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增多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肾小球疾病,属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类型之一。该病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1、病理特征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增生和基质增多,免疫荧光检查可见IgA、IgM或IgG沉积。光镜下可见系膜细胞弥漫性增生,系膜基质增宽,部分病例伴有毛细血管袢受压。电镜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于系膜区,部分患者可观察到足细胞足突融合。
2、临床表现
患者多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部分患者可出现肉眼血尿。约半数患者伴有高血压,水肿程度多较轻。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明显水肿。病情进展时可出现肾功能减退,表现为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3、诊断方法
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病理结果。尿液检查可见血尿和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评估蛋白尿程度。血液检查可发现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肾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可明确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免疫荧光检查有助于确定免疫复合物沉积类型。
4、治疗方法
治疗需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对于轻度蛋白尿患者可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钾片。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考虑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顽固性蛋白尿患者可使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等生物制剂。
5、预后情况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可自发缓解。持续性蛋白尿和高血压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约20%患者可在10-20年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定期监测尿蛋白、血压和肾功能对评估病情进展至关重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血压和蛋白尿有助于延缓肾功能恶化。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1.0克。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预防感染。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血压,遵医嘱规范用药。出现水肿加重、尿量减少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戒烟限酒,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得肾小球肾炎是怎么得的
- 2 什么是肾小球肾炎
- 3 肾小球肾炎是怎么引起的
- 4 肾小球肾炎怎么得的
- 5 肾小球肾炎注意哪些
- 6 肾小球肾炎是是怎么造成的
- 7 肾小球肾炎应该注意什么
- 8 肾小球肾炎严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