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如何检查
慢性盆腔炎可通过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体检测、腹腔镜检查等方式诊断。慢性盆腔炎通常由病原体感染、邻近器官炎症扩散、性传播疾病、宫腔操作史、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子宫及附件区压痛情况。慢性盆腔炎患者可能出现子宫活动受限、附件区增厚或触及包块。检查时需注意宫颈举痛、子宫压痛等体征,这些表现提示可能存在盆腔粘连或输卵管积水。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炎症指标异常。阴道分泌物检查能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性阴道病或滴虫感染。宫颈管分泌物培养可鉴定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特定病原体,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3、影像学检查
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或输卵管卵巢脓肿。对于复杂病例可选择盆腔MRI检查,能更准确评估盆腔器官粘连程度和炎症范围。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4、病原体检测
采用核酸扩增技术检测宫颈分泌物中的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核酸。血清学检查可辅助诊断衣原体感染。药敏试验能指导抗生素选择,尤其对反复发作或治疗无效的病例尤为重要。
5、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是诊断慢性盆腔炎的金标准,能直接观察输卵管充血、水肿及盆腔粘连情况,同时可进行粘连松解和脓肿引流。适用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或需与其他疾病鉴别的患者,但属于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确诊慢性盆腔炎后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有助于炎症恢复。建议穿宽松棉质内裤,避免盆浴和游泳。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下腹部热敷可缓解疼痛。定期复查直至症状完全消失,性伴侣需同步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相关推荐
01:35
02:20
02:53
02:19
02:54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慢性盆腔炎
- 2 慢性盆腔炎怎么引起的
- 3 慢性盆腔炎用什么
- 4 什么是慢性盆腔炎?
- 5 慢性盆腔炎严重吗
- 6 慢性盆腔炎有什么
- 7 慢性盆腔炎怎么形成的
- 8 慢性盆腔炎该注意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