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传染性湿疹
传染性湿疹是一种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湿疹样皮肤病变,主要表现为红斑、水疱、渗出和结痂,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该病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物传播,需与普通湿疹鉴别并及时抗感染治疗。
传染性湿疹的典型皮损为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表面可见密集小水疱或脓疱,破溃后形成黄色痂皮,常伴有明显瘙痒或灼热感。病灶多发生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腹股沟,也可蔓延至四肢躯干。患者可能伴随局部淋巴结肿大、低热等全身症状。搔抓会导致皮损扩散或继发更严重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其分泌的毒素可诱发超敏反应。链球菌感染多与皮肤屏障受损有关,如原有湿疹患者继发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人群更易发病。潮湿环境、卫生条件差、共用毛巾等物品会促进传播。
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微生物检查,如脓液培养或皮肤刮片镜检。治疗以局部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为主,严重者需口服头孢氨苄胶囊或阿奇霉素片。合并真菌感染时可联用酮康唑乳膏。急性期用硼酸溶液湿敷有助于减少渗出。
预防传染性湿疹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患者应单独使用毛巾浴具并定期消毒,衣物需高温烫洗。家庭成员出现类似症状应同时治疗。恢复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穿着透气棉质衣物。皮损泛发或伴随发热时应及时就医,免疫功能异常者需定期复查。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