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血小板低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9-1155508次播放
视频内容:
婴幼儿血小板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的比较轻不用采取措施,程度重的,需要激素治疗或者是补充血小板;继发性的如果是感染导致,需要控制感染。
婴幼儿血小板低,要根据低的程度和引起低的原因进行处理。血小板减少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的血小板减少,如果程度较轻,可以不进行特别的治疗,观察即可。如果程度较重,可以适当使用激素类的药物,或适当的进行血小板的补充。这些治疗应根据其程度和并发症来决定。
对于继发性的血小板减少,主要是看继发的原因。如和感染有关,将感染控制之后,血小板会逐渐回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新生儿体温升高如何处理
初生婴儿正常体重多少

初生婴儿正常体重,足月新生儿的体重在2500克到4000克之间,男婴平均是3300克,女婴大概平均在3200克左右。不同的胎龄出生的时候会有所差异,比如早产儿体重会比较低,还有一些巨大儿体重超过4000克的,就是母体有一些糖尿病或者有一些其他疾病的孩子,出生体重偏大,超过了4000克,对于小婴儿低于2500克称为低出生体重儿。要针对胎龄有足月、适于胎龄儿、有低于胎龄儿、体重是跟胎龄相对应的,比如是一个38周的孩子,体重低于了2500克,叫低于胎龄儿,如果是一个32周的孩子,体重是2500克,认为体重还是允许的。所以,新生儿出生之后,体重要根据胎龄进一步的推算状态是不是合适。跟母体的营养状态和身体状态是有关的,比如母体本身是有一些糖尿病,或者是在怀孕期间吃得过多营养过剩,那么可能会体重偏大,这个时候叫巨大儿。这个是有一些妈妈怀孕期间可能会有一些糖尿病的风险,所以在新生儿出生之后,一般要观察他的体重,在2500克到4000克之间,都是比较一个合适的体重。

打预防针手臂肿了怎么办
孩子打预防针手臂出现红肿,一般属于正常疫苗反应。疫苗将灭菌的病毒,或者减毒的病毒打入体内,所以会产生炎症反应,比如轻微的低热、局部红肿等,不用过于焦虑,通常2-3天后会慢慢缓解。如果孩子打疫苗后,手臂红肿特别明显、严重,同时发热超过了38度5,已经不属于正常情况,很可能是疾病状态的表现。这种情况可能是打完疫苗后,孩子沾水、洗澡,令打针处被感染导致的,也有可能存在其他问题。总而言之,家长判断孩子打完疫苗,是否正常,要观察孩子的整体表现,也可以先采用热敷,看看局部红肿有没有消退迹象,若有好转就不用担心;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度5,持续不退,且局部红肿无消退迹象,孩子出现精神差等异常状态,应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诊治。
新生儿只大便不小便怎么回事
第一种原因就是尿路畸形造成的,有些新生儿尿道闭锁,就会出现不尿的现象。如果是这种原因造成的,就需要及时去手术治疗。第二种原因是腹泻造成的,新生儿腹泻严重就会出现脱水的现象,一旦脱水就没有小便排出,这种现象属于暂时的,只要腹泻好转就会随着好转。
新生儿有黄眼屎怎么办
都知道孕育一个新生命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关于新生儿的一切都会特别的重视,新生儿有黄眼屎,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有的是因为受热了,要给新生儿多喝温开水,少盖点被子,如果是病理的堵塞,就需要去医院就医了。

新生儿打喷嚏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打喷嚏是外界有东西刺激了鼻腔粘膜造成反射,打喷嚏想要排出这样的异物或者是抵抗这样的刺激,新生儿打喷嚏的原因非常多,新生儿鼻毛几乎是没有的,所以在外界空气灰尘大的时候会影响到宝宝的黏膜,这时他会有打喷嚏。第二个还由于空气的干燥,比如在干燥的季节,由于黏膜过度干燥不舒服也会出现打喷嚏。还有一些异物进入,也会打喷嚏;感冒造成上呼吸道感染、黏膜的感染,也会打喷嚏;还要注意新生儿的溢奶,有时会溢到鼻腔,鼻腔里有乳汁的刺激也会打喷嚏,所以新生儿打喷嚏的原因非常多,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去判断病因。

新生儿打嗝怎么办
新生儿打嗝时要注意做好腹部保暖措施,也可以喝一点温开水,能让打嗝停止。打嗝是膈肌痉挛的表现,而膈肌痉挛是膈神经的作用受到了刺激形成的。新生儿的膈神经发育还不健全,容易受到刺激,如吸入冷空气、肚子受凉、过饱等,都会引起打嗝,所以要注意避开这些因素。新生儿出现打嗝现象不要紧张,其不是严重的问题。首先要做好腹部保暖,同时让孩子喝一点温热的开水,打嗝往往会停止。一般随着孩子的长大,这样的反射会越来越弱,打嗝的情况会逐渐减轻。
香水对婴儿是否有影响呢

宝宝八个月偏头怎么办
宝宝在八个月的时候,头骨的发育还不是很完善。如果出现偏头,可以适当的把头部用固定枕去固定,做一些偏转,对后期孩子的头型会有一些改善。因为八个月的孩子的脊椎发育还不是很完善,所以这时候不建议用很高的枕头。建议枕头的高度不超过一厘米,可以用枕巾或者棉布给宝宝做固定。如果孩子一侧偏头,可以在喂养或和孩子玩的时候,使其头部尽量往另外一侧偏,能够改善偏头的情况。
水痘多久能好
手足口病怎么预防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在春季和夏季比较多见;因为春夏季节病毒比较活跃,群居小朋友更多,主要在幼儿园比较容易爆发,所以幼儿园都有晨午检。手足口病预防主要从家长角度,注意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多、密集的地方,要注意保持家里通风,给孩子勤洗澡、勤换衣、勤洗手;同时如果密切接触手足口的患儿,要自发的隔离3到5天,或者孩子疾病痊愈以后,也需要在家隔离一周再去学校,避免小朋友之间互相传染。手足口病毒分柯萨奇病毒和肠道EV71病毒,柯萨奇病毒一般临床症状比较轻,所以没有预防性疫苗;EV71感染是重症手足口的主要来源,已经有EV71的手足口疫苗,所以建议三岁以内的小朋友要及时接种EV71的手足口疫苗,幼儿园小朋友按上述处理对孩子就有一定保护性,轻症手足口病孩子一般预后都很好,也不用过于恐慌。

囟门是什么
囟门指新生儿出生后头部特殊的生理结构,指婴幼儿颅骨结合不紧所形成的颅骨间隙。有前囟和后囟之分。前囟门在头顶部,是两侧额骨与两侧顶骨之间的骨缝形成的菱形间隙;后囟门靠近头枕部,是两侧顶骨与枕骨之间的骨缝形成的三角形间隙。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生时后囟很小或已闭合,仅能容一指尖的大小,最迟生后6~8周闭合。前囟在生后6个月,随着颅骨逐渐骨化而渐渐变小,通常在1岁~1岁半闭合。囟门闭合过早或闭合过晚,都提示有可能会出现病理问题。
新生儿打嗝的处理方法有什么
新生儿开始打嗝是正常的,当出现打嗝的时候不妨尝试一下对宝宝的背部进行轻轻拍打,或者是揉一下他的腹部。另外对宝宝的脚底进行刺激也是能够让宝宝在打嗝当中停止的。而引起宝宝打嗝的原因也有很多,假如在治疗以后没有好转,就需要注意是否身体出现问题。
为你推荐
专家视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新生儿疾病是怎么引起的
- 2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
- 3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症状
- 4 新生儿疾病有什么危害
- 5 新生儿疾病如何预防
- 6 新生儿疾病的影响
- 7 新生儿疾病有什么影响
- 8 新生儿疾病的病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