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咽炎危害性大吗

发布时间:2020-11-2063706次浏览

慢性咽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通常危害是比较大的,可能会对进食、休息等造成影响,还可能会引起肺炎的情况。

1.影响进食:慢性咽炎是咽部出现的慢性炎症,一般会出现咽喉肿痛的情况,会对正常饮食造成一定影响。

2.影响休息:慢性咽炎会出现咽痒的症状,还可能会引起阵阵刺激性咳嗽,或由于咽部黏膜增厚,影响呼吸通畅,进而导致睡眠时经常打鼾,睡眠质量下降。

3.肺炎:慢性咽炎会出现咳嗽的症状,长期咳嗽可能会刺激肺部,导致肺部出现炎症的情况。

除以上常见影响外,还可能有其他危害,比如肺功能下降,患者症状严重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相关推荐

慢性咽炎症会不会引起慢性咳嗽
慢性咽炎会引起慢性咳嗽,慢性咽炎主要是由于咽部的黏膜下的组织在细菌、病毒以及物理因素的刺激下产生的炎症,这种情况引起咽部的不适感、疼痛、咳嗽以及咽干和咳痰等症状。由于咽部的黏膜在炎症侵袭下逐渐变薄,黏膜下的腺体增生,就会引起分泌物增加,附着在咽后壁上,此时就会引起咳嗽反射,时间长久以后就会出现慢性的咳嗽。还有一种原因是由于炎症刺激以后黏膜变薄,黏膜下的神经末梢就很容易受到刺激,引起刺激性的呛咳。所以慢性咳嗽是慢性咽炎的典型症状之一,慢性咽炎还可以有其他的一些症状,包括异物感、进食障碍以及咽不净等症状。慢性咽炎的治疗主要是漱口、含化片以及雾化吸入,这样可以减轻咳嗽症状的产生。
语音时长 01:29

2021-07-09

82801次收听

慢性咽炎能治愈吗
慢性咽炎不可能被彻底的治愈,慢性咽炎属于一种慢性的疾病,而且最主要的诱因就是外界因素的刺激,这种疾病属于上呼吸道炎症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咽部粘膜以及淋巴组织出现了慢性炎症所导致的,和平时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有比较直接的关系。而且在随着天气剧烈变化时慢性咽炎引起的症状也会逐渐的加重。所以慢性咽炎不能够完全的治好,但在出现这种疾病时,也要及时的使用药物治疗,同时也要配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才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在治疗期间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语音时长 01:15

2021-04-20

68635次收听

02:07
哪些人容易得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病因较多,如患者抵抗力比较低下、职业因素经常需要用嗓、所处工作环境粉尘严重以及有抽烟喝酒习惯的病人都容易得慢性咽炎。慢性咽炎患者多数是急性咽炎迁延不愈导致的,如果急性咽炎同时伴有贫血、糖尿病或是肿瘤,患者本身抵抗力差,容易迁延不愈形成慢性咽炎。牙龈不好、扁桃体经常发炎或有鼻窦炎甚至胃酸反流,也容易导致慢性咽炎。老师、导游这些职业需要每天长时间用嗓。反复长时间刺激咽部黏膜,会导致咽部黏膜的慢性充血。另外生活习惯不好、天气干燥、过食辛辣刺激、经常抽烟,也容易刺激咽部黏膜反复充血,导致慢性咽炎。
浅谈慢性咽炎的知识
慢性咽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污染,现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慢性咽炎是一种咽喉部的疾病,属于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种,是一种病程长,且症状顽固的疾病,是比较难以治愈的,所以我们大家要有足够的重视,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浅谈慢性咽炎的相关知识。
慢性咽炎疾病的概述
慢性咽炎是一种呼吸道慢性炎症,通常慢性咽炎的发生还会引起其他一些疾病的发生,所以大家对这类疾病要有很大的重视,否则这会给我们的健康造成巨大破坏,下面就为大家讲解一些关于慢性咽炎概况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慢性咽炎的检查方法大概都有哪些
慢性咽炎可以先去做体征检查,这种检查就是通过直接观察看看喉咙是否有黏膜出血。然后可以做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和痰液培养,这两种检查能够确定慢性咽炎的病因。如果有吞咽困难的症状,那么还可以做影像学检查,建议做食道CT检查。
慢性咽炎和慢性扁桃体炎的区别
慢性咽炎和慢性扁桃体炎是两种常见的疾病,二者有发病原因不同、发病部位不同、症状不同等区别。
慢性咽炎会导致什么后果
慢性咽炎会导致什么后果呢?慢性咽炎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陌生的疾病,这种疾病是咽喉炎的一种分类,而慢性咽炎的发病原因极其复杂,危害性也是不可估计的,因此对于这样的一种疾病我们需要引起重视,那么,患了慢性咽炎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慢性咽炎与急性咽炎的区别
急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的急性炎症,多由病毒、细菌感染所致,粉尘、烟雾、有害气体及过敏原刺激等,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程较长,多见于成年人。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鼻腔、鼻窦及呼吸道慢性炎症刺激;过度烟酒;全身性疾病,如贫血、消化不良、食道反流、内分泌系统疾病、维生素缺乏及免疫功能低下等;急性咽炎一般起病较急,会出现咽部干燥、灼热感、咽痛等不适症状,有时伴有头痛、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慢性咽炎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可引起咽部异物感、咽痒、咽喉干燥、烧灼感、刺激性咳嗽,有时可有咽喉微痛等,可使用清咽利喉的中成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36

2020-02-11

59196次收听

慢性咽炎和慢性扁桃体炎的区别
慢性咽炎病因和症状与慢性扁桃体炎都存在很大的区别。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慢性炎症,多数是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引起,临近器官慢性炎症、分泌物刺激及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生活环境、有害气体等也可引起本病。另外,全身性疾病如,贫血、食道反流、免疫功能低下等也可引发。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常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咽部堵塞感、咽部干燥、咽痒蚁行感、咽部灼热感等,有时伴刺激性咳嗽,易恶心,患者喜欢做“吭”“喀”等清嗓子动作。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细菌、病毒感染而引起,主要致病菌是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发病机制不明确,近年来认为与自身变态反应有关。患者平时自觉症状少,可有咽干、痒、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不适。
语音时长 01:31

2020-02-11

57239次收听

02:20
慢性咽炎吃什么好得快
慢性咽炎如果想好得快,首先要明确病因,去除病因,用抗过敏的药物,提高自己的抵抗力。慢性咽炎常见的病因主要有急性咽炎的反复发作,慢性鼻炎,鼻窦炎时鼻腔的分泌物滴流到咽部后,引起咽部的慢性炎症,过敏以及胃食道的反流。明确病因之后来去除病因。1、食道反流,一定要用控制胃酸分泌和控制反流的一些药物,促进胃肠道的蠕动。2、如果是过敏的病人,最好查一下过敏原,使患者远离过敏原,这样可以起到倍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如果说远离过敏原效果不好的时候,也可以在合并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3、对于急性咽炎反复发作的患者就要提高自己的抵抗力,增加维生素和适量蛋白质的摄入,减少急性发作的情况。
03:07
慢性咽喉炎吃什么药
慢性咽喉炎分为慢性咽炎和慢性喉炎。两者本身症状不同,选用的治疗药物也不同。慢性咽炎根据症状可以选用一些滋阴清热或补气药物治疗。慢性喉炎根据声带的水肿情况,常用一些中成药缓解,常见的有黄氏响声丸、开音胶囊、清音丸等。慢性咽炎的症状涵盖种类较多,比如反复的咽痛,或者咽喉部灼热感,咽干、咳嗽、咽部异物感、少量的粘痰、咽部不清爽等。慢性喉炎主要以声带慢性充血、肿胀为主要特点,症状主要是声音嘶哑,可以伴有咽干、发音无力、发音嘶哑或发音困难等症状。除药物治疗外,慢性咽炎或慢性喉炎还可以采用中药或西药雾化治疗,缓解症状。同时,平时也要注意多喝水,用一些代茶饮或减少说话,缓解发病。
03:00
慢性咽喉炎发作怎么办
慢性咽喉炎是慢性咽炎和慢性喉炎两种疾病,发作时会出现咽部灼热感、咽干、咽痛、喜欢清嗓子,或者咽喉粘腻、有痰或异物感等。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根据咽部症状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慢性咽炎并非感染性疾病,所以不以抗生素为主要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效果更好。通常采用中成药或中药代茶饮,或者雾化吸入,缓解症状。慢性咽炎的症状可能是单一出现,也可能是多种症状同时出现,需要中医给予合理的辩证,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如果都用清热解毒药物,对于气虚型或者肝郁型或粘痰型的慢性咽炎,效果都不理想,反而会引起咳嗽的症状。而慢性喉炎的发作,具体要看慢性喉炎的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03:20
慢性咽喉炎应该注意哪些
慢性咽喉炎分为慢性咽炎和慢性喉炎。慢性咽炎会出现咽部反复疼痛,咽干痛或灼热感,咽部异物感,咽部粘液较多,喜欢清嗓子;慢性喉炎会出现声音嘶哑或者发音困难甚至失声的情况。出现这些症状,无法自行诊断和治疗,必须要医院进行检查,根据咽部和喉部的情况,明确是慢性咽炎或慢性喉炎。如果咽部或喉部没有任何变化,也可能是咽异感症,西医叫神经官能症,中医叫梅氦气,需要医生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出现慢性咽炎或慢性喉炎症状,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能吃太咸、太甜、寒凉,禁食葱姜蒜等辛辣刺激和过敏性食物,避免刺激咽喉部黏膜引起症状加重。同时,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免疫力。
慢性咽炎会不会传染
首先我们要明确慢性咽炎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但由于慢性咽炎的发生,通常和以下因素有密切关系,比如说受污染,或者不清洁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影响,那么不良的饮食习惯,尤其是爱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油炸食物等等,包括吸烟,尤其是二手烟,三手烟也包括在内,等等,这些不良刺激有密切关系。因此慢性咽炎通常有家庭聚集的倾向,也就是跟环境,生活习惯,吸烟等等有密切关系。虽然慢性咽炎不是传染病,但在慢性咽炎急性发作的时候,也就是说咽喉疼痛症状比较明显,或者是平时的症状明显加重,这个时候我们判断为是急性发作,我们仍然需要戴口罩防护,尤其不要面对面,无防护的情况下,打喷嚏,咳嗽等等,这样细菌,或病毒就会通过,喷嚏,咳嗽产生的飞沫,来进行传递给对方,如果恰巧这个时候对方身体抵抗力不好,那么接触了这些个细菌和病毒,就很容易让对方也患上急性咽炎!也就是说,慢性咽炎虽然不是传染病,但密切接触会引起交叉感染,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最好还是要采取一些戴口罩,等防护措施比较好,尤其要尽量避免密切接触,包括平时的饮食,最好也采取一些相应的隔离措施,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对对方造成交叉感染!
语音时长 01:41

2019-11-07

52196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