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哺乳期胸周围痒怎么回事

57513次浏览

哺乳期胸周围痒可能与皮肤干燥、过敏反应、乳腺炎、湿疹、真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保湿护理、抗过敏治疗、抗生素治疗、外用激素药膏、抗真菌药物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影响哺乳安全。

1、皮肤干燥

哺乳期激素变化及频繁清洁可能导致乳晕周围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局部脱屑伴瘙痒。建议使用无添加剂的羊毛脂软膏或维生素E乳保湿,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洁即可,避免使用碱性沐浴产品。若出现皲裂可薄涂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

2、过敏反应

接触新内衣材质、洗涤剂残留或进食致敏食物可能引发过敏性皮炎,常见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需更换纯棉内衣并用清水漂洗,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哺乳期慎用炉甘石洗剂,避免婴幼儿接触。

3、乳腺炎早期

乳汁淤积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能出现乳房胀痛伴周围皮肤发红瘙痒。需及时排空乳汁,体温超过38.5℃需就医,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哺乳期安全抗生素。局部热敷可缓解症状。

4、湿疹

哺乳期免疫力变化可能诱发湿疹,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红斑伴渗出倾向。可短期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合并渗液时需配合硼酸洗液湿敷,必要时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

5、真菌感染

潮湿环境易诱发念珠菌感染,特征为环状红斑伴边缘鳞屑。确诊需刮取皮屑镜检,可外用克霉唑乳膏治疗,哺乳时需彻底清洁药物残留。合并乳头感染时婴幼儿口腔需同步抗真菌治疗。

哺乳期出现胸周瘙痒需特别注意护理方式,每日用温水清洁后及时擦干,选择无钢圈哺乳内衣减少摩擦。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及已知过敏食物,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若瘙痒持续3天不缓解或出现发热、化脓等症状,应立即至乳腺科或皮肤科就诊,治疗期间可咨询医生调整哺乳方案。

相关推荐

哺乳期突然回奶怎么办
哺乳期突然回奶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按摩、保持情绪稳定、增加哺乳频率、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改善。哺乳期突然回奶可能与营养不足、情绪波动、乳腺堵塞、激素变化、疾病因素等原因有关。
哺乳期乳腺炎能喂奶吗
哺乳期乳腺炎一般可以继续喂奶,但如果出现化脓性感染或使用特定抗生素时需暂停。乳腺炎多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哺乳期乳腺炎化脓怎么办
哺乳期乳腺炎化脓可通过热敷排脓、抗生素治疗、穿刺抽脓、切开引流、暂停哺乳等方式处理。哺乳期乳腺炎化脓通常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乳头皲裂、免疫力下降、哺乳方式不当等原因引起。
哺乳期脓肿可以手术吗
哺乳期脓肿通常可以进行手术,但需根据脓肿大小、位置及感染程度综合评估。哺乳期乳腺脓肿多由急性乳腺炎发展而来,若保守治疗无效或脓肿较大时,医生可能建议切开引流术或穿刺抽脓术。
哺乳期乳房有大硬块不疼是什么情况
哺乳期乳房有大硬块,多数是乳汁淤积所造成的,所谓的奶结也就是积乳囊肿。积乳囊肿在早期很少疼痛,一般来说会随着哺乳的进行,以及吸奶器的应用,孩子的用力吸吮,或者催乳师比较专业的按摩,都可以把这种大硬块、这种积乳所造成的囊肿慢慢的排除掉,或者说慢慢的吸收,大可不必担心。这就要求妈妈们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哺乳习惯,定时、定量的哺乳,注意乳房及时的排空,不能因为产后的极度疲劳,过度的睡眠影响了定期的哺乳,那样就会造成乳汁淤积、积乳囊肿形成,而且乳腺炎的风险也大大的增加了。需要注意的是,在哺乳期也有患乳腺癌的风险,这种乳腺癌的肿块也经常被乳房内部的乳汁所掩盖,或者说在检查的时候增加了乳汁的干扰,减少了判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所以,乳房有比较大的硬块,而且通过上述的方法,吸吮、吸奶器、催乳师的按摩并没有明显的好转,需要做相关的乳腺的检查。哺乳期一般建议找有经验的彩超医生做彩超,看看是不是有乳腺肿瘤,甚至乳腺癌的风险。必要的时候还要做穿刺活检,才能够明确病理诊断,才能够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避免贻误病情。
语音时长 02:29

2021-11-05

73423次收听

哺乳期妇女可以吃芒果吗
​女性正处于哺乳期,在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有些食物不能过多食用,会影响乳汁分泌,进而影响宝宝的健康发育。有些营养元素较丰富的食物则应经常性食用,有利于自身对于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对于宝宝的健康发育也有利。那么,哺乳期妇女可以吃芒果吗
哺乳期乳腺炎什么原因
哺乳期乳腺炎的原因是乳头发育异常,或者乳管发育异常造成局部狭窄,或者是一些生理因素,没有很好的把乳汁排泌造成局部乳腺淤积。哺乳期乳腺炎产生有两种原因:一、乳汁淤积,排泌不畅。二、乳头破损或者皴裂,乳腺皮肤的一些破损,从而把天然屏障破坏以后,细菌会顺着管道侵入到乳腺内部,从而引起乳腺急性炎症。哺乳期乳腺炎是乳腺常见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常见于初产妇,发病时间大多发生在哺乳期两周左右。急性炎症表现为红肿、热痛,同时可能伴有非常严重的全身症状。比如高烧、头疼、恶心、呕吐、关节酸痛,这些症状会非常严重,因此乳腺急性炎症是急性疾病。需要尽快到医院进行就诊,根据相应情况进行专业治疗,从而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语音时长 01:31

2020-03-16

58213次收听

哺乳期乳腺炎可以喂奶吗
哺乳期乳腺炎主要是细菌引起的局部急性感染症状,能否哺乳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原则上对于局部感染,患儿是可以哺乳的。尤其是不能禁止哺乳后,也需要把局部淤积的乳汁排泌干净。因为乳汁是很好的培养基,患儿进行哺乳,反而会把乳汁吸引出来,是对乳腺炎很好治疗。当然如果乳腺炎出现非常明显的症状,比如患者出现高烧、全身疼痛、头疼、恶心、呕吐,这些症状说明患者已经没有条件进行哺乳了。同时乳汁可能出现感染异味,患儿吃了之后,有时候也会引起局部不适的症状。这时候也不建议进一步进行哺乳。能不能哺乳,原则上没有特别症状的情况下是可以哺乳的,但是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希望到专科进行就诊,明确能不能进行哺乳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36

2020-03-16

56040次收听

02:22
哺乳期乳腺炎怎么回事
哺乳期乳腺炎是由于乳汁淤积和乳腺皮肤破损或者皴裂。大多因为乳头发育异常或乳管发育异常造成局部狭窄,或者生理因素没有很好把乳汁排泌,造成局部乳腺淤积。乳腺皮肤破损后细菌会顺着管道侵入到乳腺内部,从而引起乳腺急性炎症,表现为红肿、热痛,同时伴有非常严重的全身症状,出现乳腺急性疾病,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从而达到很好治疗效果。哺乳期乳腺炎是乳腺常见急性炎症性疾病,常见于初产妇,发病时间大多发生在哺乳期两周左右。
02:36
哺乳期乳腺炎会自愈吗
乳腺炎自愈的可能性非常小。哺乳期乳腺炎因为乳汁淤积,同时伴有细菌侵入,从而造成局部急性炎症,这种炎症由细菌感染引起。哺乳期乳汁分泌较多,细菌一旦侵入,就会快速的发展。而乳腺是腺体结构,本身管道相互通着,这样感染可能很快出现蔓延。当然也有些早期的炎症,或者患者本身条件比较好,可以达到自愈的情况。但大多数患者会伴有全身症状,如高烧、精神低落、恶心等,全身症状出现后很难自愈。急性乳腺炎需要引起重视,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02:40
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方法
哺乳期乳腺炎治疗方法是把乳汁排泌干净,再针对细菌进行标准抗感染治疗。对于初产妇要很好预防,保持乳头干净清洁,避免乳头局部乳汁凝结,避免局部损伤。常用抗生素类药物如头孢类、青霉素类,这些药物针对金葡菌有很好的疗效,一旦形成脓肿还需手术切开引流以及全身的药物治疗才能达到很好治疗效果。治疗哺乳期乳腺炎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时预防,同时进行完整规范治疗。
02:27
哺乳期乳腺炎能喂奶吗
哺乳期乳腺炎能不能哺乳,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原则上没有特别症状的情况下可以哺乳。因为乳汁是很好的培养基,禁止哺乳后也需要把局部淤积的乳汁排泌干净。这时患儿进行哺乳,反而把乳汁吸引出来,对乳腺炎是很好治疗。但如果乳腺炎出现非常明显症状,如出现高烧、全身疼痛、头疼、恶心、呕吐,乳汁出现感染异味,说明已经不允许哺乳了,这种情况下患儿吃了之后,有时候也会引起局部不适的症状。出现哺乳期乳腺炎,建议到专科进行就诊,明确能不能进行哺乳的情况。
哺乳期乳腺炎吃什么药
哺乳期乳腺炎吃药需在专业乳腺科或产科医生指导下用药,哺乳期乳腺炎是急性乳腺蜂窝组织炎,常见病因是乳汁淤积,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急性乳腺炎早期未形成脓肿前,应用抗生素可获得良好的结果。因抗生素可被分泌到乳汁中,哺乳时可被婴儿摄入,因此避免使用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及甲硝唑等药物,可口服或静脉应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和红霉素类抗生素,并用50%的硫酸镁溶液局部湿敷,利于消肿及早期炎症消散。一般不停止哺乳,停止哺乳影响婴儿喂养及提供乳汁淤积机会,但患侧需停止哺乳,并用吸奶器吸尽乳汁,防止乳汁淤积加重炎症感染。如果感染严重或脓肿形成,需要停止哺乳,可口服溴隐亭、乙烯雌酚、喝大麦茶等,至乳汁停止分泌为止。如果乳腺脓肿形成后,常需要及时手术脓肿切开引流,抗生素治疗同时需定期换药,保持通畅引流,促进愈合。
语音时长 01:45

2019-12-04

66217次收听

乳腺炎能喂奶吗
乳腺炎如果没有细菌感染,也没服用抗生素是能喂奶。哺乳期乳腺炎是否能够给孩子哺乳,要从两个角度考虑:1、乳汁里面有没有细菌,有没有脓,孩子会吃不吃到自己的肚子里;2、母亲得乳腺炎,使用抗生素,乳汁里边也有抗生素,抗生素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影响可能是过敏,可能是有其他的毒性。
语音时长 01:05

2018-09-29

58373次收听

01:49
乳腺炎可以喂奶吗
乳腺炎对产妇的影响非常大,乳腺炎是否可以喂奶,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第一,如果给孩子喂奶,尤其母亲患有乳腺炎的这一侧,需要考虑乳汁里有无细菌,有无脓,会不会进入到孩子的肚子里;第二,母亲患乳腺炎的时候用抗生素,不论是口服抗生素,还是静脉抗生素,乳汁里都会有抗生素,如果喂奶,孩子吃到自己的胃里,这种抗生素会对孩子有影响,比如过敏、其他毒性等,但绝大多数影响都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