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怎么查
盆腔炎可通过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体检测、腹腔镜检查等方式诊断。盆腔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宫腔操作感染、邻近器官炎症扩散、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子宫及附件区压痛情况。急性盆腔炎可出现宫颈举痛、子宫压痛,慢性盆腔炎可能触及附件增厚或包块。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月经期女性建议避开经期检查。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增快提示炎症反应。阴道分泌物检查可发现大量白细胞,pH值异常。淋病奈瑟菌培养、衣原体核酸检测等可明确特异性病原体。
3、影像学检查
盆腔超声可显示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等改变,严重者可见输卵管卵巢脓肿。CT或MRI能更清晰显示脓肿范围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适用于复杂病例评估。
4、病原体检测
宫颈分泌物培养可检出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致病微生物。核酸扩增检测技术敏感性较高,可检测出衣原体、支原体等难以培养的病原体。药敏试验能指导抗生素选择。
5、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能直接观察盆腔脏器充血水肿程度,确诊输卵管积脓等病变,同时可进行脓液引流和粘连松解。该检查需全身麻醉,适用于诊断困难或需手术治疗者。
怀疑盆腔炎时应尽早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治疗期间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更换内裤并用开水烫洗。饮食宜清淡,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鸡蛋、西蓝花等,避免辛辣刺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慢性期可配合局部热敷缓解不适。治疗后需复查确认炎症消退,预防复发应注意安全性行为和个人卫生管理。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