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指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发生的严重全身性过敏反应,属于急危重症。过敏性休克主要由药物过敏、食物过敏、昆虫叮咬过敏等原因引起,表现为皮肤瘙痒、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抢救并送医治疗。
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有关。当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性抗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抗体与过敏原结合会促使肥大细胞释放大量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等病理变化。这些变化会引起全身多系统症状,包括皮肤出现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呼吸道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心血管系统出现外周血管扩张和心肌抑制,消化系统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因呼吸道梗阻或循环衰竭导致死亡。
常见诱发过敏性休克的过敏原包括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海鲜、坚果等食物,蜂毒等昆虫毒素,以及乳胶等物质。某些情况下运动、寒冷等物理因素也可能诱发过敏性休克。有过敏体质或既往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人群风险较高。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以肾上腺素肌肉注射为核心措施,常用药物为肾上腺素注射液。同时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后续治疗可能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注射液、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等。患者脱离危险后需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诱因并严格避免再次接触。高风险人群应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并告知亲友急救方法。
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关键是识别和避免过敏原。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进行必要的皮试。食用新食物时需谨慎,特别是已知过敏体质者。户外活动时注意防护昆虫叮咬。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者应佩戴医疗警示标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身体对各类物质的反应,出现轻微过敏症状时就应及时就医排查。合理锻炼、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平衡,但无法完全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 1 过敏性休克严重吗
- 2 过敏性休克怎么处理
- 3 什么是过敏性休克
- 4 什么是过敏性休克?如何处理
- 5 过敏性休克的应该怎么处理
- 6 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 7 什么是过敏性休克的原因
- 8 过敏性休克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