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老人小便发红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9-11-0752974次浏览

一般情况下,老人小便发红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输尿管结石、肾炎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建议及时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一、生理性因素

如果吃了很多含有红色色素的食物,如甜菜、胡萝卜、红心火龙果等,可能会因为无法吸收色素,出现小便发红的现象,这是正常现象,无需特殊治疗。建议多喝水,可以促进色素排出,进而缓解症状。

二、病理性因素

1.输尿管结石: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会诱发输尿管结石,使患者出现腰部绞痛、肾积水、血尿等症状,导致小便发红。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排石通淋口服液、排石颗粒、尿石通丸等要药物治疗。

2.肾炎:肾炎多发于老年人,肾功能损坏后,容易引发肾炎,使患者小便的颜色变红,通常还伴有浮肿、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氢氯噻嗪片、青霉素V钾片、阿莫西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相关推荐

01:23
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可能有子宫感染、阴道松弛、围绝经期综合征、尿路感染、抑郁症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改善。1.子宫感染:若切除子宫后不注意局部护理,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出现子宫感染的症状。2.阴道松弛:术后可能会因为支撑子宫的韧带下降,使得阴道变松弛,导致性生活出现问题。3.围绝经期综合征:术后通常会影响卵巢的激素分泌,出现激素分泌不足的现象,引起围绝经期综合征,同时会伴随出汗、焦虑等多种症状。4.尿路感染:术后可能会因为留存尿管在局部,若平时护理不到位,可能会诱发尿路感染。5.抑郁症:术后由于卵巢雌激素下降,可能会导致情绪不稳定,引起急躁、抑郁等情绪。建议多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吸烟、酗酒等,若情绪容易失控,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缓解情绪。以免加重身体不适。
02:56
上完小便后尿道会疼怎么回事
第一、尿路的感染,比如常见的尿道炎、膀胱炎等。尿路出现感染以后,致病菌会刺激到膀胱和尿道的黏膜,造成黏膜水肿、充血。这时候黏膜表面平常就会敏感,少量的尿液就会刺激到膀胱和尿道的黏膜,产生尿意,在排尿过程中或排尿以后,也会出现尿道的疼痛,这是由于炎症的刺激所造成的。第二、尿道结石或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直接刺激到尿道引起疼痛,在小便时,尿液一冲刷,结石移动也会导致疼痛。或者排便不顺畅,导致了尿道的痉挛,也会产生疼痛的感觉。膀胱结石也会刺激到尿道内口,造成尿道的疼痛。
03:15
尿液黄有异味怎么回事
如果尿液特别黄,而且有异味,可能一个是生理性的,一个是疾病所导致的。如果颜色不是很黄,稍微有点异味,就是正常的现象。但如果程度比较重,可能要考虑其它情况。从生理状况上说,如果患者喝水太少,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可能是饮食方面的原因,有些饮食里面含有黄色的色素,这些食品吃多以后,尿的颜色可能会变的更黄。如果出现发烧或腹泻,也有可能会出现尿液特别黄。肝胆方面的疾病,比如出现炎、黄疸,尿的颜色自然也会发黄。
02:53
小便有疼痛感能自愈吗
如果是炎症所导致的,比如尿道炎。如果炎症是轻度的,这时通过多喝水,多排尿,把尿道里面的细菌给冲洗出去,这种情况是有可能自愈的。当然如果炎症本身就比较重,尿痛,尿频,尿急,甚至有血尿,这种情况治自愈的可能性就非常低了。比如小便在疼痛是由于结石所造成,比如像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如果结石比较小,表面比较光滑,在排尿的过程当中产生短时间的疼痛,当结石被排出体外时,疼痛感自然也就消失了。但如果结石如果比较大,自己排不出来,就不能指望它就自愈了,通过相应的手段得把结石取出来。
02:54
小便灼热感是尿路感染吗
小便灼热感有可能是尿路感染,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疾病所引起来的。尿路感染时,比如像尿道炎,膀胱炎,由于炎症或细菌刺激,尿道的黏膜就会水肿、充血,这时尿道黏膜会变得极度敏感,排尿的时候尿液经过尿道粘膜,会刺激产生不适的症状,一般会出现疼痛或灼热的感觉。另外像男性的前列腺炎,还有尿道狭窄。前列腺炎可以波及到尿道会出现这种尿路感染。如果是尿道狭窄,它会影响到尿路的排尿的情况造成感觉上面出现异常等等。
尿路感染的原因都是什么
尿路感染的原因是什么:尿路感染是由于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或者各类的常见的病原体导致的泌尿系腺体的肿胀疼痛,分泌物异常的现象。这一类的疾病在临床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性病,比如淋病、艾滋、梅毒这一类的疾病是有固定的病原体的。第二类类疾病是非性病类,如常见的细菌是大肠肝菌,甚至有部分衣原体、支原体导致的感染。在临床上泌尿外科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有无不良的性接触,以及尿常规的检测、尿培养的检测来明确是何种病原体感染。可以根据尿路细菌培养的结果及药敏试验,来帮助选择最为恰当的抗生素给予相应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09

2020-02-24

56155次收听

尿道感染是肾盂肾炎吗
尿路感染包含上尿路感染与下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属于上尿路感染肾盂是肾脏的一部分,是整个排尿路径的最上端,因此肾盂肾炎属于上尿路感染,其治疗难度比下尿路感染大,疗程比下尿路感染长,尤其是反复发作的肾盂肾炎病情较为严重,容易转变为慢性肾盂肾炎,更容易对肾组织造成损伤,而下尿路感染则不会损伤到肾组织。肾盂肾炎和尿路感染都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疾病,都是致病微生物感染造成的。肾盂肾炎是发生在肾盂及肾实质的炎症,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在临床上,肾盂肾炎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两种类型,急性炎症比较常见,慢性炎症除了病菌感染,还有其它的致病因素。尿路感染也叫做泌尿系统感染,也是细菌入侵造成的炎症。
语音时长 01:20

2020-02-11

57351次收听

泌尿系感染怎么治
首选抗生素抗菌疗法,对于存在尿路畸形或功能异常者应去除诱因,给与矫正等相应处理。目前治疗以抗生素抗菌疗法为首选方法。首先按常见病原菌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治疗前行尿培养,然后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及时调整用药。尽可能选择尿液或靶器官中浓度高的抗生素,疗程要足够;抗菌药物的使用要持续到症状消失、尿培养转阴后2周;避免滥用抗生素,特别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及时消除诱发因素,若存在加强机体免疫功能;慢性尿路感染治疗周期为4至8周,急性肾盂肾炎治疗周期为2至4周,急性膀胱炎周期为3天疗法(即抗生素连服3天),治疗周期内应连续用药,不能中断,必须要在尿液分析检查正常后方可停药。
语音时长 01:32

2020-01-07

62737次收听

尿路感染总不好怎么办
如果患了尿路感染,经过治疗效果不好,这种情况首先需要考虑。使用的药物不对症而导致的。因为引起尿路感染的致病菌比较多,常见的有细菌,比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淋球菌或者是支原体体、衣原体、霉菌、滴虫等,甚至是结核杆菌,都会引起尿路感染的出现。如果使用某一种抗生素治疗不好,这种情况下,最好是能够做尿液的培养及药敏检查,明确引起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之后,再根据检查结果来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规律的治疗。多数患者都会取得良好的疗效。如果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使用喹诺酮类的抗生素,比如左氧氟沙星片来进行治疗,或者是头孢类的抗生素。如果是由于滴虫感染引起的,则建议使用甲硝唑进行治疗。如果是由于结核杆菌引起的,所以建议使用抗结核的药物。比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来进行治疗,都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语音时长 01:31

2019-12-19

55909次收听

小便后有碎果冻状黏液怎么回事
小便后有碎果冻状黏液有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没有同房所导致,但是也有可能是因为病理原因所导致,比如前列腺炎。如果是前列腺炎要注意及时治疗,可以通过西医,中医治疗,另外还要注意搭配着饮食一起调理,这样效果会更好。
尿液发红怎么回事
不少人都会发现自己伴有尿液发红的现象,这种现象其实有很多原因,譬如说上火之后也会引发这类情况,除此之外大部分都是因为疾病而引发,譬如说妇科疾病,前列腺疾病,尿路结石,肾炎或者是尿路感染等等,而最严重的也就是肿瘤所引发。
尿潜血什么意思
尿潜血是因为尿液中有血红蛋白而导致的一种疾病,需要借助仪器的检查才能确诊。一般泌尿系统出现炎症,患有结石,或者有肿瘤等疾病时,都可能会导致尿潜血的出现。出现尿潜血后要注意多喝水,并且积极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病情。
急性尿路感染怎么办
当患上急性尿路感染的时候,患者应该保持心情舒畅,及时去医院检查,平时应该多喝水,注意个人卫生,还需要多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必要的时候可以吃一些抗生素缓解症状。为了避免患上急性尿路感染,平时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
导尿管拔出后排不出尿怎么回事
导致导尿管拔出后排不出来尿的原因,除了麻醉药对患者的影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患者自己的心理因素。第一次自主排尿失败,所以在之后患者的情绪会有些焦虑,这样就影响了阴部肌肉以及膀胱括约肌正常的放松及收缩功能。
尿路感染预防方法
尿路感染首先需要坚持大量饮水,肾脏排泄的尿液,对膀胱以及尿道可以起到冲洗的作用,这样有利于细菌的排出。同时坚持每天大量饮水,2到3小时排尿一次,这样能够避免细菌在尿道的繁殖,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其次需要保持阴部清洁卫生,外阴部潮湿分泌物较多,是细菌最容易生长繁殖的部位,而细菌是引起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因此保持外阴部清洁卫生,这是预防尿路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另外阴道以及尿道口寄生着大量的细菌,这是发生尿路感染的先决条件。平时需要加强饮食调节。同时注意锻炼身体。因为身体虚弱,抵抗能力低下,通常是成为尿路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病理基础情况。
语音时长 01:42

2018-10-26

5668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