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孕妇产后晚期出血原因

58344次浏览

孕妇产后晚期出血可能由胎盘残留、子宫复旧不良、感染、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等原因引起。产后晚期出血通常发生在分娩24小时后至产后6周内,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针对性处理。

1、胎盘残留

胎盘残留是产后晚期出血的常见原因,部分胎盘组织或胎膜未完全排出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持续出血。患者可能伴有下腹隐痛、恶露量多且有异味。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必要时行清宫术清除残留组织,术后可遵医嘱使用缩宫素注射液或益母草颗粒促进子宫收缩。

2、子宫复旧不良

子宫复旧不良指产后子宫未能恢复正常大小,多因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或产程延长导致肌纤维收缩乏力。表现为恶露持续时间长、色暗红伴血块,可伴随下腹坠胀感。建议按摩子宫并遵医嘱使用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或五加生化胶囊,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改善血液循环。

3、感染

产褥感染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蜕膜组织坏死脱落而出血。常见于胎膜早破、产程中多次阴道检查者,伴有发热、腹痛及脓性恶露。需进行血常规及分泌物培养,确诊后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或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同时口服妇科千金片辅助治疗。

4、凝血功能障碍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重度子痫前期等疾病可能引发凝血异常,表现为广泛渗血且常规止血措施无效。需立即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配合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同时监测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

5、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可形成假性动脉瘤或裂开,常突发大量鲜红色出血。多见于切口感染、缝合技术不当等情况,需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或二次缝合,术后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预防感染,联合茜芷胶囊促进组织修复。

产后晚期出血期间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增加出血风险。保持会阴清洁,每2-4小时更换卫生垫并观察出血量。饮食宜选择高铁食物如猪肝、菠菜,搭配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避免辛辣刺激。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须立即就医。产后42天需返院复查超声评估子宫恢复情况。

相关推荐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女性在分娩24小时后,发生的子宫大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最为常见,有的可能会延迟到产后两个月发病。而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特别多,对于顺产分娩的女性,要考虑是由于胎盘胎膜组织残留。粘附在宫腔内,从而在宫腔内发生变性坏死机化,这时就可能会形成胎盘息肉,当坏死组织脱落时,就可能会引起大出血表现。主要表现为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而且在反复出血后,会有突然的大量出血,这时检查彩超会发现宫腔内有明显的残留组织。再次还要考虑是蜕膜残留,从而随恶露排出,也会引起产后出血表现。有的女性还可能是由于子宫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所以就可能会导致附着面局部的出血,而引起产后出血,这时检查彩超会发现子宫宫腔体积比较大,同时还比较软。还有的女性则要考虑是子宫内膜炎症,影响子宫的复旧和收缩,从而也会导致产后子宫出血。如果是行剖腹产终止妊娠的女性,常常要考虑是由于子宫切口裂开而导致的大出血,可能是由于横切口选择过低或者过高导致,还可能是因为缝合技术不当,甚至是切口感染引起。
语音时长 01:58

2019-11-22

53025次收听

引起晚期产后出血原因
产后晚期出血是指女性在分娩之后超过24小时引导含有少量的出血情况,一般产后晚期出血量在500毫升以上属于正常的现象,如果出血量过大,就需要及时的到医院查明病因针对性治疗。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不仅可产妇精神过度紧张、选择剖宫产手术有关之外。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也是其常见的诱发病因。
晚期产后出血是怎么回事
晚期产后出血是表示产妇在生产以后的二十四小时后所出现的大出血。产妇阴道会有大量血液流出,并感到下腹胀痛。造成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胎膜等物质在子宫中残留。
产后晚期出血的原因
女性在生产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任何意外,其中产后晚期出血就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产后晚期出血的发病原因有很多,不仅与产妇自身精神过于紧张有关系之外,胎盘植入也会造成产后大出血,另外,剖宫产术以及产道裂伤也是引发产后出现最为常见的诱因,需要特别的注意。
晚期产后出血怎么治疗
晚期产后出血是极其严重的病症,甚至可能会导致产妇丢掉性命,所以对于该病必须要及早的治疗。而目前治疗该病症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一般疗法、药物疗法、子宫切除术以及子宫内腹位术等。不同的治疗方法所针对的病因以及出血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产妇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如何预防晚期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之所以发生有很多不同原因,要想减少危害出现,本身就应该注重于预防,首先去采取正确位置预防感染出现,当然也应该合理安排饮食,适当性的做些柔和的运动,另外,一定要及时的拔除导尿管,不要停留过长的时间,以免增加感染,诱发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