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三个月的婴儿吃手是什么原因

66931次浏览

三个月的宝宝为了满足自己的吸吮欲望,大多都有吃手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宝宝6~7个月之后会慢慢消失。还有一些宝宝患有口腔疾病或处于长牙期,为了缓解口腔内的不适,也会出现吃手的现象,对于以上情况,妈妈可以为宝宝准备安抚奶嘴或磨牙棒,必要时要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刚出生不久的小宝宝格外敏感脆弱,因此妈妈们也都特别关注小宝宝的一举一动。当宝宝出现一些异常情况时,妈妈们总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许多妈妈会发现三个月左右的小宝宝总是喜欢吃手,经常把手塞进嘴里不停地吮吸。那么,三个月的婴儿吃手是什么原因?
  一、三个月的婴儿吃手是什么原因
  三个月的婴儿吃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要满足自己的吸吮欲望,绝大多数的宝宝都有这样的习惯,事实上,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已经有吸吮大拇指的现象了,这种吸吮反应一般在宝宝长到6~7个月时会逐渐消失。
  此外,如果宝宝患有口腔疾病,由于口腔内出现不适,但宝宝又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于是只能通过将手放入口腔中这个动作来缓解不适症状。还有一些宝宝较早长牙,长牙期由于牙龈会出现肿胀、发痒的症状,也需要通过啃咬东西来缓解牙龈的不适感,因此宝宝会出现将手伸入口中的现象。
  二、三个月的婴儿吃手怎么办
  对于宝宝吃手的现象,妈妈可以购买一个安抚奶嘴给宝宝,满足宝宝的吸吮欲望,而且安抚奶嘴相对于宝宝的手来说要卫生许多。宝宝活泼好动,双手很容易沾上各种有害细菌,经常吃手容易感染疾病。如果宝宝吃手是为了缓解长牙时牙龈不适的症状,妈妈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磨牙棒。
  妈妈们还要注意定期为宝宝修剪指甲,指甲过长,不仅容易藏污纳垢,滋生细菌,也很容易划伤宝宝。妈妈们如果发现宝宝吃手的习惯一直没有纠正,甚至到了一岁以后还存在,就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比如平时帮助宝宝转移注意力、用言语安抚宝宝,帮助宝宝养成正确的习惯。如果宝宝患有口腔疾病,妈妈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相关推荐

怎么给新生婴儿沐浴
给婴儿沐浴。沐浴时可以促进婴儿的血液循环,增进食欲,促进睡眠。另外因新生儿分泌物较多,皮肤容易脏,所以通过沐浴清洁皮肤,也是非常必要的。沐浴前保持适合婴儿的室内温度,为方便使用,提前准备好所需物品。避免婴儿因肚子饿而哭闹,或喂奶后马上给婴儿沐浴。新生儿的体内热量丧失得非常快,所以给宝宝洗澡应该快速,洗澡时间控制在5-10分钟。新生儿抵抗力较低,因此当宝宝患病时就不宜洗澡了。特别像感冒、发热、腹泻等疾病,最好不要给宝宝洗澡。如果病情较轻、精神状况良好,也可以适当洗澡,但一定要做好保温工作,缩短洗澡时间,防止因受凉而使病情加重。尽量在暖和的白天给婴儿沐浴。对夜间睡眠不好的婴儿,晚上给婴儿沐浴有助于睡眠。脐带脱落前,避免肚脐长时间沾水,沐浴结束后擦干肚脐水分。
语音时长 01:14

2022-10-27

72390次收听

宝宝头型几个月定型
宝宝头型在1岁至1岁半基本定型,但出生后前3个月内头型最容易改变。宝宝的头型受到睡姿的影响,如果家长不注意的话,宝宝长大以后头型会不好看。一般来说,出生后3个月以内由于头部的骨骼比较软,睡觉时总偏向一侧的话,头骨的形状就会变得不对称。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出现头型问题,如果此时发现宝宝“睡偏了头”,也很容易矫正。此后,宝宝的头骨变得越来越硬。到1岁至1岁半的时候,多数宝宝的前囟闭合,头型也就基本上固定了。所以建议宝宝1岁以内睡觉时不用枕头,并且要不断地变换睡觉的姿势,以防头骨偏向一侧的现象出现。1岁以后,睡觉用薄枕头。
语音时长 01:15

2022-07-28

17123次收听

宝宝摔到后脑勺怎么办
宝宝摔到后脑勺应根据摔伤的轻重、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及时处理。及时查看后脑勺有无起包、出血、发红等情况。如果摔倒后,宝宝能够马上大哭,没有呕吐、精神差等情况,后脑勺只是发红,也没有起包,说明宝宝只是短暂性后脑勺疼痛,头部重要部位受伤的可能性比较小,家长不必太过担心,注意保护好摔伤部位,局部冷敷可止痛。继续观察24~48小时,看宝宝是否出现嗜睡、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呕吐等特殊不适即可。家长如果发现宝宝没有哭,而且出现鼻部或者耳部等处有流血,瞳孔不等大,意识模糊,呕吐,甚至昏迷、嗜睡等情况,家长要立刻送宝宝去医院或拨打120急救电话。这种情况下,宝宝摔倒后脑勺可能会引起了重度脑震荡、颅内出血等,就医后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家长平常要注意宝宝的安全,避免摔倒摔伤引起严重后果。
语音时长 01:26

2022-07-28

15170次收听

01:45
新生儿睡觉打嗝正常吗
新生儿打嗝属于正常情况。因为婴幼儿胃部发育不完善,食管比较短,喂养不当会出现打嗝以及吐奶。家长要注意喂养的次数和量,喂奶量不要太多,次数不要过于频繁,不要让婴儿过饱。还要注意喂养的方式,喂奶时不要堵住孩子的鼻部,如果孩子用嘴呼吸把空气吸入进胃部,喂完竖着抱孩子10-15分钟左右,轻拍孩子后背部,促进奶汁流入胃部,排出空气。
03:07
宝宝手指脱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哪些原因造成的手指脱皮的现象,首先第一点就要考虑孩子有没有这种维生素的缺乏,对于这种维生素或者是微量元素缺乏来说,有的宝宝就会出现手指脱皮的现象。第二点,对于宝宝的手指脱皮来说,从中医的角度讲有可能就与这种湿邪阻滞有关系,那么脾主肌肉四肢,脾主运化水湿,所以如果这个孩子本身有脾虚的情况,就容易出现手脚出现有水泡,慢慢的会有这种脱皮这些现象。第三种情况下,就是一个病理的相对比较严重的,那么在一些传染病的后期,比如猩红热的孩子就会出现手指脱皮的现象。
新生儿一喝水就呛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一喝水就呛多半都是因为咽喉括约肌发育不完善所致,这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如果说在宝宝哭闹的时候给他们喂水,也很容易出现呛咳的症状。此外,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抱宝宝的姿势不正确所致。
新生儿高碳酸血症病因
新生儿高碳酸血症,其发病诱因主要是由于患儿在刚出生后自身肺泡通气不足、肺脏换气功能出现障碍或者是由于在出生后周围环境通风不佳,吸入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引起的通风不足、自身耗氧量增加等因素所致,这些因素都可导致新生儿高碳酸血症发病,应该有所重视。
新生儿大便有奶瓣怎么回事
新生儿的大便有奶瓣,这个我们也是首先要考虑小孩消化的问题。首先我们要看看奶瓣的大小。如果奶瓣特别的细碎那么我们可以先进行观察。如果奶瓣比较大是一粒一粒的,那么就考虑是消化不良的问题。这时候我们首先就是要看看他是吃母乳喂养的还是牛奶喂养的(就是人工喂养的)。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就要注意一下妈妈的饮食方面是不是要调节一下,尽量不要吃高脂的还有高蛋白的饮食,适当的吃得清淡一些。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就是说喝牛奶的孩子,就要注意一下奶量适当的减一些。这两个方面就是能减轻他消化道的功能,然后帮助他消化功能恢复正常。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注意有没有孩子也是腹部着凉,因为我们腹部如果着凉的话,它会影响到他的消化功能,所以也会出现奶瓣的问题。如果出现了奶瓣,如果是刚才说的粒比较大的奶瓣,那么我们可以给孩子腹部保暖。另外喂母乳的妈妈要注意饮食的调节。另外如果这些方法还不能解决的话,可以给他吃一点益生菌之类的,比如说等。可以帮助他提高消化功能,达到恢复健康的效果。
语音时长 01:44

2020-03-11

56400次收听

新生儿为什么要采足跟血
新生儿在出生之后都需要采足跟血,在看到这类情况时,相信很多人都会比较疑惑,其实这一类操作有着很多的原因,首先是为了疾病筛查,也同样是为了检测基因,另外对于健康的评估也有一定的效果,在经过检查之后就可以知道宝宝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的疾病。
新生儿溢奶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溢奶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情况,出现溢奶的主要原因是生理原因和病理原因,其中病理原因主要是因为感冒、便秘、幽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肠闭锁、食管闭锁等,生理原因是因为新生儿肠胃发育还未完全,其中也有不少是因为喂奶的方式不当。
02:21
新生儿打嗝怎么办
新生儿打嗝时要注意做好腹部保暖措施,也可以喝一点温开水,能让打嗝停止。打嗝是膈肌痉挛的表现,而膈肌痉挛是膈神经的作用受到了刺激形成的。新生儿的膈神经发育还不健全,容易受到刺激,如吸入冷空气、肚子受凉、过饱等,都会引起打嗝,所以要注意避开这些因素。新生儿出现打嗝现象不要紧张,其不是严重的问题。首先要做好腹部保暖,同时让孩子喝一点温热的开水,打嗝往往会停止。一般随着孩子的长大,这样的反射会越来越弱,打嗝的情况会逐渐减轻。
维生素ad滴剂的功效与作用
维生素AD滴剂是一种油脂性药物,具有促进骨骼生长、保护视力、促进钙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功效和作用。该药物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和D,可以有效的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
01:51
脑炎后遗症
脑炎后遗症与神经受侵犯部位程度有关,所以后遗症也因人而异。脑炎患者症状较轻可以没有任何后遗症,症状重患者后遗症主要包括肢体运动障碍,比如肌力减退、肌张力改变。脑炎后遗症患者,早期的康复训练很有帮助,改善患者肌力、肌张力,可以避免患者的受损部位肌肉萎缩,认知或者智力受影响;通过行为训练来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患者认知功能、记忆功能以及感知觉,比如嗅觉、味觉、听力,都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但如果患者脑神经受损,因为有些神经细胞不能再生,如果此部位受损较严重,可能就会失去部分的功能。
01:53
宝宝口腔溃疡怎么办
小宝宝口腔溃疡有时伴随感冒而发生,比如免疫力下降、病毒入侵、口腔黏膜敏感,有破溃面,就会形成溃疡,所以宝宝口腔溃疡应该对因治疗。宝宝口腔溃疡比较少见,但是经常反复溃疡儿童,需要到口腔医院的黏膜科就诊。在溃疡期间,建议宝宝饮食清淡,不要吃过酸、刺激过重的食物;还可以给宝宝溃疡面用一点康复新液,能促进黏膜修复;两岁以上宝宝可以用口腔溃疡的蜂胶贴膜,可以保护粘膜,同时也可以补充B族维生素,如胡萝卜、南瓜、奇异果,或者维生素B的小药片碾碎再直接放入食物里。
小孩留鼻血怎么做
流鼻血比较常见的原因就是孩子感冒,然后造成鼻粘膜的水肿;或者发烧的时候,鼻子血液循环快,但是鼻粘膜很干燥,也容易流鼻血;还有过敏性鼻炎,黏膜水肿、肿胀,然后被过敏原刺激;最少见的是血液系统疾病伴有的流鼻血,但是血液系统疾病很少与流鼻血为首发症状。处理流鼻血,第一是局部的阻塞和压迫,看手边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东西,比如小棉球或者纸巾,然后塞住以后不要着急,比如刚塞上就想看还流不流。一般建议局部塞着,如果纸巾跟小棉圈没有渗透,至少要5到10分钟以后再去处理。第二是局部的按压,不要反复的刺激,然后也不建议仰头,因为仰头会让鼻血反流到嗓子,可能会造成呕吐。同时可以用凉的毛巾冰一冰额头,让血管收缩。如果这样出血量还是很大、止不住,那就需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耳鼻喉科的急症处理,同时要告诉孩子减少抠鼻子,揉鼻子的外力作用刺激血管。个别孩子是鼻血管发育的问题,需要给发育不良的血管做一个小的手术治疗,这种情况相对发病率比较低。
语音时长 01:32

2019-05-28

6393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