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甲亢怎么治疗
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通过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主要治疗方法有抗甲状腺药物、β受体阻滞剂、放射性碘-131、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该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甲状腺结节、垂体病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多汗、体重下降等症状。
1、药物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能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适用于轻中度患儿。普萘洛尔片可缓解心动过速等交感兴奋症状。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血常规,家长需观察患儿是否出现皮疹、关节痛等不良反应。药物治疗周期较长,通常需要持续1-2年。
2、放射性碘治疗
放射性碘-131通过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激素分泌,适用于药物不耐受或复发病例。治疗前需评估甲状腺摄碘率,治疗后可能出现暂时性甲减,家长需遵医嘱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该方法禁用于妊娠期及哺乳期青少年。
3、手术治疗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适用于甲状腺明显肿大压迫气管或疑似恶变者。术前需用药物控制甲状腺功能至正常范围,术后可能并发声嘶、低钙血症,需监测血钙水平。家长应注意患儿伤口护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血。
4、营养支持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补偿代谢消耗,如鸡蛋羹、瘦肉粥等易消化食物。限制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摄入,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每日分5-6餐少量多次进食,家长需记录患儿体重变化。
5、心理疏导
疾病引起的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影响学习社交。家长需与学校沟通调整课业压力,通过绘画、音乐等游戏疏导情绪。避免因突眼或颈部肿胀嘲笑患儿,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师介入。
儿童甲亢治疗期间家长应每日监测静息心率与体温,建立症状日记记录食量、排便及情绪变化。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骨折风险,外出做好防晒预防突眼加重。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骨龄及生长发育指标,治疗达标后仍需每3-6个月随访1次持续至少2年。若出现发热、黄疸或心悸加重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