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是指因导管狭窄或结石导致腮腺分泌物排出受阻引发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反复腮腺区肿胀、进食后疼痛等症状。
1、导管结构异常
先天性腮腺导管发育畸形或后天导管瘢痕形成可能导致管腔狭窄。导管走行异常或分支过多会干扰唾液正常排泄,长期淤积易诱发感染。这类患者需通过腮腺造影明确狭窄部位,必要时行导管扩张术或内镜下介入治疗。
2、涎石形成
唾液成分异常或分泌减少时,钙盐易在导管内沉积形成结石。结石好发于颌下腺导管,但腮腺导管结石也可能发生。典型表现为进食时腺体剧烈胀痛,超声检查可发现强回声团块。治疗需结合结石大小选择导管取石术或腺体切除术。
3、感染因素
邻近口腔炎症或全身免疫力下降时,细菌可经导管逆行感染腮腺。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急性期可见腺体红肿压痛伴脓性分泌物。需进行细菌培养后使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感染。
4、外伤影响
面部外伤或不当口腔操作可能损伤导管壁,愈合过程中形成的瘢痕组织会阻碍唾液流动。这类患者多有明确外伤史,症状常在外伤后数月逐渐显现。早期可通过热敷和促唾液分泌治疗,严重者需手术重建导管通路。
5、自身免疫反应
少数情况下,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疾病会累及腮腺导管上皮细胞,导致导管壁增厚和管腔闭塞。这类患者往往伴眼干、口干等全身症状,需检测自身抗体确诊。治疗以免疫调节为主,可选用泼尼松片或硫唑嘌呤片控制病情进展。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应保持口腔清洁,每日按摩腺体促进分泌物排出,避免进食酸辣刺激性食物。急性发作期可用温热盐水漱口缓解症状,若出现持续发热或腺体化脓需立即就医。长期反复发作者建议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导管状况,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