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缺铁性贫血怎么检查
儿童缺铁性贫血可通过血常规检查、血清铁蛋白检测、血清铁检查、总铁结合力测定、骨髓穿刺检查等方式诊断。儿童缺铁性贫血通常由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加、慢性失血、先天储备不足等原因引起。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基础方法,通过检测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等指标判断贫血程度。缺铁性贫血患儿血红蛋白通常低于正常值,红细胞体积偏小且色素含量低。检查前无须空腹,采指尖血或静脉血均可完成。
2、血清铁蛋白检测
血清铁蛋白能准确反映体内铁储备情况,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特异性指标。儿童缺铁时铁蛋白水平明显下降,早于血红蛋白降低出现。检测需采集静脉血,建议空腹8小时后进行以提高准确性。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因先天铁储备不足更需定期监测。
3、血清铁检查
血清铁检测可直接测定血液中铁离子含量,缺铁性贫血患儿血清铁水平显著降低。该检查需避免溶血干扰,采血后需尽快送检。若同时存在感染或炎症性疾病,血清铁可能假性升高,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4、总铁结合力测定
总铁结合力反映转铁蛋白结合铁的能力,缺铁时未结合铁的转铁蛋白增多,导致总铁结合力升高。该指标与血清铁联合计算转铁蛋白饱和度,对鉴别缺铁性贫血与其他贫血类型有重要价值。检查需采集静脉血,建议与血清铁同步检测。
5、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穿刺能直接观察骨髓造血功能和铁储备情况,可见骨髓幼红细胞增生伴胞浆发育迟滞,铁染色显示细胞内外铁减少。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确诊时采用,需严格消毒并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曲线,合理安排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蛋黄等,维生素C有助于铁吸收可搭配食用。避免过量饮用牛奶影响铁吸收,烹调使用铁锅可增加膳食铁含量。若确诊缺铁性贫血,需严格遵医嘱补充铁剂,治疗期间每2-4周复查血常规,直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补铁2-3个月以补充储存铁。日常注意观察儿童有无面色苍白、乏力、异食癖等表现,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