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大肠息肉

58842次浏览

大肠息肉本身也就是一种赘生物的总称,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分类,但是引发的原因倒是比较固定,要么就是因为饮食中摄入过多的脂肪,要么就是因为受到机械的刺激,除了这些之外,也可能是因为长年累月受到炎性的刺激,才会出现大肠息肉。

伴随着社会逐渐的进步,其实人类的健康问题反而越来越多,要说在众多的疾病中,大肠息肉还是非常常见的,如今大部分的人对于健康的重要性还是非常的关注,所以也会注重于养生的文化,可是直肠息肉本身就有着很多不一样的种类。那么,什么是大肠息肉呢?
  一、什么是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指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其实各种不一样的息肉,在临床上并不容易区分,往往都是把息肉作为初步的诊断,待病理学确诊后再进一步分类,在目前的临床上,大肠息肉并不是说明病理性原因,通常临床所说的息肉多为非肿瘤性息肉。
  二、大肠息肉的引发因素有什么
  1、饮食因素
  长期吃高脂肪、高蛋白,也会导致发生的几率比较高,而吃蔬菜及维生素C多者较低。其实在北美国家,欧美国家更容易会出现大肠息肉患者,可能与这样的饮食习惯有关。形成大肠息肉,主要的原因就是膳食中的脂肪,如果脂肪摄入不超过膳食的15%,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的几率,此外如果长时间的抽烟喝酒,也可能会导致基因突变。
  2、机械刺激
  大便当中的粗渣、异物等,都有可能会导致肠黏膜受到一定的刺激,也有可能会刺激到肠粘膜上皮,破坏肠粘膜的平衡状态,导致肠息肉产生。另外如果长时间存在便秘的人群,体内的毒素比较多,也有可能会导致肠息肉。
  3、炎性刺激
  直肠黏膜的长期慢性炎症,也会导致肠粘膜的息肉出现肿胀现象,这种病理性的变化,大部分都出现在大肠息肉患者身上。
  4、疾病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者、动脉粥样硬化,另外老年人群比较常见的冠心病、糖尿病,这类疾病的出现往往都会导致病情产生一定危害性,也有会造成大肠息肉的可能。除此之外过于肥胖,又或者是接受放疗,也同样会导致这类情况的出现。

相关推荐

胃肠道息肉最好的治疗方法
胃肠道息肉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内镜下切除、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定期复查。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息肉大小、病理类型及患者个体情况决定。1、内镜下切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非癌性息肉。通过内镜引导下电切或套...
大肠息肉是什么
大肠息肉是指突出于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前者是癌前期病变,与癌发生关系密切,后者与癌发生关系较少。这两种息肉在临床上并不容易区分,常以息肉作为初步诊断,待病理学确诊后再进一步分类。因此临床上所谓的大肠息肉并不说明息肉的病理性质,通常临床所说的息肉多为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持续进展可能会发生癌变,应及早切除。大肠息肉的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高脂饮食、纤维素摄取不足、慢性炎症性肠病、肥胖、饮酒、吸烟等多种因素有关。
语音时长 00:53

2022-10-11

68729次收听

大肠息肉的危害怎么来预防
大肠息肉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它会引起腹痛或者肠道出血等症状。比较严重的肠息肉还会引起肠套叠、肠梗阻以及严重的腹泻、贫血。另外大肠息肉有一定癌变倾向,会容易演变为直肠癌。腺瘤性息肉发展为肠癌的时间平均为5-10年,而直径1cm以上的息肉则可在2-5年即逐渐进展为肠癌。息肉越大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时间越短,发生癌变的几率也越高,直径1cm以下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尚不及1%,而直径2cm以上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则可达35%左右。要做好大肠息肉的预防工作,需保持良好心态,劳逸结合。要从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开始,从而在源头上控制疾病发生的可能,达到预防大肠息肉的目的。每日脂肪总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30%以下,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钙质的食物,尽量不饮酒或少饮酒,进行规律运动,积极控制体重。
语音时长 01:24

2022-10-11

50953次收听

01:49
大肠息肉的诊断
大肠息肉可通过肠造影检查、肠镜检查、腹部CT检查、虚拟结肠镜检查等进行诊断,其中肠镜检查是确诊大肠息肉的最重要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整体情况,明确病变部位,如有必要还可同时进行活组织检查或息肉切除。由于同一腺瘤中不同部位的绒毛成分量及不典型增生程度往往不一,所以钳取活检处病变并不能完全代表全貌,活检处无癌变亦不能肯定腺瘤他处无癌变。因此腺瘤的不典型增生程度及无癌变往往需切除整个肿瘤,仔细地切片检查方能肯定。钳取活检病理结果可供参考,但并非最后诊断。我们要对腺瘤钳取活检在诊断中这种局限性必须有所了解。
01:46
大肠息肉的治疗
一旦发现大肠息肉应尽可能全部切除,尤其是极有可能发生癌变的腺瘤性息肉,必须及时手术切除。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一部分息肉可以在结肠镜下,使用高频电或微波、激光等摘除掉,避免了病人开腹的痛苦。医务人员经肛门置入肠镜,并逐渐向内推送,如发现息肉可利用活检钳除法或圈套切除法等直接切除息肉,或通过在黏膜下层注射生理盐水使病变基底部隆起后再切除。对于蒂较大的息肉或广基息肉大于2厘米的,或者内镜切除不全且无法经肛门切除者,一般需要行经腹息肉切除术。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肠道出血,通常在术后1-2周可能出现延迟性出血。此外极少数患者还可以出现肠穿孔,必要时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01:40
大肠息肉的疾病进展
患者预后与息肉性质密切相关。若病理提示为非肿瘤性息肉,一般预后良好、恶性变概率极低、再发率低,绝大多数的大肠息肉属于此类;若病理提示为腺瘤性息肉,则预后相对较差、恶变风险较大、且再发率高达59.46%。腺瘤性息肉发展为肠癌的时间平均为5-10年。而直径一厘米以上的息肉则可在2-5年即逐渐进展为肠癌。息肉越大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时间越短,发生癌变的几率也越高。直径1cm以下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尚不及1%,而直径2cm以上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则可达35%左右。
01:34
什么是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指突出于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前者是癌前期病变,与癌发生关系密切,后者与癌发生关系较少。这两种息肉在临床上并不容易区分,常以息肉作为初步诊断,待病理学确诊后再进一步分类。因此临床上所谓的大肠息肉并不说明息肉的病理性质,通常临床所说的息肉多为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持续进展可能会发生癌变,应及早切除。大肠息肉的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高脂饮食、纤维素摄取不足、慢性炎症性肠病、肥胖、饮酒、吸烟等多种因素有关。
01:37
怎样知道自己得了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通常无明显症状,常在肠造影检查或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但一旦息肉逐渐增大或发生癌变,则可能会出现便血或引起便秘腹痛等。当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便血、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表现,提示肠道有可能出现潜在病变,需要到医院进一步确诊。大肠息肉可通过肠造影检查、肠镜检查、腹部CT检查、虚拟结肠镜检查等进行诊断。其中肠镜检查是确诊大肠息肉的最重要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整体情况,明确病变部位,如有必要还可同时进行活组织检查或息肉切除。
大肠息肉症状有哪些
大肠息肉可能会有消化道症状、便血和肠梗阻等症状。大肠息肉的出现可能与年龄、遗传、吸烟、饮酒和饮食直接相关。有肠息肉家族病史的患者几率是普通人的几倍。息肉主要来自大肠粘膜的病变和肠腔内突出的肿瘤。早期肠息肉相对较小、表面光滑、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容易出现腹痛和腹胀,大多数患者不会受到重视。随着疾病的恶化,息肉的表面会腐蚀并导致便血。例如息肉靠近肛门,排便时颜色为鲜红色,而远离肛门的息肉排便时会出现深红色的血液。随着时间的流逝,息肉生长并出现完整或不完整的肠梗阻。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09

95954次收听

大肠息肉切除后吃什么
大肠息肉切除以后可以吃些流质的食物,比如面条、小米粥等,等到恢复以后也要注意饮食,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和一些水果、蔬菜,粗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的发生,保持肠道健康,减少发生肠炎等问题都可以预防肠道息肉的复发。大肠息肉切除以后也要预防复发,平时不能熬夜要多注意休息,这样才能使肠道恢复健康。平时不要吃麻辣刺激的食物和油腻、油炸的食物,这对于预防肠道息肉都有一定的帮助,防止复发。手术切除息肉以后要注意好好调理。
语音时长 01:00

2021-04-09

76997次收听

大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大肠息肉的早期可能会出现腹部隐痛、腹胀,便血的情况。大肠息肉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一种息肉。早期大肠息肉比较小,表面比较光滑,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出现腹部隐痛、腹胀,如果大肠息肉没有及时发现会逐渐变大,变大的大肠息肉会出现表面糜烂,继而会出现便血等情况。如果息肉的位置靠近肛门,便血的颜色会鲜红。如果距离肛门比较远,它的颜色是暗红色。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恶变的可能。如果息肉变大堵塞肠道,会出现肠梗阻的情况。大多数的大肠息肉没有恶变的可能,如果是发现大肠息肉要及时在肠镜下做病理,明确诊断及早切除。
语音时长 01:38

2020-03-20

55065次收听

大肠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大肠息肉是怎么引起,具体病因还不清楚,可能是遗传性、家族性、炎性增生性和其他日常饮食习惯等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其发病与年龄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年龄越大,息肉发生率就越高,40岁以上人群,可达到50%。因此建议定时进行结肠镜检查。
儿童大肠息肉怎么治疗
儿童如果患有大肠息肉这类疾病,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同时也会导致肠胃健康受损。儿童可以通过电灼疗法来进行治疗,同时采用手术的方法来对息肉进行切除。一些息肉体积较小,并且是单发的息肉患者,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对大肠息肉进行控制。
大肠息肉的最佳治疗方法
作为一种肠道疾病,患者在出现大肠息肉以后,需要及时进行诊治,避免大肠息肉的癌变。通过电灼疗法、切除疗法以及药物治疗等方法,都可以对大肠息肉进行治疗,避免疾病的恶化。同时,患者出现大肠息肉以后,会有便血等症状出现。
大肠多发息肉怎么办
大肠多发息肉本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炎症,会诱发一系列的疾病,因此必须要尽快的接受治疗,而在目前的医学上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也可以选择饮食治疗,当然我们也应该通过电灼的方式来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