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腰椎骨折怎么办
第三腰椎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支具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第三腰椎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肿瘤转移、暴力损伤、高处坠落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轻度骨折患者需严格卧床4-8周,使用硬板床保持腰椎中立位。卧床期间应每2小时轴向翻身一次,预防压疮。可在腰背部垫软枕维持生理曲度,避免腰部扭转动作。疼痛缓解后可在支具保护下逐步进行床上肢体活动。
2、支具固定
稳定性骨折可选用定制腰围或胸腰骶矫形器固定3-6个月。支具需全天佩戴,仅在卧床时解除。选择前侧可调节压力的支具能更好维持腰椎稳定性,需定期调整松紧度避免皮肤压迫。固定期间禁止弯腰、提重物等动作。
3、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等镇痛药物。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阿仑膦酸钠维D3片、碳酸钙D3咀嚼片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神经根受压者可短期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4、物理治疗
伤后2周开始超短波治疗促进骨折愈合,每日1次连续10-15次。疼痛缓解后采用腰椎牵引减轻椎体压力,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3-1/2。恢复期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预防肌肉萎缩,每次20分钟。
5、手术治疗
椎体压缩超过50%或伴神经损伤需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必要时联合椎体成形术。术后24小时开始踝泵训练,2周后佩戴支具下床活动。术中需透视确认螺钉位置,避免损伤脊髓和神经根。
康复期应保持每日500ml牛奶补充钙质,多食用西蓝花、豆腐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3个月内避免久坐久站,坐位时使用腰椎靠垫。6个月后逐步恢复游泳、慢跑等低冲击运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出现下肢麻木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