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是什么病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风疹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孕妇感染可能导致胎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1、病因与传播
风疹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病毒侵入呼吸道后,在局部淋巴结增殖后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传染期从出疹前7天持续至出疹后7天,隐性感染者同样具有传染性。
2、典型症状
潜伏期14-21天后出现低热、头痛等前驱症状,1-2天后出现粉红色斑丘疹,从面部开始迅速蔓延至全身。特征性表现为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压痛。成人症状常比儿童更严重,可能伴有关节痛。
3、并发症风险
儿童并发症较少见,成人可能出现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孕妇妊娠早期感染导致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可引起胎儿白内障、心脏病、耳聋等畸形。
4、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需结合典型皮疹和淋巴结肿大表现。实验室确诊需检测血清风疹病毒IgM抗体或咽拭子病毒RNA。需与麻疹、猩红热、幼儿急疹等发热出疹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5、预防与治疗
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是最有效预防措施,我国免疫程序为8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患者应隔离至出疹后7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发热可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瘙痒可用炉甘石洗剂。
风疹患者需保持居室通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水促进代谢。皮疹期避免抓挠,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育龄期女性建议孕前检测风疹抗体,未免疫者应在接种疫苗3个月后再怀孕。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03:56
02:03
01:48
0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