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术后护理
骨折病人术后护理需结合手术类型和恢复阶段进行个性化管理,主要包括伤口护理、疼痛控制、康复训练、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预防。术后护理质量直接影响骨折愈合速度和功能恢复程度。
1、伤口护理
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术后24-48小时内需观察敷料渗血情况,遵医嘱定期更换无菌敷料。若使用外固定支架,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钉道周围皮肤。
2、疼痛控制
术后72小时内疼痛较明显,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对于严重疼痛可考虑氨酚羟考酮片等弱阿片类药物,同时配合冰敷缓解肿胀。
3、康复训练
早期进行未固定关节的被动活动,术后2周开始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下肢骨折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负重练习,上肢骨折可进行抓握、屈伸等作业治疗。
4、营养支持
每日需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促进骨痂形成,同时摄入维生素D3和钙片。贫血患者应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控制盐分预防水肿。
5、并发症预防
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进行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出现异常肿胀或皮肤发绀需立即就医排除血管神经损伤。
术后4-6周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愈合情况,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肿胀。戒烟限酒避免影响骨骼修复,保持乐观心态配合阶段性康复计划。注意补钙应持续至骨折后半年,期间防止跌倒等二次伤害。康复训练强度需严格遵循医嘱渐进式增加,不可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