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滋阴润肺的中药

68551次浏览

滋阴润肺的中药有很多种的,比如说麦冬,有滋阴之功,能养阴生津,川贝拥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还有款冬花等,而且中药的好处是非常多的,但是患者患病以后,不能够擅自吃中药的,需要让医生给开药,对症按量的服用,才可以发挥药效。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人都明白了养生的重要性,也因此有很多人的身体都处在一个亚健康的状态,很多人的肺部都感觉到不是那么健康的,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的话就要去服用一些具有滋阴润肺效果的中药。那么,滋阴润肺的中药有哪些?
  1、麦冬
  麦冬性甘寒质润,有滋阴之功,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既善于清养肺胃之阴,又可清心经之热,是一味滋清兼备的补益良药。常用量为10~15克。亦可入丸、散,或熬膏,或泡茶饮服。传统认为,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多用去心麦冬,清心除烦多用连心麦冬。
  2、川贝
  川贝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本草汇言》中论述认为:“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它多用于缓解燥咳。川贝味甘、苦、性微寒,治疗阴虚燥咳效果较好。很多人为了缓解苦味,常将其放在雪梨中蒸,或是煮稀饭时取米汤200毫升,放入川贝、冰糖隔水炖服。
  3、款冬花
  中医认为,款冬花性味辛、温,入肺经,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之功。本品辛散质润,温而不燥,为润肺止咳化痰良药,适用于多种咳嗽气喘。无论外感、内伤咳嗽,寒性咳嗽,热性咳嗽,均可选用,故有治疗咳嗽要药之称,但其以温而不热、辛而不燥、甘而不滞为特点,因此对于肺虚久嗽、肺寒痰多之咳嗽最为适用。
  4、沙参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比较适合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造成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引起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
  5、玉竹
  玉竹味甘、性平,入肺、胃二经。具有滋阴润燥、除烦止咳之功效。用于热病伤阴、肺胃燥热、咳嗽少痰、心烦口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尿频、筋脉失养挛痛、素体阴虚、风湿自汗、劳疟寒热等症。《本草纲目》介绍该药主治“风温自汗灼热,及劳疟寒热,脾胃虚乏,男子小便频数,失精,一切虚损。

相关推荐

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北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和解退热、升举阳气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感冒发热、气虚下陷等病症。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调节情绪、缓解发热、改善脾胃功能、抗炎镇痛、调节免疫等。
重楼的功效与作用
重楼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功效,主要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惊风抽搐等症状的治疗。
01:55
肝肾阴虚吃什么药效果好
肝肾阴虚,又叫“肝肾亏损”,会出现眩晕头胀、视物不明、耳鸣、五心烦热、遗精等症状。一般肝肾阴虚,阴液亏损,则应滋补肝肾之阴,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中成药进行调理,如坤宝丸,它内含二十余种中草药,药性温和,安全性强,具有清热泻火、疏散风热、补益肝肾的作用。肝肾阴虚患者在服药期间,要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以免影响肠道功能导致药物吸收不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并保持良好的心情,这些都会对肝肾阴虚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后背出汗多是为什么
在临床上,有的时候就会见到全身出汗,尤其是以后背部出汗比较明显的情况,也可能见到的是背部出汗,其他的部位出汗较少的这种情况。人体的背部是属于阳,腹部属于阴,阳就是阳气比较旺盛的地方,阴就是阳气不旺盛的地方,背部属阳,就是因为人体的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络是在背部循行的,因此背部的阳气是最旺盛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身体里边有积热,热达到一定程度形成病邪的情况,就会出现背部出汗,这种情况都是见于阳明积热,也就是身体的阳明经,包括胃、小肠、大肠等,包括经络、阳明经。如果出现热邪比较旺的时候,比如中暑等热邪比较旺的时候,就会出现背部出汗比较多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问一下患者还有没有其他的症状,像头痛,像口苦、食欲改变、口干,想喝水或者是喝水比较多。另外可能是有腹胀、腹痛、便秘等,甚至还有出现牙痛、头痛这种情况。一般说来,阳明经或者是阳明腑出现积热的时候,背部出汗比较多。
语音时长 02:13

2021-11-05

54122次收听

不爱出汗是哪种体质
正常情况下,如果人体气血旺盛,营卫之气比较协调、比较充盈,皮肤比较致密,则属于不爱出汗的体质。还有一种情况也不爱出汗,这种情况是阴血不足,主要就是血虚,血虚是汗液的物质基础,汗液来源不足,则不容易出汗。爱出汗一般就是身体比较好,体质比较健壮,人体气血比较充盈。中医学认为出汗就是体表的卫气起到一个固表的作用,使我们皮肤更加致密。另外,在皮肤的表层还有一种气叫营气,营气如果外泄,就表现出汗比较多。
语音时长 02:16

2021-09-29

55167次收听

01:48
脉象滑是要来例假了吗
脉象滑不是要来例假。脉象滑代表寒痰湿水饮,青壮年和带下,一种是痰湿比较重,水饮比较重,体内湿气比较重,青壮年身体比较强壮,也出现滑脉,怀孕了可以出现滑脉,所以月经期是不会出现滑脉的。月经期会肾虚,心肝肾,肺脾命门,肾和命门部分,脉会比较沉弱,因为在女性生理期身体机能处于肾火不足,肾阳不足的状态,身体机能极度低下,脉也比较偏弱,肾虚的脉更加弱,所以不可能出现滑脉。所以滑脉只可能出现在那些身体强壮者,痰湿比较重的比较胖的患者或者怀孕的女性的身上,所以月经期只会出现比较虚弱的脉。
02:11
气阴两虚吃什么药好
气阴两虚一定要吃益气生津、养阴的药物,常用的有首荟通便胶囊。气阴两虚又称气阴两伤,是由于热性病、某些慢性代谢性疾病、消耗性疾病导致的气虚和阴虚同时出现的一种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口渴、气短、神疲乏力等,还伴有潮热、失眠、舌体瘦小、脉象无力等症状。治疗气阴两虚,一定要吃益气生津、养阴的药物,常用的有首荟通便胶囊,对于治疗气阴两虚证有比较好的效果。患者除了正常的药物治疗以外,还要补充一些营养,吃一些含有纤维素多的食物,配合一定程度的有氧运动。平时注重健康的饮食。
02:06
怎样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下降的人群,可服用一些补泻平衡的药物。中医认为,免疫力降低的人常有气虚、阳虚或者阴虚的症状,很多人为了提高免疫力,会服用大量的进补食物或药品,这种方法非常不可取,盲目过度进补不但不会提高人体免疫力,还可能会导致脾胃壅滞,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对于免疫力下降的人群,应该合理进补,可服用一些补泻平衡的药物,如人参固本口服液,调理脾肾,滋阴益气,固本培元,针对阴虚、气阴两虚的人群,既能帮助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也利于改善睡眠状态,缓解疲劳。
02:48
体质差怎么办
体质差可以从多摄入高蛋白、脂肪食品;保持平衡乐观的心态;做运动提高免疫力;通过药物提高体质等方面进行调理。一、生活饮食。体质差的人要多摄入高蛋白、脂肪这些食品。二、要保持心理的平衡,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如果长期的焦虑或者抑郁状态对提高免疫力也是没有帮助的。三、运动。如果每次半小时,每周五天做些运动,长时间坚持对提高免疫力也是非常好的。免疫力差的人,体质差一定要进行比较全面的营养评估,多方面的综合的来提高体质。
吃什么可以增强免疫力
具体说到能调节免疫力、增强免疫力的食材和药材。我给大家推荐一些,比如说常用的人参、蜂王浆、灵芝,这些都是可以提高免疫力的,但是这些药物都比较容易上火,如果服用不当可能会导致牙龈肿痛、便秘、嗓子痛等等症状。那么您又想服用,又不想让它上火怎么办,我们就可以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这个人参也好,蜂王浆也好,灵芝也好,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煎煮方法或者是配合一些其它的药物再进行服用。蘑菇,还有奶制品、维生素或者大家补充一些微量元素,这些东西的适用范围就比较广,适应的人群也比较广,那么像蘑菇,除了高尿酸血症或者是这个痛风的患者,或者菌类过敏的患者不能服用,其它人都可以服用。奶制品就是如果你有乳糖不耐受,就不能服用,其它的人们也是可以服用的。那么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是不错的选择,服用非常方便,但是如果您没有去查过自己到底是缺哪些维生素或者微量元素,不建议单独的一种维生素服用,可以吃复方制剂,这样每次的剂量不是很多,而且补的还很全面。
语音时长 01:46

2019-11-13

63238次收听

杜仲的功效
杜仲是一种药材,也是我国珍贵的树种,有强筋健骨,补肝肾的功效,同时还有降血压、增强免疫力、安胎、医治慢性疾病的功效。经常腰膝酸痛、肝肾虚弱以及高血压患者用后能收获比较好的疗效。
湿气大的表现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好了,饮食变得更丰盛,所以湿气大的这种人群也增多,湿气大有什么表现呢?第一个就是脸色是油腻的,或者是头发也是油腻的,头上容易打柳。有的人湿气大,会表现为身体倦怠,老不想动,早上赖在床上不想起床,活动一会才感觉身体舒服。湿气大,有些人会表现出身体僵硬,发沉,然后再运动一会儿就会缓解。湿气大还可以表现出大便。粘腻,不成形,或有的人冲马桶,马桶老沾池子。还有湿气大的人,有些胖人特别多,中医讲胖人多湿。
语音时长 01:11

2019-07-03

56612次收听

垂盆草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的药物成分里面都有垂盆草的存在,这种垂盆草的功效和作用还是很广泛的。比如说对于治疗小儿的黄疸病症,还能治疗很多的肝炎病症。就是小便不利的情况,也有着独特的治疗效果,患者只要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就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土鳖虫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土鳖虫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温肾壮阳、补益肝脾、镇静安神、清热解毒、强筋壮骨等功效与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寒性体质是什么
寒性体质人群主要表现为怕冷或体冷,往往会伴有肌肉关节的疼痛、胃肠道的问题等。寒性体质的女性会有月经疼痛或者生育方面的问题,寒性体质的老年人会伴有关节问题。所以,寒性体质人群应注意保暖,避免寒邪入体,及时进行干预。
语音时长 03:07

2018-04-26

5533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