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埃博拉出血热

65791次浏览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等体液传播,临床表现为高热、出血倾向和多器官衰竭。

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自然宿主可能为果蝠。人类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2-21天,起病急骤,早期症状包括突发高热、乏力、肌肉疼痛和头痛。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皮疹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特征性表现为黏膜、消化道及皮下出血,严重者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毒通过直接接触破损皮肤或黏膜传播,医务人员和密切接触者感染风险较高。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防控措施包括严格隔离患者、规范使用防护装备、彻底消毒污染物。疫区需加强野生动物管理,避免接触疑似感染的动物。2014-2016年西非疫情后,重组疫苗rVSV-ZEBOV已获批用于高危人群预防。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报告疾控部门,早期识别和隔离是控制传播的关键。

前往疫区人员应提前了解疫情信息,避免接触患者及野生动物。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接触生肉需彻底清洗消毒。若接触过疑似感染者,需医学观察21天。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告知医生旅行史和接触史,配合做好隔离检测工作。

相关推荐

埃博拉病毒是冠状病毒吗
埃博拉病毒并不是冠状病毒,这两种病毒有很大的差别,其中埃博拉病毒是纤维病毒,会造成出血热这类疾病,严重者甚至会因为感染病毒而死亡。为了避免埃博拉病毒的恶化,需要做好隔离防护措施,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摒弃注意自己的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