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怎么检查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通过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腹腔镜检查、血液检查、病理检查等方式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经血逆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痛经、性交痛、不孕等症状。
1、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初步筛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手段。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可触及盆腔内触痛性结节或子宫后倾固定,卵巢区域可能出现囊性包块。典型体征包括子宫骶韧带增厚、触痛,阴道后穹窿可能触及紫蓝色结节。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结果更准确。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诊断价值较高,可显示囊肿内密集点状回声的特征性"毛玻璃"表现。磁共振成像能更清晰显示深部浸润型病灶与周围组织关系,对直肠阴道隔、输尿管等特殊部位病变评估优于超声。影像学检查无创且可重复进行,但难以发现微小腹膜病灶。
3、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是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盆腔内蓝紫色、红色或白色异位病灶,同时可进行病灶活检和治疗。典型腹腔镜下表现为"火药灼伤"样色素沉着、卵巢巧克力囊肿及盆腔粘连。检查需全身麻醉,术后可能有肩部放射痛等不适。
4、血液检查
血清CA125检测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中重度患者CA125水平可能轻度升高,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抗子宫内膜抗体检测阳性率约60-80%,但临床普及度有限。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在急性期可能升高,这些指标更多用于疗效监测而非确诊。
5、病理检查
手术获取的异位内膜组织经病理检查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成分,伴有含铁血黄素沉积的巨噬细胞浸润。深部浸润型病灶可能仅见纤维肌组织增生伴少量内膜成分。病理诊断可明确病变性质,但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诊断。
怀疑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应尽早就诊妇科,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剂,适量食用动物肝脏、菠菜等富含铁食物。疼痛发作时可尝试热敷下腹部,记录月经周期和症状变化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定期复查监测病灶进展,备孕患者需加强生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