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完全性脊髓损伤

57270次浏览

完全性脊髓损伤是属于精神的一种疾病,脊髓横贯性损伤,是一种脊髓病。脊髓属于脆弱组织,保护不好容易受伤,脊髓损伤说的是脊髓平面下的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并且再生能力很差,如果一旦发生完全性损伤,就没有办法治愈了,所以,在发生前期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检查,同时避免患者产生悲观的心理。

完全性脊髓损伤是一种疾病,在生活中其实患上的人不少,但是很多人对这个疾病的相关知识却缺乏了解,对于会引起什么样的疾病,造成什么样的危害,都不是特别的清楚。其实只有对疾病有全面了解,以后就算发生在自己身上,也可以很好的应对,那什么是完全性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第一个类型是脊髓震荡。患者脊髓受到暂时性的功能抑制。患者的器官没有发生改变,只有在显微镜下就会出现少许的水肿。这种情况,大多数患者就会出现迟缓性瘫痪,经过几天之后,就会恢复正常。不会留下任何的后遗症
  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最低位骶段的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叫完全性脊髓损伤。运动功能的检查是医生通过进行肛门指检,确定肛门外括约肌是否有主动收缩。感觉功能检查也是检查肛门皮肤黏膜交界区,就是用尖锐的检查器具刺激,问他有没有感觉,还有我们的医生可以手指伸进去,问他深压有没有感觉,还可以问他医生检查的手指是在里边还是在外边,都可以让他判断。
  判断是否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对患者的康复预期是不一样的。感觉方面就是会阴部,我们叫鞍区的感觉,这一片的感觉是骶段在支配。运动功能就是肛门指检看他是不是有主动的肛门收缩,这个检查就是判断完全性脊髓损伤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一个特殊的检查,这是医生来判定的。
  患者一旦发生脊髓损伤之后,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脊髓损伤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平时要做好预防的工作,避免意外的事故。一旦发生此疾病,应该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家属应该做好正确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相关推荐

脊髓损伤后的恢复表现有哪些
脊髓损伤后在恢复期会有以下几种表现。首先脊髓损伤后会导致病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严重者会导致瘫痪,在恢复期病人的手部和脚部功能会出现知觉,比如可以自行活动关节。其次这类病人在恢复期还会表现为下肢的功能运动慢慢恢复,比如可以适当的进行下地走路。最后这类病人在恢复期还会表现为大小便能力逐渐恢复,可以控制大小便的排出,恢复比较好的病人还可以自行排便。另外引起脊髓损伤的原因主要是身体受到撞击导致的,比如车祸,跌倒,以及运动性损伤等,一旦发生此种疾病属于比较严重的身体疾病,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语音时长 01:08

2021-01-26

113703次收听

什么是急性脊髓损伤
急性脊髓损伤就是由于外伤感染或者炎症引起的脊髓功能丧失。一旦出现急性的脊髓损伤,病人会出现运动以及反射功能的丧失或者运动功能障碍,也就是平常人所说的半身瘫痪,或者完全瘫痪。一旦出现急性脊髓损伤,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在治疗的同时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在住院人员的指导下,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尽快恢复,降低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另外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积极的进行锻炼,有利于疾病快速恢复。比如进行适当的抬腿或者抬手臂运动,病情严重的在家人的帮助下进行翻身,避免产生褥疮,对病情的恢复造成阻碍。
语音时长 01:07

2021-01-26

78168次收听

脊髓损伤预后如何
脊髓损伤后的愈后效果和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如果脊髓损伤比较轻,比如脊髓震荡通常几天或者几周就会恢复,通常情况下不会留下后遗症。如果是脊髓压迫经过手术治疗也可以快速恢复,并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但是如果是脊髓挫伤或者脊髓出血愈后的效果比较差,严重的会失去自理能力。如果是脊髓完全性断裂,恢复的可能性比较小,几乎没有恢复的可能性。另外导致脊髓损伤的原因主要是身体受到撞击引起的,一旦发生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使用药物配合相关的康复训练,有利于病情的恢复,降低对病人生活造成的影响。
语音时长 01:05

2021-01-26

96736次收听

脊髓硬化症临床表现
脊髓硬化症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感觉异常,主要表现为肢体或者是躯干部位有针刺麻木感。脊髓硬化症还会引起一些眼部症状,比如说单眼视力下降。部分脊髓硬化症的患者还会出现共济失调以及发作性症状,甚至还会出现一些精神症状。
脊髓损伤如何康复
脊髓损伤尽快康复,可在损伤后三个月进行神经修复,一般半年到两年内可恢复神经功能。患者在恢复期需坚持做运动康复训练,如增强肌力训练、患肢功能训练等。
脊髓损伤的危害有哪些
脊髓损伤危害之一是导致身体残疾,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起居。脊髓损伤可能引起呼吸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巨大心理压力。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方法
脊髓损伤的患者有很多的康复方法,不同的患者采取的康复方法不同,概括起来可以有以下几点:第一,物理治疗,包括激励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训练、站立训练和步行训练。第二,作业治疗,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娱乐和工作训练等。第三,物理因子治疗,包括低频、中频、高频、超短波、超声波的治疗。第四,矫形器的治疗,包括上肢矫形器、躯干矫形器和下肢矫形器。第五,中国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第六,心理治疗。针对并发症也有一定的处理措施:对压疮可进行减压护理、创面处理、物理因子治疗、营养支持治疗;针对疼痛可以给予药物封闭、物理因子治疗、心理疏导;针对痉挛可以祛除诱因、口服药物、神经阻滞、牵张训练等。
语音时长 01:30

2020-03-10

60643次收听

脊髓损伤的原因有哪些
脊髓损伤的原因分为战时和平时两个时间点。战时和平时两个时间点的损伤造成的方式不同。比如,平时脊髓损伤通常发生于坠落伤、跌伤或者是重物的砸伤等,而这些损伤通常容易造成的是一种闭合性的损伤,与外界并不相通。战时出现的损伤,通常可能有暴裂伤、枪弹伤或是刀伤,这种情况下,可能会造成脊髓损伤的部位发生裂伤或者大面积的脱落伤。而且这些损伤可能与外界相通。还有一种损伤是医源性损伤,比如手术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做某手术穿透而造成脊髓的损伤,但这种损伤通常比较少见。
语音时长 01:30

2020-02-21

60658次收听

01:59
脊髓损伤的症状
脊髓损伤的症状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呼吸功能障碍、二便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反射活动的异常、心理精神障碍等其他症状。脊髓损伤的患者,后期可能出现褥疮、二便失禁、泌尿系统感染、坠积性肺炎等一系列的并发症,需要积极防治。脊髓损伤的症状较多,包括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是指肢体肌肉力量的减弱或者是消失;感觉功能障碍可以分为深感觉、浅感觉以及本体感觉功能的减退或者是消失;呼吸功能障碍主要是指呼吸肌麻痹或无力,导致患者的排痰功能出现问题;二便功能障碍主要是指尿失禁或尿潴留、大便失禁或者是便秘等;以及患者还可能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反射活动的异常、心理精神障碍等其他症状。
02:04
脊髓损伤能恢复吗
脊髓损伤属于D级或E级的患者,恢复几率较大,而A级的患者恢复的几率比较小。脊髓损伤根据患者的损伤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不完全性的脊髓损伤,通过临床治疗和临床康复训练,可以逐渐的接近正常;二、完全性的脊髓损伤,在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下还不能完全恢复,但可以通过康复治疗,使其能够完成生活自理能力,让患者重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临床上脊髓损伤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的标准,又称ASIA评定法,可以分为A、B、C、D、E级五级,其中A级的情况最严重,而E级的情况最轻。
02:14
脊髓损伤能恢复吗
脊髓损伤的恢复比较困难。有一种不完全性的脊髓损伤,患者可能会有所恢复,在一定条件、一定时间内患者可能恢复到基本接近于正常。还有一种情况,称为完全性的脊髓损伤,目前这样的脊髓损伤大部分不能恢复,少部分可能会有所恢复,这也是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脊髓损伤的恢复主要包括恢复性治疗或者康复性治疗。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锻炼等,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患者可能会恢复到接近正常的水平,这也就达到的理想水平,患者就可以恢复自己的正常生活。
01:59
脊髓损伤恢复需要几年
每个人的损伤恢复时间是不太相同的,部分性的脊髓损伤可能几个月或者半年、一年就可以恢复;完全性的脊髓损伤可能要几年,甚至多少年都不能恢复。脊髓损伤分为部分性的脊髓损伤和完全性的脊髓损伤。损伤的恢复时间不能肯定的。通常做手术的情况下,部分性脊髓损伤的患者一般在三个月到半年左右,病人基本就能恢复,如果超过了六个月还没恢复,那恢复就很困难,时间也就比较长。对于病人的康复要重视时间性,希望病人尽量争取在半年之内通过加强锻炼以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或接近正常的状态。
02:33
脊髓损伤用什么药
脊髓损伤患者可以应用抗生素、破伤风药物、地塞米松、甲基强、甘露醇。脊髓损伤的患者如果有外表的皮肤裂伤,可能要用抗生素的药物,以防止病人出现细菌感染。可能也会用防止破伤风的药物。外表用药后,通常可能会用到地塞米松,这是一种保护的药物,也是一种激素水平的药物,甲基强的松龙也是激素药物。有两个基本作用。一、可以防止脊髓的损伤或者进一步的损伤、水肿。二、保护脊髓功能不至于受到更大的损害和影响。另外可以使用甘露醇,作用主要是防止脊髓的水肿,减少脊髓的进一步损害。这些药物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脊髓不再继续受伤害,尽量维持脊髓的功能。
脊髓损伤的饮食注意事项
脊髓损伤是一个比较糟糕的问题,需要注意好好的治疗和调养,在调养的过程中应该要做好饮食的安排工作,建议多吃一些助消化和通便的食物,其次每天的饮水量应该要保持在3000毫升以上,最后患者应该要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因此不要吃猪油,也不要吃鸡蛋黄。
脊髓损伤步态训练方法
脊髓部位出现损伤,患者可以采用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训练。训练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受损情况来进行,一些运动能力比较差的患者,在开始可以选择被动训练的方式来进行锻炼,而在后期,则可以通过主动训练的方法来进行肌肉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