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大便失禁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19-08-2966800次浏览

大便失禁属于比较罕见的病症,而该病症对于患者的精神以及身体上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大家要从病因下手及早的进行治疗或者是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比较常见的原因有肛门先天性发育、畸形外伤、以及肛管直肠疾病等。

当大家的粪便以及气体不能够随意被自己的身体所控制,不自主的会流出肛门外的时候,那么就意味着大家出现了大便失禁这种病症,实际上大便失禁这种病症还是比较罕见的,不过虽然这种更不会危及到大家的生命,但是给大家身体以及精神上带来的痛苦还是比较大的,那大便失禁是什么原因呢?
  一、肛门先天性发育畸形
  部分人之所以会出现大便失禁的情况,是因为自己的肛门先天性发育畸形所导致的,患者的外括约肌以及持股值长期往往会失去正常神经的支配,所以没有收缩功能,一直处于迟缓的状态,而且因为运动和感觉系统都受到了影响,因此直肠粘膜在分辨充盈的时候往往会缺乏膨胀感,一旦大家的身体出现便意又或者是发动排便动作的话,就比较容易导致自己直肠内的粪便直接排出。
  二、外伤
  当大家受到某些外伤导致自己肛管直肠环受到损伤的时候,也很容易出现大便失禁的状况,因为此时大家的括约肌失去了括约功能,从而出现了大便失禁的现象,除此以外,当大家的肛门被刺伤,割伤,冻伤以及撕裂伤的时候,都很容易出现这些现象。
  三、肛管直肠疾病
  当大家患上某些肛管直肠疾病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出现,大便失禁的情况,比较常见的疾病有直肠癌以及肛管癌等等,因为这些疾病很容易侵犯,并且累积到大家的肛门括约肌,从而导致大家出现肛门松弛的状况,除此以外,当大家长期出现腹泻,又或者是出现直肠脱垂状况的时候,也很容易导致肛门松弛现象的出现,肛门括约肌受到影响,使肛门闭锁不全的时候,就会导致大家出现大便失禁的状况。

相关推荐

老年人大小便失禁用什么药
老年人大小便失禁,具体用药主要根据病因来决定。在临床上引起老年人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由于脑部损伤以及脊髓损伤所引起,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营养脑部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配合进行肛门括约肌的锻炼,缓解大小便失禁。如果是由于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类药物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发的大小便失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进行改善。如果是由于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大小便失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生素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因此具体的用药需要患者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判断后对症使用。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28

68588次收听

把屎把尿真的有危害吗
把屎把尿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危害,如果不是经常这么做,一般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如果说把屎把尿的频率很高,时间很长,甚至都不考虑孩子的排便规律,完全靠自己的预判去做这件事,那么对孩子的健康所产生的危害非常大。
大便失禁挂什么科
大便失禁可选择肛肠科或普外科就诊,若因分娩问题造成可选择妇产科就诊,若是神经系统疾病造成可挂神经内科。
大便失禁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大便失禁,因为排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受自主神经控制,在临床上引起大便失禁的原因主要包括直肠肛管局部的炎症性疾病,或者是因为肛门括约肌受到损伤所引起的症状,一般表现为排便不受自主神经控制。无论何时何地可以大便,大便不自主的通过肛门流出。根据其不同的病因,通常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首先通过饮食基础了解,基础治疗。主要针对肛管炎症性的疾病。通常提倡高纤维素食物,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使大便成形。必要时可以口服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第二,可以进行提肛运动。以促进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得到加强。甚至目前治疗。有学者提出采用电生理的方法治疗,也就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或者采用中医中药的方法,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性,从而治疗肛门失禁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43

2020-03-31

51448次收听

大便失禁治疗方法
大便失禁就是临床所称的肛门失禁。治疗方法应该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来治疗,如果是由于脊髓肿瘤引起的肛门失禁,应治疗脑或脊髓肿瘤。如果是因马尾神经损伤引起的大便失禁,首先需治疗恢复马尾神经功能。如果是由于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引起的大便失禁,可采取手术修复括约肌或者重建括约肌的方法,来恢复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日常可以嘱患者进行提肛锻炼,增强括约肌的功能。对于神经性的肛门失禁者,可采用渐刺激的方法以及传统中医上的针灸疗法。肛门失禁的手术治疗,主要是适用于肛门括约肌的损伤,以及先天性的高位肛门闭锁术后的肛门失禁。在手术当中应该注意把握相应的适应症和相关的准备。
语音时长 01:43

2020-03-20

61068次收听

02:48
出生5天的宝宝一天大便几次正常
出生5天的宝宝在前2-3天内,已经将胎便排完,随着母乳喂养的开始,能够正常排泄新生儿便,正常是黄色糊状便,每天3-5次左右。如果母乳量不够充分,孩子排便次数相对减少一些。混合喂养或纯配方奶喂养的孩子,相对母乳来说,大便次数少一些,大概每天2-3次,也可能更少。只要孩子大便性状正常,便前无哭闹、吃奶没有异常,就属于正常情况。除了观察孩子大便次数,要把重点放在大便性状上。如果孩子的大便颜色异常,比如偏黑、偏深绿色、白便等,这些都属于异常情况,要予以高度重视。总而言之,孩子吃奶状态好,排便时很舒适,无哭闹等异常情况,那么孩子大便次数多或者少,都属于正常情况。
02:56
新生儿大便一天几次正常
新生儿大便要从出生开始计算。他在出生的时候,会排出黄绿色大便,也就是胎便,一般情况是3-4次,时间在出生12小时到24小时。如果24小时后还没有排便,要立即找医生检查,看看是否存在肠道闭锁。新生儿排便要根据喂养方式进行判断,母乳喂养一般孩子排便次数会比较多,在5-7次左右。如果是配方奶,大便次数相对来说比较少,在2-3次。当然,孩子的情况不同,排便次数也不同,有些孩子吃一次母乳排一次便,也有的孩子吃奶粉后1、2天没有排便,在这种情况下,新生儿没有明显哭闹,体重增加也正常,一般情况都很好,也属于正常情况。总之,只要新生儿没有发热、吐奶等异常状况,整体发育良好,每天大便5-7次或十几次都是正常的。
03:01
出生8天的宝宝一天拉几次大便
出生8天的宝宝一天拉几次大便与喂养形式有关。母乳喂养的孩子,一天大便5-7次或更多,基本是正常情况。混合喂养与奶粉、配方奶喂养的孩子,大便次数相对少一些。如果喂养宝宝处于不完全充分状态,母乳不充足,可能出现饥饿性腹泻,若伴随体重下降或不增状态,就会认为是不正常状态。观察孩子大便,比次数更重要的是形态,稀便还是糊便,里面是否有颗粒的脂肪粒,是否出现粘液、脓血便,或者蛋花水样便,这些都是不正常的情况。观察孩子大便情况的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情况,比如每次排便前有没有哭闹、呕吐,吃奶后有没有频繁呕吐,体温是否升高,孩子精神状态有没有异常,是否出现嗜睡等情况。若发生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若孩子各方面都很正常,喂养后排便次数较多也是允许的。
02:53
新生儿第一次大便什么时候
新生儿第一次大便叫胎便,应该在出生8-12小时内排出。胎便形成的原因是,胎儿在妈妈的子宫内吞咽了羊水,或者其他的一些混合物,出生后排出体外。胎便呈黄绿色或黑绿色状态,一天排2-3次比较正常。母乳早期喂养,会促进新生儿肠道蠕动,也会让胎便排出比较快,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也有时候,妈妈喂奶或下奶较晚,新生儿吃的不够,胎便较慢一些,大约在16、18个小时左右排出。如果24小时仍没有排出胎便,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新生儿可能存在肠道畸形的问题,或是肠道闭锁、肛门闭锁,或其他肠道疾病。总之,对于刚出生的新生儿,一定要关注第一次大便情况,有问题必须及时请专业医生进行判定,而不是家长自行处理。
02:47
新生儿黄绿色大便是什么问题
如果在出生3天内属于正常状态,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与母体饮食偏酸、孩子受凉、出现肠道疾病有关。新生儿出生3天内,大便呈黄绿色属于胎便,是正常状态。胎便就是在母体里面吞咽的羊水,或者其他一些物质之后从肠道排出。这个时候,一般都表现的是绿便、深绿色或者是黑绿色的便。如果随着年龄的增加,母乳喂养的增多,表现的是糊状的黄色便。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少量绿色便,跟母体喂养的酸性食物过多,导致大便呈酸性氧化有一定关系,母体调整饮食方式,吃易消化的食物,喂养后,孩子的大便可以得到改善。如果孩子的大便持续呈黄绿色,而且颜色较深,一是孩子可能受凉。肠道受凉后,蠕动情况发生改变,也会出现黄绿色大便。二是,孩子出现黄绿色大便,且伴有哭闹、呕吐、皮肤颜色的改变,可能是肠道或其他疾病引起,必须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产后大便失禁怎么办
产后大便失禁是很多女性朋友都遇到过的情况,这个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心理上的护理,让产妇可以保持平常心,接下来就是及时的就医,有条件的话可以多做盆底肌锻炼,还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
生产后大便失禁怎么办
在女性生孩子以后,身体会发生严重的变化,比如这种大便失禁就是常见的一种产后后遗症。对于这种大便失禁,治疗的方法也是有很多的,比如做肛门部位的肌肉锻炼,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还要及时检查是否有神经损伤。
大便失禁治疗方法
大便失禁的治疗,有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要依据发病原因的不同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比如如果是由于肛门括约肌损伤引发的,那就要用手术的方法来恢复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如果是因为马尾神经损伤所导致的,那就要恢复马尾神经的功能;如果是因为脑肿瘤所造成的,那就要先对脑肿瘤进行治疗。然后,再对大便失禁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