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胆囊炎的预防

53248次浏览

慢性胆囊炎的预防可通过控制饮食清淡的方式,因为慢性胆囊炎大多数是因为高脂肪食物引起的胆囊结石导致的,因此保持饮食的清淡可预防胆囊结石,从而达到预防慢性胆囊炎的效果。同时,还要保持体重的稳定,当体重波动较大也会增加患上慢性胆囊炎的几率,作息时间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也能起到预防的目的。

慢性胆囊炎主要是因为急性胆囊炎没有完全痊愈,一直处于反复发作的状态,从而演变为慢性胆囊炎。或者是由于胆囊结石没有及时治疗导致的胆管梗阻而导致慢性胆囊炎。大多数在刚患病时没有明显的特征表现,逐渐会出现腹痛、腹胀或者是恶心的症状,严重者则会影响人体的日常生活,那么,慢性胆囊炎的预防有哪些呢?
  一、控制饮食清淡
  由于油腻性或者高脂肪、高糖类食物会导致出现胆囊结石的病症,从而引发慢性胆囊炎,因此需要多控制饮食清淡。不要吃油炸类食物,炒菜时要少油少盐,多吃蔬菜,以及含糖量较低的水果。而且尽量不要吃外卖,外卖食物一般都比较油腻,食材的品质有的也不能保证,可以尝试自己在家做饭,控制饮食的清淡,有效预防慢性胆囊炎的病症。
  二、保持体重稳定
  这主要是针对于体重幅度变化较快的人群,比如说短时间内通过节食减肥,或者是经常处于吃撑的状态,导致体重上升,这都会刺激胆囊收缩或者扩张的功能,从而导致胆汁分泌过多储存在胆囊中,引发慢性胆囊炎。因此要让自己的体重尽量维持在平稳状态,饮食要均衡,让摄入的食物量处于波动较小的范围内。
  三、作息时间规律
  当人体长期熬夜,或者是没有充足的睡眠这都会导致人体机能出现各种障碍,也会对胆囊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胆汁排不出来只能存于胆囊中,从而对胆囊壁造成刺激出现慢性胆囊炎。因此需要保持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不要经常熬夜,或者是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这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02:22
慢性胆囊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慢性胆囊炎的治疗分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由于慢性胆囊炎通常病程较长,需长期服药,中成药胆宁片长期服用可有效控制病情。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磷酸阿托品注射液、具有利胆消炎、防石护肝、清热通下等作用,临床上对于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症状频繁发作或合并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4毫米、有胆囊萎缩或胆囊排空障碍等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应及时行胆囊切除术。
慢性胆囊炎怎么解决
慢性胆囊炎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饮食习惯调节来改善。药物治疗方面以消炎利胆为主,如胆宁片,是纯中药制剂,借助大黄、虎杖等中药的清热利胆之势,发挥清热化湿、疏肝利胆之功,能够有效控制炎症情况,维持胆囊状态稳定。饮食方面要注意低脂饮食,每天脂肪摄入量最好不超过20g,症状有所减轻后可增加到40g左右,尤其要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另外要补充适量的蛋白质,一天一般需要摄取50-70g蛋白质,尽量选取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例如豆类、脱脂牛奶等。
语音时长 00:56

2021-10-26

16306次收听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的区别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这两者之间有着许多的区别,主要的不同在于治疗的时间、发病的症状、发病的原因、症状的识别,还有检查的不同,甚至一旦再出现之后,这两者疾病之间会有一定的区别,要想达到缓解的作用,就应该选择针对性的治疗达到改善的效果。
慢性胆囊炎严重吗
慢性胆囊炎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但急性发作时,则比较严重。
慢性胆囊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慢性胆囊炎主要表现是上腹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引起消化道症状及大便干燥、稀溏、低烧和黄疸、肝脾肿大等。
慢性胆囊炎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慢性胆囊炎诱发因素主要是梗阻因素、感染因素和化学性因素,病发后可造成严重炎症变化,甚至出现后遗症。
胆囊壁厚的影响
胆囊壁厚有什么影响?胆囊是人体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在空腹的时候胆囊内储存胆汁,进食的时候胆囊收缩,把胆汁经由胆管排入十二指肠,以帮助脂肪类食物的消化,胆囊壁增厚,这个时候往往提示胆囊有炎症的存在,或者是某些局部的增厚,提示胆囊腺肌症,那么对于增厚的胆囊壁,我们认为胆囊的收缩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很严重的胆囊壁增厚,胆囊收缩功能完全丧失。那么就会产生胆囊功能受损,或者是丧失的相关症状,主要呢是脂肪类食物消化不良,或者是出现慢性炎症导致的腹痛,腹胀等等。那么对于胆囊壁增厚对身体有多大的影响,我们还是要根据病人的主诉症状,体格检查,B超提示胆囊壁厚度具体数值以及胆囊壁增厚的范围来综合判断。另外胆囊壁增厚,在某些情况之下也需要警惕有发生潜在癌变的风险。
语音时长 01:30

2020-02-24

57430次收听

慢性胆囊炎吃哪种药
慢性胆囊炎治疗主要根据症状和胆囊大小、形态、功能等决定,通常采取保守治疗,治疗药物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决定。由于慢性胆囊炎多由反复发作急性胆囊炎,或长期存在胆结石引起胆囊慢性炎症。胆囊已经明显丧失功能,包括胆囊萎缩、胆囊壁明显增厚、胆囊充满结石,甚至胆囊有发生癌变风险,没有必要继续保守治疗,而应采取手术。药物治疗比较常用的像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提高胆汁中胆汁酸盐,以及对症,像补充消化酶,消除腹胀,促进胃肠道蠕动等,都可以治疗慢性胆囊炎。比较常用的药物像熊去氧胆酸、胆康胶囊、茴三硫、、消炎利胆片、消化酶等。如果由于慢性胆囊炎引起胆绞痛,或合并细菌感染,可以使用解痉止痛药物和抗生素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45

2020-02-24

61155次收听

怎么预防慢性胆囊炎
临床上预防慢性胆囊炎,是预防胆结石,以及避免刺激急性胆囊炎发作而导致胆囊功能异常。慢性胆囊炎的出现,主要和反复发作急性胆囊炎以及胆囊结石的存在密切相关。对于胆囊结石的发生,像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烟酒以及某些慢性疾病都可以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生。对于饮食结构,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会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引起胆结石,而饮食不规律,像经常不吃早餐,饥一顿饱一顿,也易使胆囊收缩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胆囊结石。慢性肝病,像肝炎、肝硬化,以及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某些药物都会增加胆囊结石的出现,要采取及早治疗,控制疾病发展。以上这些都能够在生活中尽量减少胆结石的出现,同时也预防胆结石引起相关胆囊炎症。
语音时长 01:46

2020-02-24

59484次收听

慢性胆囊炎吃什么比较好
慢性胆囊炎是由于反复发作,急性胆囊炎。或者是胆囊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导致胆囊功能受损或丧失,那么对于慢性胆囊炎,为了避免其再次发作急性胆囊炎。饮食上主要是要低脂饮食,那么对于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像蛋黄、海鲜、某些加工类的食品,鱼子酱、蟹黄、还有像辛辣刺激的食物都要尽量避免,同时,慢性胆囊炎需要严格的戒烟、戒酒、饮食习惯也要尽量保持,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那么对于慢性胆囊炎,由于会出现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我们对于慢性胆囊炎可以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利胆的药物,辅助食物消化的消化酶,改善胃肠道功能的药物。
语音时长 01:40

2020-02-21

65589次收听

03:03
慢性胆囊炎怎么治
慢性胆囊炎如果没有临床症状的出现,不需要进行治疗,如果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出现,在定期复查的同时可以服用利胆药物控制病情发展。慢性胆囊炎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关于慢性胆囊炎的成因,有以下几种:一、合并有胆囊疾病,比如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因为胆囊内的病变导致胆囊功能的失常,长此以往形成慢性胆囊炎。二、长期酗酒的的人群容易患慢性胆囊炎,酒精会影响肝脏,同时影响胆囊,长此以往,容易形成。三、没有任何原因的慢性胆囊炎,这类更值得注意,要监测胆囊的变化,如果胆囊壁越来越厚,或者出现了不均匀的胆囊壁的增厚情况,就有可能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比如胆囊癌。
02:55
慢性胆囊炎是什么病
慢性胆囊炎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它的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与胆囊本身的病变相关,胆囊结石或者是胆囊息肉的患者容易形成慢性胆囊炎,同时慢性胆囊炎会导致胆囊收缩和舒张功能的障碍,反过来也会促使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的进一步发展。慢性胆囊炎往往与患者的自身情况相关,肝硬化患者,往往会合并有慢性胆囊炎,因为肝脏的硬化会影响胆囊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以及胆囊的分泌功能,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慢性胆囊炎。与患者的饮食状况相关,长期饮酒会影响胆囊的功能,长此以往也会形成慢性胆囊炎。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慢性胆囊炎的典型临床症状,但是没有明确病因的慢性胆囊炎,这类胆囊炎有可能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01:46
慢性胆囊炎吃什么好
慢性胆囊炎饮食上主要是低脂饮食,对于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像蛋黄、海鲜、某些加工类的食品,鱼子酱、蟹黄、还有辛辣刺激的食物都要尽量避免,同时,慢性胆囊炎需要严格的戒烟、戒酒、饮食习惯也要尽量保持,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对于慢性胆囊炎,由于会出现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慢性胆囊炎可以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利胆的药物,辅助食物消化的消化酶,改善胃肠道功能的药物。
02:13
胆囊壁厚的危害
胆囊壁增厚一方面会影响胆囊的功能,出现胆囊收缩障碍,表现为进食油腻食物之后腹胀,腹痛或者是脂肪类食物消化不良导致的腹泻。另一方面,要警惕胆囊壁增厚是否有潜在发生癌变的风险,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来确定病因。如果只是由于结石引起的慢性炎症,症状不明显,可以通过饮食和药物控制来改善胆囊的功能。对于胆囊腺肌症,除非是存在潜在癌变风险,或者快速增大影响胆囊功能,通常也是采取定期检查,不需要药物治疗。对于弥漫性的胆囊增厚,或者是不能够排除胆囊癌变的风险时,建议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慢性胆囊炎能喝牛奶吗
慢性胆囊炎患者是可以饮用一些牛奶的,只是要注意需适量,且最好购买低脂型纯牛奶。而除此之外,患者还要注意少吃太过于油腻的食物,也不能吃辛辣刺激性较大的食品以及酸性食物,还要避免吃过冷或者过热的一类食品,以便能够帮助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