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后感染了怎么办
流产后感染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清宫手术、物理治疗、中药调理、加强护理等方式处理。流产后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宫腔残留、术后护理不当、免疫力低下、卫生条件差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
流产后感染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下腹疼痛、阴道分泌物异常等症状。医生会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克肟胶囊、阿奇霉素片、甲硝唑片等。用药期间需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耐药性产生。同时需监测体温及症状变化,必要时进行血常规、分泌物培养等检查。
2、清宫手术
宫腔内组织残留是导致感染的常见原因,可能伴随持续阴道出血、剧烈腹痛等症状。超声检查可明确残留物大小及位置。对于残留组织较多的患者,需在抗感染基础上行清宫术,清除坏死组织和积血。术后需继续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观察出血量及腹痛情况。清宫后2周需复查超声确认宫腔恢复情况。
3、物理治疗
对于轻度感染患者,可配合局部物理治疗促进炎症吸收。常用方法包括下腹部超短波治疗、红外线照射等,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物理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通常每日1次,5-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4、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流产后感染多属湿热瘀阻证,可选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常用方剂包括生化汤、桃红四物汤等,成药可选择妇炎康片、金刚藤胶囊等。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对于发热明显者,可配合针灸退热穴位如大椎、曲池等。中药疗程一般需持续2-4周。
5、加强护理
日常护理对预防感染复发至关重要。应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1-2次,勤换卫生巾和内裤。术后1个月内禁止盆浴、游泳和性生活。饮食上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如鱼肉、鸡蛋、新鲜蔬菜等,避免生冷食物。保证充足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出现发热、腹痛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复诊。
流产后感染患者需特别注意个人卫生管理,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卫生用品。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适量增加瘦肉、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补充铁剂预防贫血。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术后1个月需复查妇科超声和血常规,评估恢复情况。期间出现任何异常症状都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用药或拖延治疗。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有助于身体恢复,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疏导。