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是什么病
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微生物,可引起支原体肺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疾病。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性接触传播,常见症状有咳嗽、发热、尿频尿痛等,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1、病原体特征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最小原核生物,其缺乏细胞壁的结构特性使其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天然耐药。肺炎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是临床最常见的致病类型,前者主要侵犯呼吸系统,后者多引发泌尿生殖道感染。
2、呼吸系统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可伴低热、咽痛等症状。胸部X线可见斑片状阴影,但听诊体征常不明显。临床常用阿奇霉素片、盐酸多西环素片、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治疗,儿童需避免使用喹诺酮类。
3、泌尿生殖感染
解脲支原体感染可导致非淋菌性尿道炎,表现为尿道刺痒、排尿灼痛及分泌物增多。女性可能引发宫颈炎、盆腔炎,与不孕症存在一定关联。治疗可选用盐酸米诺环素胶囊、交沙霉素片等,伴侣需同步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4、诊断方法
支原体培养是金标准但耗时较长,临床多采用血清学检测IgM抗体或核酸扩增试验。采集咽拭子、尿道分泌物等标本时需规范操作,避免假阴性结果。抗体检测需结合病程动态观察,单次阳性可能为既往感染。
5、预防措施
呼吸道传播季节避免密集场所聚集,规范佩戴口罩可有效阻断飞沫传播。性传播预防需使用安全套并保持单一性伴侣。感染者应单独使用毛巾等个人物品,衣物需高温消毒。免疫力低下者可通过补充维生素A、锌等营养素增强防御能力。
支原体感染后应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以促进代谢,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咳嗽症状。若出现持续高热、胸痛或血尿等情况须立即复诊,防止心肌炎、肾炎等并发症发生。
相关推荐
02:07
02:04
02:35
02:07
01:55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支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的症
- 2 支原体感染与支原体感染的区别
- 3 支原体感染怎么得的
- 4 怎么认识支原体感染?
- 5 支原体感染严重吗
- 6 支原体感染是怎样引起的
- 7 什么是支原体感染
- 8 支原体感染是怎样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