,此外还需要配合医生用消炎药物、抗生素等,但是需要严格遵医嘱。小孩支气管哮喘,在用药方面也要谨慎,不要盲目的用药,要针对性的治疗,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儿童哮喘怎么治疗
儿童性哮喘,医学上称之为哮喘性支气管炎,也叫做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相对于季节来说,小儿哮喘多发于冬春季。哮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但是大多数哮喘患者开始发病年龄在5岁之前,小儿患者中3岁以前发病的占50%。因此,积极防治小儿时期哮喘对防治成人哮喘有着重要意义。
小儿支气管哮喘如何预防
支气管哮喘需要注意一些,才可以避免小儿支气管哮喘复发,防止出现更严重的情况。要想预防小儿支气管炎,需要先将螨虫杀死,然后适当的改变一下居住环境,注意预防一些呼吸道疾病即可。
01:37
儿童哮喘的原因
儿童支气管哮喘起病可因不同年龄,不同诱因有所不同,婴幼儿哮喘多数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后诱发,起病较缓,而儿童哮喘多由吸入变应原诱发,起病较急。小儿支气管哮喘成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大部分支气管哮喘多与基因遗传有关,或孩子本身是过敏体质,比如对花粉和动物皮毛过敏,亦或对饮食过敏,如鸡蛋、牛奶、芒果等,另外孩子本身曾有过敏病史,如患过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发病主要与气道高反应相关,即外界刺激造成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分泌增加造成气道堵塞,引起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01:37
小儿哮喘能根治吗
小儿支气管哮喘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虽然目前不能做到完全根治,但可通过治疗减少发作期,延长缓解期,从而达到病情的长期缓解。目前采取中西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西药治疗方便而且起效快,中药用药疗效持久,同时通过增加免疫功能,减少发作,提高生活质量,可以达到长期缓解。同时家长有必要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达到哮喘的长期缓解。只要能够合理的规范地长期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够使哮喘症状得到理想的控制,减少复发乃至不发作,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