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大肠息肉的最佳治疗方法

48900次浏览

大肠息肉的最佳治疗方法主要有内镜下切除术、手术切除、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定期复查等。大肠息肉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期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1、内镜下切除术

内镜下切除术适用于直径较小的息肉,常见方式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多数患者术后1-3天即可恢复正常饮食。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痛或出血,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内镜治疗前需完善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明确息肉性质。

2、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2厘米的息肉或疑似癌变的息肉。常见术式包括腹腔镜下肠段切除术和开腹手术。手术治疗能彻底清除病灶,但恢复期较长,需住院5-7天。术后可能出现肠粘连、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需密切观察。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炎性息肉或术后辅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药物治疗需结合病理类型,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4、饮食调整

饮食调整有助于预防息肉复发,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苹果等。减少红肉、腌制食品、酒精的摄入量。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饮食调整需长期坚持,配合适度运动效果更佳。

5、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是预防息肉复发的关键措施,建议术后1年进行首次肠镜复查,无异常者可每3-5年复查一次。复查内容包括肠镜检查、粪便潜血试验等。发现新发息肉应及时处理,避免病情进展。有家族史者需缩短复查间隔。

大肠息肉患者术后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饮食应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如厕。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出现便血、持续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术后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和长途旅行,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恢复。

相关推荐

如何诊断自己得了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通常无明显症状,常在肠造影检查或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但一旦息肉逐渐增大或发生癌变,则可能会出现便血或引起便秘腹痛等。当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便血、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表现,提示肠道有可能出现潜在病变,需要到医院进一步确诊。大肠息肉可通过肠造影检查、肠镜检查、腹部CT检查、虚拟结肠镜检查等进行诊断。其中肠镜检查是确诊大肠息肉的最重要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整体情况,明确病变部位,如有必要还可同时进行活组织检查或息肉切除。
语音时长 00:56

2022-10-11

58710次收听

大肠息肉如何治疗
一旦发现大肠息肉应尽可能全部切除,尤其是极有可能发生癌变的腺瘤性息肉,必须及时手术切除。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一部分息肉可以在结肠镜下,使用高频电或微波、激光等摘除掉,避免了病人开腹的痛苦。医务人员经肛门置入肠镜,并逐渐向内推送,如发现息肉可利用活检钳除法或圈套切除法等直接切除息肉,或通过在黏膜下层注射生理盐水使病变基底部隆起后再切除。对于蒂较大的息肉或广基息肉大于2厘米的,或者内镜切除不全且无法经肛门切除者,一般需要行经腹息肉切除术。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肠道出血,通常在术后1-2周可能出现延迟性出血。此外极少数患者还可以出现肠穿孔,必要时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07

2022-10-11

73495次收听

01:49
大肠息肉的诊断
大肠息肉可通过肠造影检查、肠镜检查、腹部CT检查、虚拟结肠镜检查等进行诊断,其中肠镜检查是确诊大肠息肉的最重要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整体情况,明确病变部位,如有必要还可同时进行活组织检查或息肉切除。由于同一腺瘤中不同部位的绒毛成分量及不典型增生程度往往不一,所以钳取活检处病变并不能完全代表全貌,活检处无癌变亦不能肯定腺瘤他处无癌变。因此腺瘤的不典型增生程度及无癌变往往需切除整个肿瘤,仔细地切片检查方能肯定。钳取活检病理结果可供参考,但并非最后诊断。我们要对腺瘤钳取活检在诊断中这种局限性必须有所了解。
01:46
大肠息肉的治疗
一旦发现大肠息肉应尽可能全部切除,尤其是极有可能发生癌变的腺瘤性息肉,必须及时手术切除。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一部分息肉可以在结肠镜下,使用高频电或微波、激光等摘除掉,避免了病人开腹的痛苦。医务人员经肛门置入肠镜,并逐渐向内推送,如发现息肉可利用活检钳除法或圈套切除法等直接切除息肉,或通过在黏膜下层注射生理盐水使病变基底部隆起后再切除。对于蒂较大的息肉或广基息肉大于2厘米的,或者内镜切除不全且无法经肛门切除者,一般需要行经腹息肉切除术。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肠道出血,通常在术后1-2周可能出现延迟性出血。此外极少数患者还可以出现肠穿孔,必要时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01:40
大肠息肉的疾病进展
患者预后与息肉性质密切相关。若病理提示为非肿瘤性息肉,一般预后良好、恶性变概率极低、再发率低,绝大多数的大肠息肉属于此类;若病理提示为腺瘤性息肉,则预后相对较差、恶变风险较大、且再发率高达59.46%。腺瘤性息肉发展为肠癌的时间平均为5-10年。而直径一厘米以上的息肉则可在2-5年即逐渐进展为肠癌。息肉越大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时间越短,发生癌变的几率也越高。直径1cm以下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尚不及1%,而直径2cm以上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则可达35%左右。
01:34
什么是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指突出于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前者是癌前期病变,与癌发生关系密切,后者与癌发生关系较少。这两种息肉在临床上并不容易区分,常以息肉作为初步诊断,待病理学确诊后再进一步分类。因此临床上所谓的大肠息肉并不说明息肉的病理性质,通常临床所说的息肉多为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持续进展可能会发生癌变,应及早切除。大肠息肉的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高脂饮食、纤维素摄取不足、慢性炎症性肠病、肥胖、饮酒、吸烟等多种因素有关。
01:37
怎样知道自己得了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通常无明显症状,常在肠造影检查或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但一旦息肉逐渐增大或发生癌变,则可能会出现便血或引起便秘腹痛等。当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便血、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表现,提示肠道有可能出现潜在病变,需要到医院进一步确诊。大肠息肉可通过肠造影检查、肠镜检查、腹部CT检查、虚拟结肠镜检查等进行诊断。其中肠镜检查是确诊大肠息肉的最重要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整体情况,明确病变部位,如有必要还可同时进行活组织检查或息肉切除。
大肠息肉症状有哪些
大肠息肉可能会有消化道症状、便血和肠梗阻等症状。大肠息肉的出现可能与年龄、遗传、吸烟、饮酒和饮食直接相关。有肠息肉家族病史的患者几率是普通人的几倍。息肉主要来自大肠粘膜的病变和肠腔内突出的肿瘤。早期肠息肉相对较小、表面光滑、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容易出现腹痛和腹胀,大多数患者不会受到重视。随着疾病的恶化,息肉的表面会腐蚀并导致便血。例如息肉靠近肛门,排便时颜色为鲜红色,而远离肛门的息肉排便时会出现深红色的血液。随着时间的流逝,息肉生长并出现完整或不完整的肠梗阻。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09

95954次收听

大肠息肉怎么治疗
大肠息肉无论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都需要手术切除。而且肠道的检查需要定期就做,检查到有息肉可以直接进行切除,良性息肉是没有发生病变的时候,这时候切除以后生活中注意健康饮食,就可以预防复发,而恶性的息肉切除以后还可能会继续发作,这时候就要给予其他方法治疗,所以定期检查身体是将风险降低的有效办法。肠息肉发现以后要及时手术,术后注意健康饮食、少油腻、油炸食物,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这对于护理肠道有很大的帮助,避免息肉再次复发。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09

85964次收听

大肠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大肠息肉是怎么引起,具体病因还不清楚,可能是遗传性、家族性、炎性增生性和其他日常饮食习惯等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其发病与年龄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年龄越大,息肉发生率就越高,40岁以上人群,可达到50%。因此建议定时进行结肠镜检查。
大肠息肉术后吃什么
肠道息肉在随着肠镜技术的发展,检出率越来越高,一般出现结肠息肉检出后,均需要进行息肉切除。那么大肠息肉手术后应该吃什么?对于息肉切除术后,术后应该要禁食,一般要需要禁食六个小时,六个小时以后建议进流质饮食一天,然后进无渣半流质饮食三天,息肉术后可以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一周以内忌粗硬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同时要注意吃一些软的食物。而且我们建议吃一些碱性食物比较好,比如豆腐、苹果、萝卜、甘蓝菜。
语音时长 01:39

2019-10-11

64515次收听

大肠息肉怎么治
大肠是我们人体排泄物特别多的地方,一旦它患病了整个人的消化系统也会变弱,给人体造成伤害,所以这种问题是需要及时解决的,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了,一般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大肠多发息肉怎么办
大肠多发息肉本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炎症,会诱发一系列的疾病,因此必须要尽快的接受治疗,而在目前的医学上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也可以选择饮食治疗,当然我们也应该通过电灼的方式来控制病情。
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大肠息肉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因为这种疾病有癌变的可能,所以确诊后最好能积极的治疗,手术是根治的方法,可以根据息肉的大小,有没有蒂等,采取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高频电凝灼除法,微创疗法,粘膜剥离嵌除法等方法进行治疗,还可以服用西药或中药辅助治疗。
大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引起大肠息肉的主要病因跟炎症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有关,便血是大肠息肉最明显的早期症状之一,大肠息肉引起的便血是夹杂在粪便之中,跟痔疮诱发的便血并不同,肛门没有任何刺痛感,肠道会出现拉扯感。另外排便时间的改变和大便性状的改变,都是大肠息肉的早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