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女性卵巢早衰的原因有哪些

58484次浏览

女性卵巢早衰的原因主要包括环境影响、遗传因素、心理压力过大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几个方面。疾病的发生是缓慢演变的过程,预防卵巢早衰要从根源抓起,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合理饮食积极锻炼,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更有助于女性身心健康。

卵巢早衰会造成女性月经异常,严重的还会出现闭经,可见这种疾病对于女性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如果未满40岁就出现卵巢功能衰退的症状,就要高度警惕卵巢早衰的可能,健康女性也要了解其发生原因,从根源上杜绝这种疾病的发生。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女性卵巢早衰的原因有哪些。
  1、环境因素
  女性卵巢早衰的发生与其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如果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处于不良的生活环境之中,那么卵巢早衰的发生率就会大幅提升,常见不良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二手烟、杀虫剂、装修污染等。
  2、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也是导致卵巢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遗传原因造成的卵巢早衰也是最为普遍的,如果家庭中有直系亲属患有此类疾病,一定要引起重视并做好预防。虽然说遗传因素是导致卵巢早衰发生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意味着百分百发病,日常注重饮食营养,加强身体锻炼,同样可以有效预防卵巢早衰的发生。
  3、心理因素
  卵巢早衰与不良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关系,有很多女性长期受到不良精神刺激或是压力过大而引发卵巢早衰,特别是长期的精神状态不佳,极易引发妇科疾病。要有效预防卵巢早衰,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
  4、不良生活习惯
  睡眠不足、过度节食、药物减肥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影响到女性内分泌正常,这也是很多年轻女性的常态化生活,长期如此会造成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紊乱,生殖器官功能障碍,严重的还会导致卵巢早衰。
  以上是关于女性卵巢早衰发生原因的介绍,了解疾病发生原因可以更好的预防疾病,注重饮食营养,多吃富雌激素的食物,保持健康心态,对于防止卵巢早衰意义重大。

相关推荐

卵巢早衰是否遗传
卵巢早衰让许多40岁不到的女性就提前进入更年期,这让许多患者都在寻找卵巢早衰的原因,卵巢早衰与遗传有关吗?这是很多人想问又不敢问的,因为她们怕知道卵巢早衰会遗传后,给自身及下一代带来莫名的压力,现在就来看看遗传是不是卵
平时怎么护理卵巢
很多的女性因为内分泌失调问题会导致很多的疾病发生,人们需要重视起来,很多的女性都是担心自己会患上卵巢囊肿,治疗卵巢早衰的很多的方法都是可以供人们选择的,生活中应该注意护理问题,女性得了卵巢早衰怎么护理?
专家带你了解卵巢早衰
卵巢功能早衰是指女性曾有自然的月经周期,而在35岁之前出现卵巢萎缩性持续闭经。同时,临床上表现第二性征退缩,出现颜面烘热、心烦、易怒等更年期症状;平时易感冒,血卵泡刺激素水平升高,达40单位以上,相当于绝经后妇女水平;而血雌二醇水平显著低落。
卵巢早衰会不会遗传
部分卵巢早衰有遗传倾向,发病率达4%到30%,但有卵巢早衰家族史,不一定会患病;没有家族遗传史,可能因医源性因素、其他疾病、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会有哪些危害
卵巢主要功能是分泌雌激素,卵巢早衰是卵巢功能走下坡路,会对女性体内激素水平产生影响,诱发闭经、神经功能改变、卵巢萎缩以及早衰等危害。一、闭经;二、出现神经功能改变,如失眠、记忆力减退等;影响皮肤,如就有脱发、关节疼痛等症状发生;三、随着卵巢早衰疾病的进展,时间推移,会出现卵巢萎缩,预示卵巢功能严重衰退,女性提早进入更年期、过早衰老等。卵巢早衰出现后不干预,会对人生命活动产生影响。不仅诱发闭经、皮肤不好、显老等问题,还会引起骨质疏松、影响工作能力。
语音时长 01:53

2020-06-01

58656次收听

卵巢早衰症状
卵巢早衰在临床上是非常复杂,而且非常棘手的疾病。有些病人可能会有临床症状的表现,但是有些人也没有很典型的症状。比较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月经周期的缩短。因为卵巢早衰常伴有排卵的异常,也就是卵巢内卵子的储备数量已经非常少了,这时候病人就会出现不规则的排卵,甚至不排卵,就无法完成或者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因此病人会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的状态,有些人可能二十天左右就会来月经。高龄的女性,尤其是超过三十五周岁,同时出现了月经周期明显的缩短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来就医。如果合并有不孕症,同时有生育要求,更要及早的来挽救卵巢里面剩余不多的卵子。患者在医生的帮助下,还有可能利用自己的卵子来获得生育。
语音时长 01:19

2020-03-10

52501次收听

卵巢早衰可以治好吗
卵巢早衰是指在40岁以前出现闭经情况。在临床上很多女性比较担心出现了这种情况是不是衰老了。有的病人是月经周期紊乱,或索性闭经、绝经。在临床上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医生为了进一步的明确诊断,单纯靠症状是不能够来确诊的,要辅助血的检查。如果出现雌激素水平下降,以及FSH的升高,这个值大于40,才可以诊断为卵巢早衰。对这一部分女性在临床上是可以进行治疗。女性月经量、雌激素水平过低,可通过激素替代治疗来补充体内不足的雌激素,来改善卵巢早衰症状。闭经后,也可进行人工周期治疗,可恢复月经。因为卵巢早衰出现更年期症状,也可通过药物或中药进行调理来改善这种情况。
语音时长 01:49

2020-02-27

52274次收听

03:02
卵巢萎缩是什么原因
卵巢萎缩是指卵巢功能下降或卵巢早衰,原因要从多方面考虑。遗传因素跟基因相关,比如特纳综合症等。物理因素,比如做手术,切除卵巢,或者严重感染到卵巢,有血液疾病的小孩,化疗之后进行骨髓移植等。免疫性因素,比如自身免疫性卵巢抗体,导致卵巢早衰。其它原因。卵巢萎缩的定义是卵巢功能下降或卵巢早衰。35岁以后,生理周期出现,身体卵巢功能下降。到了40岁-50岁进入围绝经期,卵巢功能下降厉害,接近绝经。到50岁以后基本自然绝经,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
03:11
卵巢萎缩如何治疗
卵巢萎缩指40岁以前出现卵巢功能丧失称为卵巢早衰,可采取激素替代的方法,帮患者维持月经周期,维持身体正常的卵巢功能。比如要用激素替代雌激素、前半周期雌激素、后半周期加上孕激素的治疗方法。卵巢早衰,雌激素下降,雌激素保驾护航避免产生骨质疏松、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补充雌激素之后就会变好。为了预防患者远期的并发症,建议用激素替代;如果已经没有子宫,单用雌激素就可以治疗。如果有子宫,用雌激素加孕激素的序贯治疗。如果到50岁,还想再来维持这个功能,只要加激素替代就可以,不需要来月经,只需要维持激素水平。所以卵巢早衰的治疗,不能够帮助恢复卵巢功能,但是可以用药物治疗维持正常的体内激素水平。
03:14
卵巢萎缩的危害
卵巢萎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状态,如果在40岁之前出现了卵巢萎缩,也就是卵巢丧失的功能,叫卵巢早衰。它的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心理产生影响,比如孩子经过了化疗或者经过手术丧失卵巢功能,没有第二性征子宫发育,对患者产生很大的影响,其次对心脑血管、骨质疏松等产生负面影响;卵巢功能下降之后,阴道局部黏膜变薄,身体器官也会产生影响,黏膜局部变薄之后,尿道黏膜也会变薄,容易受到外源性细菌感染,导致阴道炎、盆腔感染等。50岁左右开始进入卵巢萎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但是产生卵巢萎缩之后,比如绝经臭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容易产生心脑血管疾病。总体来说,卵巢萎缩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可以采取方法去治疗。
02:54
卵巢萎缩还能恢复吗
用药等方法,一般是不能帮助恢复卵巢的正常功能。年轻患者因为某种原因需要切除卵巢,可以预先留下一部分卵巢组织放到冻存库里,完成治疗之后,再把冻存的卵巢移植到体内,就可以恢复正常卵巢分泌激素的功能。除了不进行卵巢移植外,进行卵巢功能恢复的药物都是无效的,但是可以采取激素替代的方法,使体内维持正常的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水平。丧失卵巢功能,除了卵巢移植,没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恢复卵巢功能,所以一定要尽量避免引起卵巢功能丧失的日常习惯以及感染操作等。
02:08
卵巢早衰的症状
卵巢早衰可能会有临床症状的表现,也可能没有很典型的症状。其中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临床症状就是月经周期的缩短。卵巢早衰常伴有排卵的异常,即卵巢内卵子的储备数量已经非常少了。这时病人会出现不规则的排卵甚至不排卵,无法完成或者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超过三十五周岁的女性如果有卵巢早衰的症状,一定要及时来就医。如果合并有不孕症,同时有生育要求,更要及早的来挽救卵巢里面剩余不多的卵子,然后可以在医生的帮助下,利用自己的卵子生育。
卵巢早衰要查什么项目
对于女性来说卵巢早衰是指卵巢功能衰竭从而引起40岁之前闭经的现象,因此出现这种情况,就要进行一些列的检查,找到引起早衰的原因,比如B超监测、内分泌激素判定等,正确检查后可对症下药治疗,从而缓解卵巢早衰现象,或者可以通过饮食以及中医的方法进行调理。
卵巢早衰是什么
卵巢早衰是指卵巢过早的功能衰竭,女性40岁以后出现闭经,伴有低雌激素血症、性功能减低等身体的不适反应。现在世界公认的卵巢早衰的诊断标准有三条。第一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下;第二是指闭经超过六个月;第三是指血中促卵泡生成素FSH连续两次检测大于40,分别在两个月经周期检测,两个月以上出现FSH的异常诊断为卵巢早衰。
语音时长 01:25

2018-11-28

58815次收听

卵巢早衰对身体有没有危害
卵巢早衰是女性早绝经的一个情况,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有重大的影响。卵巢早衰会出现过早的生育功能丧失,同时会有低雌激素血症的症状,如潮热、情绪烦躁或性功能减退,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女性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对女性造成很大的负担,有时还会伴有焦虑、抑郁甚至一些精神情绪疾病的发生。卵巢早衰近年来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低雌激素血症会引起女性的其他疾病,包括骨质疏松或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卵巢早衰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语音时长 01:40

2018-11-28

51541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