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什么时候抬头

63562次浏览

孩子到了不同阶段会做的动作是不一样的,慢慢的孩子会抬头、坐起来、爬行以及走路,这是一个不断发展过程,通常情况下孩子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抬头,三个月左右抬头变得非常稳定,抬头可以让协调能力更好的提升,平时家长也要做好训练工作。

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头部没有办法自我控制,是不能抬头的,随着不断的成长发育,头部就可以自己抬起头来,慢慢的抬得越来越稳,孩子不同的阶段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新生儿什么时候抬头。
  新生儿一般一个月左右的时候抬头,稳定抬头的时间大概是三个月左右,满月以后头可以抬起坚持三秒钟到5秒钟左右,到三个月的时候家长应该好好训练孩子趴的动作,让孩子能自己把头抬高,不管处于什么位置什么动作,都应该好好训练宝宝。
  如果孩子和同龄孩子比起来发育速度比较缓慢,可以到医院检查一下,如果都很正常就不用过于担心,慢慢的训练孩子就可以了,想要训练宝宝抬头,那么在喂完奶以后可以把孩子竖着抱起来,让他靠在肩膀上面,然后让他的头直立一会儿就可以让宝宝的颈部肌肉更好的发展,做这个动作应该要拍打孩子背,让孩子打嗝,每天可以训练4次到5次左右,这样抬头的速度就能更快一些。
  训练新生儿抬头可以在两次喂奶的阶段让孩子俯卧一下,要选择硬一些的床面,一边和孩子玩耍,一边引导宝宝抬头,这个方法10天以后的新生儿就可以做,但一次只要5分钟左右,不要太长时间,会让孩子觉得非常累。
  孩子满月以后就可以把孩子放到手臂上,然后背部头部贴紧家长前胸,另一个手把胸部包住,这样就可以让孩子的前面空间很大,让孩子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能够让孩子自觉把头抬起来,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训练抬头效果。
  上面介绍的就是新生儿抬头的时间,一般新生儿是一个月左右就能抬头,到三个月左右抬头已经变得非常稳定,如果孩子这个时间段仍然没有办法抬头就要注意,最好及时到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这样才不会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相关推荐

新生儿眼睛有黄眼屎怎么回事
新生儿眼睛有黄眼屎可能是眼部感染性疾病、鼻泪管不通泪囊炎等引起的。眼屎是人眼部正常的分泌物,一般情况下为白色或无色,当眼部发生睑结膜炎、球结膜炎、角膜炎等感染性疾病时,眼部分泌物增多,眼屎颜色可呈黄色,还会出现眼球发红等表现,甚至出现眼球不能跟随物体活动(视力下降)等严重情况。眼部分泌物增多还会引起眼睑粘连、睁眼困难的情况。新生儿眼睛有黄眼屎应立即前往医院眼科,需要排除新生儿的泪囊堵塞,由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及治疗。如要除去眼屎,父母可用干净的棉签、干净且柔软的毛巾、清洗后的手指为新生儿轻轻擦去,在擦的过程中,避免用力过猛,或刺激新生儿眼睛。
语音时长 01:20

2022-07-29

19132次收听

宝宝头睡偏了怎么纠正
如果宝宝头睡偏了,妈妈可以试着用改变睡眠姿势的方法来纠正。头颅主要由额骨、顶骨和枕骨组成,骨与骨之间由具有弹性的纤维组织连接,一般为圆形、对称。婴儿颅骨由于尚未发育完全,结合不紧,比较容易受外力影响而变形。若长时间头偏向一侧睡,某一方位的骨片沉积,长期承受着整个头部重量的压力,易使其形成的形状受到影响,头部性状则会表现为左右不对称。但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可以通过调整姿势纠正偏头。具体方法是:让婴儿在喜欢的睡姿睡15~20分钟。睡熟后帮助他改变一下体位,先开始少一点,后多一点,循序渐进地改变,改变以后用舒适的枕头、被子挡一下,保持这种体位。在宝宝头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时期,为防止宝宝出现头睡偏的情况,妈妈需要经常更换睡眠姿势,两侧卧位、平卧位,轮换着来,每2~3个小时一次。
语音时长 01:26

2022-07-28

15744次收听

宝宝摔到后脑勺怎么办
宝宝摔到后脑勺应根据摔伤的轻重、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及时处理。及时查看后脑勺有无起包、出血、发红等情况。如果摔倒后,宝宝能够马上大哭,没有呕吐、精神差等情况,后脑勺只是发红,也没有起包,说明宝宝只是短暂性后脑勺疼痛,头部重要部位受伤的可能性比较小,家长不必太过担心,注意保护好摔伤部位,局部冷敷可止痛。继续观察24~48小时,看宝宝是否出现嗜睡、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呕吐等特殊不适即可。家长如果发现宝宝没有哭,而且出现鼻部或者耳部等处有流血,瞳孔不等大,意识模糊,呕吐,甚至昏迷、嗜睡等情况,家长要立刻送宝宝去医院或拨打120急救电话。这种情况下,宝宝摔倒后脑勺可能会引起了重度脑震荡、颅内出血等,就医后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家长平常要注意宝宝的安全,避免摔倒摔伤引起严重后果。
语音时长 01:26

2022-07-28

15170次收听

01:45
新生儿睡觉打嗝正常吗
新生儿打嗝属于正常情况。因为婴幼儿胃部发育不完善,食管比较短,喂养不当会出现打嗝以及吐奶。家长要注意喂养的次数和量,喂奶量不要太多,次数不要过于频繁,不要让婴儿过饱。还要注意喂养的方式,喂奶时不要堵住孩子的鼻部,如果孩子用嘴呼吸把空气吸入进胃部,喂完竖着抱孩子10-15分钟左右,轻拍孩子后背部,促进奶汁流入胃部,排出空气。
03:19
婴儿晒太阳的正确方法
婴儿晒太阳是非常必要的措施,我们经常称它为日光浴。宝宝晒太阳,可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晒太阳的正确方法,注意选择晒太阳的时间,如果要是夏天,天气比较炎热,这时候晒太阳的时间应该在上午10点以前,或者是下午3点以后。对于冬天来说,晒太阳就在上午10点以后的时间,比较合适婴儿晒太阳。晒太阳还要注意,要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不要隔着那种玻璃,或者比较厚的遮挡物,这样对于婴儿晒太阳起不到相应的作用。不要让阳光直接照射婴儿的眼睛,因为婴儿的视觉发育还不完善。
新生儿第一个月长几斤
新生儿第一个月长几斤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来看。如果说宝宝是正常出生的,而且饮食正常,第一个月可能会长2~3斤。但如果宝宝是早产儿或者是吃奶量很少,体重增长就慢,一个月可能只有1~2斤。
新生儿打嗝怎么治疗
打嗝是膈肌痉挛。膈肌痉挛实际上是膈神经的作用受到了刺激。新生儿的膈神经它发育还不太健全,非常容易受到刺激,包括吸入冷空气、肚子受凉、然后过饱都会引起,还有新生儿在吃奶之前过度的哭闹,造成胃里头有大量的气体将这个胃撑大,那么他也会出现打嗝。出现了打嗝不要紧张,不是严重的问题,往往我们保暖,让孩子尽量保暖,腹部的一个保暖,同时让这样的孩子可以喝一点热水,当然不要烫着孩子,温热的开水,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好。让他出现这种吞咽的动作,打嗝往往就会停止。一般来说随着孩子的长大,这样的反射就会越来越弱,老打嗝的这样的情况就会逐渐减轻。还有在喂奶之前不要让孩子过度的哭闹,过度哭闹以后孩子的胃里头就会吞进许多的气体,使胃撑大,将来再把奶吃进去以后气体往上顶,孩子就更容易打嗝,同时还容易吐奶。
语音时长 01:29

2020-02-21

52083次收听

新生儿肚子胀气的表现
新生儿如若出现肚子胀气,其实有着很多原因,可能是因为肚子紧绷所造成,也可能是腹围逐渐的变大。有的时候新生儿也会表现的不想吃奶,所以在出现这类症状时就应该引起重视,也应该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做出调理,才可以缓解宝宝的不舒服。
新生儿不大便怎么办
如果新生儿没有排便,应调整其饮食习惯,对于哺乳喂养的母亲要注意饮食,并给宝宝喝更多的水以促进排便。应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以防止便秘复发。孩子进食后,可以给孩子进行适当的腹部按摩,以促进肠胃蠕动。
新生儿睡眠时间多长
正常的情况下,新生儿睡眠时间大概在18~24个小时左右,除了饥饿吃奶或者是感到不舒服哭闹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这主要是由于新生儿大脑皮质兴奋比较低,对于外界的刺激比较敏感,易使大脑处于疲劳状态,所以睡眠时间过长,不过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睡眠的时间会逐渐减少。
新生儿嘴歪能恢复吗
新生儿嘴歪如果是暂时性的神经麻痹一般都会慢慢的恢复,但是如果是由于脑神经受损导致的,恢复的可能性就会很小。可以通过针灸、膏药、药物,还有介入治疗的方法来改善这种情况,但是具体的治疗方法还是要根据新生儿的具体病情来决定。
婴幼儿为什么血小板低
婴幼儿血小板低,分为原发性的减少和继发性的减少。一些新生儿或者是婴幼儿,如果血小板低,没有其他原因,可诊断为原发性的血小板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的处理,有些孩子需要处理,有些孩子只需要观察。因为血小板影响着孩子的出血、凝固的机制。所以如果血小板比较低的孩子,要注意看他有没有出血倾向,尽量不要磕他、碰他。如果宝宝血小板低的很厉害的时候,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药物干预,比如使用激素类的药物、或者适当补充血小板、或者使用其他的药物进行治疗。继发性的血小板减少,多因为感染造成,感染控制之后血小板逐渐会回升。所以要根据孩子血小板低的程度,以及原发性和继发性,治疗方式不一样。
语音时长 00:59

2019-09-11

53258次收听

01:29
婴幼儿血小板低的原因
婴幼儿血小板低可以分为原发性的和继发性的,原发性的可能需要及时治疗;如果是继发性的可能是感染造成的,控制感染血小板可以回升。婴幼儿血小板低,分为原发性的减少和继发性的减少。一些婴幼儿,如果血小板低,没有其他原因,可诊断为原发性的血小板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有些需要处理,有些只需观察。因为血小板影响着孩子的出血、凝固的机制。所以血小板比较低的孩子要注意看有无出血倾向,尽量不要磕、碰。如果情况严重,可能需要进行药物干预,如使用激素类的药物、或适当补充血小板、或使用其他的药物进行治疗。继发性的血小板减少,多因为感染造成,感染控制后血小板会逐渐回升。
01:33
婴幼儿血小板低怎么办
婴幼儿血小板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的比较轻不用采取措施,程度重的,需要激素治疗或者是补充血小板;继发性的如果是感染导致,需要控制感染。婴幼儿血小板低,要根据低的程度和引起低的原因进行处理。血小板减少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的血小板减少,如果程度较轻,可以不进行特别的治疗,观察即可。如果程度较重,可以适当使用激素类的药物,或适当的进行血小板的补充。这些治疗应根据其程度和并发症来决定。对于继发性的血小板减少,主要是看继发的原因。如和感染有关,将感染控制之后,血小板会逐渐回升。
01:42
脑炎症状
脑炎即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症状与患者侵犯的部位有关。脑炎患者常见的就是颅压升高症状,如发烧、头疼,婴儿头疼表现为哭闹、烦躁或者萎靡、呕吐,严重可以是喷射性呕吐,或者各种局灶性惊厥、惊厥大发作;同时,还有感染发热表现,以及部分生理反射消失,或者病理反射征阳性,如正常人表现为阴性,但在脑炎期间可以表现为阳性。如果是脑实质的脑炎,可能会出现侵犯具体功能区的障碍,如失语、记忆力减退,或者肢体僵直痉挛、肌张力和肌力改变。所以,脑炎患者的症状主要与神经系统受损部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