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路感染做什么检查
儿童尿路感染通常需进行尿常规、尿培养、泌尿系统超声、血常规、肾功能检查等。尿路感染可能由细菌感染、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免疫功能低下、卫生习惯不良、憋尿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尿常规
尿常规是诊断尿路感染的基础检查,通过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儿童尿路感染时尿液中白细胞计数通常超过5个/高倍视野,可能伴随尿潜血阳性。尿常规检查无需特殊准备,留取清洁中段尿即可,家长需协助幼儿正确采集样本以避免污染。
2、尿培养
尿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对指导抗生素选择有重要意义。检查需采集晨起第一次排尿的中段尿,样本需在1小时内送检。大肠埃希菌是儿童尿路感染最常见病原体,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若尿培养菌落计数超过10万CFU/ml可确诊感染,家长需注意在抗生素使用前完成采样。
3、泌尿系统超声
泌尿系统超声能发现肾积水、输尿管扩张、膀胱残余尿等结构异常,这些可能是反复尿路感染的诱因。检查无辐射且无需禁食,适合儿童筛查。超声可评估肾脏大小、位置及有无瘢痕形成,对于发热性尿路感染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尤为重要,能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先天畸形。
4、血常规
血常规通过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判断感染严重程度。儿童急性肾盂肾炎时白细胞计数可能明显升高,伴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及C反应蛋白升高。对于高热不退或全身症状明显的患儿,血常规有助于评估是否需住院治疗,家长需配合医生完成静脉采血。
5、肾功能检查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用于评估肾脏滤过功能是否受损。反复尿路感染可能导致肾实质损伤,尤其对于存在泌尿系统畸形的儿童。检查需空腹采血,肌酐值需结合年龄和体重综合判断。若结果异常可能需进一步行肾静态显像等检查,家长应注意记录孩子日常排尿情况供医生参考。
儿童尿路感染确诊后应保证每日饮水量达到1000-1500毫升,促进细菌排出。家长需帮助幼儿养成定时排尿习惯,避免憋尿,每次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会阴。婴幼儿应勤换尿布,选择棉质透气内衣。治疗期间可适量食用蓝莓、蔓越莓等富含原花青素的水果,但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呕吐或精神萎靡,须立即复诊。
相关推荐
01:40
02:43
02:35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小儿尿路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 2 小儿尿路感染注意什么
- 3 小儿尿路感染什么引起的
- 4 小儿尿路感染应该怎么办
- 5 小儿尿路感染症状有哪些?
- 6 如何防治小儿尿路感染
- 7 小儿尿路感染可以自愈吗
- 8 小儿尿路感染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