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折下楼训练
脚踝骨折后能否进行下楼训练需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若骨折已临床愈合且无疼痛肿胀,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尝试下楼训练;若存在骨折未愈合、关节不稳或明显疼痛,则禁止进行下楼活动。
骨折临床愈合后,下楼训练需从低强度开始。初期可选择单阶练习,患侧脚先下台阶,健侧脚随后跟进,每次训练不超过5分钟。康复中期可增加台阶高度至15厘米,配合弹力带抗阻训练增强踝周肌力。康复后期可尝试交替下楼,但需避免跳跃动作。训练前后应进行10分钟冰敷,使用护踝支具提供额外支撑,训练后出现肿胀需立即停止并抬高患肢。
骨折未完全愈合时强行下楼可能导致二次损伤。X线显示骨折线未消失时,下楼产生的剪切力会使内固定物松动。踝关节稳定性未恢复时,下楼易引发距骨倾斜造成创伤性关节炎。存在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患者,下楼可能加重血管收缩和骨质疏松。合并糖尿病或周围神经病变者,下楼训练可能因本体感觉障碍导致跌倒风险增加。
建议在康复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训练前后进行踝泵运动和超声波治疗。选择防滑鞋具并清除楼道障碍物,训练时配备可调节高度的四脚拐杖。每周复查踝关节正侧位X线,通过步态分析调整训练强度。若训练后出现持续疼痛或夜间静息痛,需及时进行CT三维重建评估骨折愈合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