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是一种快速而规则的心房电活动紊乱,属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为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心房扑动主要由心脏结构异常、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引起,可能诱发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或血栓栓塞。
心房扑动的心电图特征为心房率通常在240-340次/分钟,心室率多为150次/分钟。典型心房扑动表现为二型,即三尖瓣峡部依赖性扑动,非典型扑动则与手术瘢痕或心房纤维化相关。发病机制涉及心房内大折返环形成,与心房扩大、心肌纤维化等病理改变密切相关。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运动耐量下降、头晕等症状,长期未治疗可能进展为心房颤动。
部分心房扑动患者症状轻微,仅表现为轻度疲劳或无症状,这类情况多见于阵发性发作。但持续超过48小时的发作可能增加左心房血栓形成风险,需要抗凝治疗。老年患者或合并结构性心脏病者症状更显著,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表现。极少数情况下,心房扑动可导致晕厥或心源性休克等危急情况。
确诊需依赖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进行食道调搏或电生理检查。治疗包括药物复律、抗凝管理、导管消融等方式,其中三尖瓣峡部消融成功率较高。日常需避免饮酒、咖啡因等诱发因素,定期监测心律。出现持续心悸或伴随胸痛、意识模糊时需立即就医,预防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心房扑动
- 2 心房扑动是怎么引起的
- 3 心房扑动严重吗
- 4 心房扑动什么引起的
- 5 心房扑动心电图特点
- 6 如何预防心房扑动
- 7 心房扑动的病因有哪些
- 8 心房扑动如何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