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藿香正气胶囊怎么样

64939次浏览

藿香正气胶囊是生活中常用药物,尤其是在夏天,可谓是很多家庭必备药物之一了。多数人除了知道藿香正气胶囊属于中成药物之外,对于其他的相关作用与功能了解的很少。藿香正气胶囊,其主要成分是多味中草药,具有解表化湿、健脾养胃的作用,还对于中暑所致的不适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说到藿香正气胶囊,相信了解的人比较多,这种药物是很多家庭的必备药物之一,适用比较的广泛,尤其是在夏天更是如此。很多人只了解此种要药物具有防暑、解暑的作用这种效果之外,其他的功效与作用并不是特别的了解或者是了解的不够多。那么,藿香正气胶囊怎么样呢?
  一、解表化湿
  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很多人都我在空调室内,而如果空调温度过低与外界温差过大,在忽冷忽热的状态下,很容易出现感冒,而藿香正气胶囊中含有陈皮、此中等多味中草药具有解表化湿的作用,所以在患病期间可以服用藿香正气胶囊,缓解感冒所致的头痛,头晕,咳嗽等多种不适症状。
  二、健脾和胃
  藿香正气胶囊也可以用于改善食欲不振或者暴饮暴食所致的食物不消化、胃胀、胃痛等症状,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只有1~2天可见明显的效果,但是在服药期间确定不可同时服用其他具有自主性的中成药,如果服用三天后症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或者是出现呕吐、腹泻等其他不适症状,要立即停药,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三、解暑
  藿香正气胶囊还具有解暑的作用,如果在炎热的夏天出现头晕头痛,甚至恶心呕吐等中暑的表现症状也可以通过服用这种药物改善不是症状。另外,如果平时有晕车、晕船的情况可以将藿香正气胶囊打开取出颗粒,关于肚脐周围有助于减轻晕车、晕船等所致的一些症状表现。
  藿香正气胶囊虽然功效和作用很好,但是对于有些患者,比如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或者是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服用时需要特别的注意,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相关推荐

参苓健脾胃颗粒为什么要按疗程服用
脾胃功能一旦受损,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需要长期调理一段时间,所以参苓健脾胃颗粒需要按疗程长期服用一段时间,效果才更好、更稳定,而且参苓健脾胃颗粒组方温润、药食同源,适合长期服用。参苓健脾胃颗粒是从中国传统补脾健胃的经典药方“参苓白术散”弃粗取精、加减研发而成的中成药,主要成分是北沙参、茯苓、白术、山药、扁豆、莲子、砂仁、陈皮、薏苡仁、甘草,它既保留了原方补脾健胃、化湿止泻的功效,又加强了补气和滋阴的作用,能帮助脾胃虚弱的患者调理脾胃,恢复脾胃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语音时长 01:10

2021-11-10

43761次收听

肉苁蓉是可以泡水喝吗
肉苁蓉是可以泡水喝的,肉苁蓉是临床上经常食用的一个药物,是具有温阳补肾的作用。临床上对于肾阳不足引起来一些身体的不适状态,用肉苁蓉煮水或者泡水喝,都是可以的。肾阳不足有一些因素,像长期吃一些冰镇的东西,造成脾阳不足,这时候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慢慢形成肾阳不足的情况。另外,如果过用一些寒凉的药物,时间太久也可能造成肾阳不足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先天的禀赋不足,先天的条件稍微差一点,这种因素造成肾阳不足,就出现了患者的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腰酸、腰痛,尤其是活动、劳累以后,腰酸、腰痛更加明显,同时会伴有大便的不成形,便溏,一天数次不等或者是出现像肢体发凉、关节疼痛,另外男性的生殖功能的下降,阳痿、早泄等。肾阳不足、肾阳虚的状况,这种状况一定时间比较久,时间很长,以年为单位,数年或者10年以上,这种肾阳虚的情况就可以用肉苁蓉,来泡水喝和煮水喝,温肾壮阳的治疗目的。除了温肾壮阳以外,肉苁蓉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因此对一些虚寒性的便秘,肉苁蓉也是可以泡水喝的。
语音时长 02:03

2021-07-09

110240次收听

三七粉可以用开水冲服吗
冲泡三七粉时,尽量不要选择用开水冲服,水温度过高会影响三七的药效,建议用温开水冲泡。在饮用三七粉时,需严格控制药物剂量,不要过量饮用。另外三七粉储存时,需要密封保存,为避免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建议肠胃不适者在饭后饮用,处于月经期和孕期的女性需禁止饮用。
大青叶片功效与作用
大叶青是生活中常见的一味中药,这样的中药具有清热解毒还有凉血消斑的功效,主要的作用就是治疗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和咽喉肿痛,还有热毒性的疾病和流行性的疾病引起的丹毒、热毒的发斑、口舌生疮、疮痈肿毒等。
大青叶功效与作用
大青叶有着清热凉血、解毒解热、治疗流行性感冒、急性肠胃炎、急性肺炎等功效,还能够与其他药材相配制用以预防乙脑、治疗腮腺炎、风疹、口舌生疮等疾病。但是由于大青叶性偏寒凉,所以虚寒体质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咳嗽吃藿香正气液好吗
咳嗽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对于患有咳嗽的患者来说,是不建议喝藿香液的,这种药物对治疗咳嗽的效果不是很好,建议患者及时的就医,并对症用药,除了正常的治疗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休息,注意保暖不要着风受凉。
02:26
参苓白术丸的功效与作用
补脾胃、益肺气、止泻、去湿。参苓白术丸有补脾胃、益肺气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第一,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的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服用参苓白术丸可以起到止泻、去湿、补益肠胃的作用。通过调节胃肠道的运动,从而使腹泻病人的腹泻次数和量大大的减少。第二,就是治疗咳嗽、喘以及慢性痰多的患者,临床上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者间质性纤维化,这类病人由于脾虚生了大量的痰阻塞肺气运行,从而出现胸闷气短、咳嗽的情况,参苓白术丸可以治疗这类病人的咳喘的症状。第三,参苓白术丸可以改善代谢,治疗患者的慢性肾衰,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的病人,可以用参苓白术丸调节肝肾功能改善免疫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耳鸣静效果怎么样
耳鸣静的效果很不错,使用后耳朵清爽,无沉闷感。耳鸣静有很多的好处,可以活血通窍,平衡电位,营养耳蜗,养脑安神等等,但是要注意不能自己胡乱的吃药,一定要在进行全面的检查后,才可以用药,另外还要注意生活中也要做好护理,来促进身体的尽快恢复。
02:07
蒲公英的作用与功效
蒲公英的作用与功效,具有清热解毒作用。蒲公英,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草药,生长在田间地头儿,毫不起眼,但作用很广泛,功效还很显著。临床上,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像火热毒邪引起咽喉肿痛,淋巴结肿大,眼目红肿,乳房红肿热痛,小便热,疼,涩,排尿不畅等症状,都可以用蒲公英,或配合其他清热解毒的药物来治疗,比如蒲公英配地丁,银花,天葵等药物,效果十分迅速。
02:59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具体补气实表、补气升陷、补气生血的功效。黄芪是临床上常用的补气药物,在补气固表方面,比如虚人外感,就是体弱的人,出现发热、怕冷、汗出等症状,可以用黄芪配伍白术与防风,组成玉屏风散,见效十分迅速。在补气升陷方面,比较常见下陷病症,如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眼睑下垂等,是由中气不固、下陷而造成。黄芪可以补气升陷,比如补中益气汤中补气的就有黄芪,补气生血。如果出现失血的现象,可用黄芪配当归,叫补血汤,可快速生血,疗效突出。在食疗方面,黄芪可熬汤,也可以和小鸡儿,老母鸡等食材,共同加工,可以起到补气的功效。
牡蛎功效
养血、补血、滋阴、解丹毒、止渴、潜阳、止汗、化痰、软坚。牡蛎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在食用的时候,大量的贝壳作为垃圾丢弃。实际上牡蛎贝壳中含有90%以上的碳酸钙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应用于诸多的领域,如医药、食品保健及制作各种添加剂等。牡蛎肉还有养血、补血、滋阴之功效。牡砺治虚弱、解丹毒、止渴等药用价值。我国最早的药用专著《神农本草经》始载牡蛎等贝类,具有潜阳、止汗、化痰、软坚的功效。主治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等。
语音时长 01:35

2019-10-14

51970次收听

鱼腥草能长期泡水喝吗
鱼腥草是不适宜长期的泡水喝,鱼腥草是具有抗菌、抗病毒、清热解毒、健胃消食等作用的草药。对于习惯养生的人而言,平时用鱼腥草泡水喝,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鱼腥草性寒,是不适宜长期喝的。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还可以利尿除湿,另外鱼腥草还有健胃消食的功效。一般来说,鱼腥草对大部分人都是适宜服用的,但是也是有一小部分人不适宜服用,例如一些体质虚寒的人,无红肿热痛者,都是不适宜服用的,这些我们是需要注意的。
语音时长 01:33

2019-10-14

69399次收听

02:08
吃元胡止痛片会上火吗
吃元胡止痛片不会上火。元胡止痛片里面的成分主要是元胡和白芷两味中药,元胡的作用是行气活血、理气止痛,它性味辛、温;白芷可以祛湿行气、燥湿止痛、驱散寒邪,有一些解表的作用,也性温。元胡止痛片主要的功用是治疗胃痛、胁痛、头痛、月经痛,能够活血、理气、止痛。虽然这两味中药都是辛、温的性味,但是长期吃应该也不会造成上火的表现,因为中医说,气有余便是火,这两味中药都没有补气的作用,所以这药应该不会上火,但是如果空腹吃,可能对胃肠有一定刺激,所以建议不要长期服用,应该放到餐后吃比较好。
肉苁蓉的功效和效用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肉苁蓉的主要功效是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它是来源于《神农本草经》的药,早在东汉时期就作为药用,而且是列为上品,属于多服、久服不伤人的药。肉苁蓉要注意的是,它因为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所以一些脾虚便溏的患者不宜食用。其次,它药性偏温补,所以阴虚火旺的患者也不宜服用。还有像感冒期间也尽量的不要服用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曾经评价它,补而不峻,有补益的作用,但是药性又不峻裂,所以有苁蓉的称号。现在的肉苁蓉分两种,药典收载的分两个品种,第一个就是肉苁蓉,第二个就是管花肉苁蓉,这两个药的外形不一样,来源也不一样,功效略微有一点点差别。
语音时长 01:16

2019-08-26

77224次收听

01:55
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
薏苡仁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湿、除痹、缓和拘急、清热、排脓。可治疗水肿、湿痹所致的疼痛、麻木、肺痈、肺热、咳吐脓血、肠痈。薏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三经。薏仁可以利水渗湿,多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所致的水肿,多与茯苓、白术、黄芪等同用;薏仁还可以健脾止泻,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所致的泄泻,与人参、茯苓、白术组成参苓白术散;薏仁还可以除湿、除痹、缓和拘急,多用于湿痹所致的疼痛、麻木等,与独活、防风、苍术同用,如薏仁汤;薏仁还可以清热、排脓,多用于治疗肺痈、肺热、咳吐脓血,与苇茎、冬瓜、冬瓜仁、桃仁等组成苇茎汤;可治肠痈,与附子、败酱草、丹皮等同用,如薏苡附子败酱散。生薏仁清热利湿作用较强;炒用的薏仁健脾止泻的功效比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